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来说,人永远是最高的原则。正视死亡,热爱生命;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是鲁迅的壕堑战术,也是他的生存哲学。在“死”的阴影面前,鲁迅的“赶紧做”是对生的留恋,也是对死的抗争。鲁迅对人的思考是以生命为本位,因此对中国在几千年极权统治下的屠杀、暗杀与酷刑问题特别注意,对害着革命热的中国问题也有独特而深刻的认知。对于死亡,鲁迅抱着明知是“坟”还要“走”下去的态度。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过客”论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论有着内在的契合与神会。  相似文献   

2.
"人在世界中"是张爱玲持之以恒的文学主题。张爱玲洞悉了时间不断过去和人必有一死的生存本相,并选择了"向诗而在"与"向死而在"。她以"生命向空间的敞开"超越人的有限与必死,在"现在"的时间与"上海———中国"的空间选位中,与这个世界中的其他存在者展开"爱的交往",建立了人与世界和谐的一种现代范式,指出了在日常世界人的诗意栖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向死而在: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本体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人与海》体现了根植于有限物质性存有的无限精神追求的人性两难:一方面它体现了叔本华式的人生虚无的悲观主义(老人捕鱼结果的失败),另一方面更体现了海德格尔式的对自我本真存在的积极诉求(老人捕鱼过程所体现出的高贵人性),这种对人性两难所采取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决定了人生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余华的小说《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直面死亡,积极思考和筹划人生的生命哲学观.这种生命观鲜明地体现在小说主人公福贵及其妻子家珍面对生活中的诸多苦难所表现出的那种坚韧、顽强的生活态度上,也无疑有助于我们树立坚韧不拔的人生观,对自身生命意义和现实生活进行关注和反思,进而减少当前社会存在的"奶头乐"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5.
向死而生     
生与死就似一对互相掐住对方喉咙的兄弟,对峙着,此消彼长。就人类历史长河而言,生与死始终未分出绝对的胜负;就个人而言,死生也只不过是一个灵魂活动的时间表,就似我们有时需要休息,有时又必须工作。然而,不论生与死,都是最接近灵魂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6.
现象学时间性(内时间意识)是通过滞留——原印象——前摄实现的。由现象学的时间性对身体进行考察得出身体作为从现象学走向存在论分析上的此在本象身体向死而在的特质,具有生成性和本真性。与现象学时间性还原下的本象身体相比,大众文化中的本象身体表现出避死无终的特质,即此中身体迷恋身体的青春生殖段,不是生成和发展的,而是凝滞的,具有凝滞性和非本真性。  相似文献   

7.
向死而生     
主持人语 说“死”,其实是在说“生”。正是对生的苦苦依恋.人们才一直纠缠“死亡”这个话题。就像高僧们说“放下”,其实正是“放不下”;就像人们呼唤“和平”,正是因为这个世界充斥着“战争”。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美好珍贵与死亡的恐怖可怕,让我们这个忌讳言死亡的民族一直在否认与回避,而生活在当今这个具有现代性和全球性的风险社会,如何理性地看待死亡与更好地进行死亡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为之探索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9.
对生存终极价值的探求与追寻,张爱玲虽然持悲观态度,但她并不就此全然否定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明知世界无情,也要尽力燃烧”,这可视为张爱玲生存哲学的精神内质。  相似文献   

10.
赵璐 《成才之路》2012,(12):98-I0015
时下,一种新的网络文体——“三行墓志铭”备受学生追捧。 墓志铭作为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历来给人感觉有些沉重。可是在网络时代,无论是学一段电影中的“人生告别会”,还是写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墓志铭,那些略显调侃却又不失理性的语言。既将现实的情绪幽默表达,又感悟了生命。  相似文献   

11.
死亡是余华《活着》和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切入点,也是他们创作的本质表现。对两部小说的死亡意识进行探讨、挖掘并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福贵以坚韧的“活”来抗死,而老人选择了与死亡作勇敢的抗争,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9,(1):73-79
"异化"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论述的核心问题,他站在存在主义哲学的立场,对沉浸在日常生活的虚假"安宁"中的"常人"进行了解构和批判。海德格尔认为,人从本真的"此在"沉沦为平均化的"常人",其根源就在于对自己"被抛"处境和"生"的有限性的焦虑,亦即"畏死"。常人统治下的日常世界表现为闲言、好奇和两可,在这样的世界中,一切真相都被遮蔽,自欺欺人的常人讳谈生死,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死亡必然性的到来。因此,唯有重拾对"死"之"畏",直面恐惧,"此在"才能从异化状态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用遗言写死亡,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哭喊叫嚣,反而宁和平淡,却悲得厚重。常规教学难以突破悲剧审美瓶颈,故反思重构教学思路,打破传统,倒吃甘蔗,从而让师、生、作者、历史在人性的光辉中产生共鸣——反对不义之战,珍惜和平,向死而生。  相似文献   

14.
悲伤辅慰有广狭义之分,它是一项涉及生死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民俗、宗教诸方面的系统工程。对丧亲者的悲伤辅慰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广阔的增殖空间,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一工作的社会意义和发展前景的认识尚不广泛深入,学界与业界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导致目前国内悲伤辅慰事业发展举步维艰。中西方生死哲学资源必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为主要方式,依托殡葬业的悲伤辅慰工作来展开。殡葬服务在借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优质经验的同时,必须强化以"死而上学"为理论支撑的悲伤辅慰工作。  相似文献   

15.
《暗夜舞蹈》是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自2001年出版后,得到了文学界高度的评价。本文着重从追寻昨天的传说:另一种视角的营构和向死而生、青春死亡的另类书写这两个独特的角度来阐述《暗夜舞蹈》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价值理念,它引导人们探寻死亡的本质,追求生命的价值。结合死亡教育的内涵,重视我国大学生死亡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死亡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中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追寻生命意义是米奇·阿尔博姆在小说中反复书写的主题之一,他的小说中充满对生命有限思索。通过对死亡的理性解剖,阿尔博姆试图指导人们应如何去生存,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8.
“我的心灵啊!请不必渴望生命之不朽,但求竭尽此生,于愿足矣!”古希腊诗人品达的这首诗,足以诠释加缪积极的人生哲学。本文内容有二。其一,探讨加缪死亡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加缪以哲人般的清醒以及文学家的敏感气质而语人生;对生活回答“是”,对未来回答“不”!加缪思考的重心与哲学的核心并不在于确认了“荒诞”这个事实或得出这个已知数,而是以此为出发点,寻求某种协调一致和有意义的哲学立场与行为准则:即从荒诞出发,超越荒诞,起身反叛,反叛的同时伴随着自由和激情。反叛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一是形而上的反叛;二是进行历史的反叛。在反叛的基础上,加缪开始了自我拯救——光芒四射的地中海思想。其二,讨论加缪之哲学如何实践的问题,即向死而生,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她以冷峻客观的写作态度抒写了丰富而悲凉的个体生命体验,真实地记录了战争状态下人的生存境况和心理活动,表现了对人类文明和人生理想的失望,其独特的审美意境具有现代小说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曾平标坚持“坐正”的创作理念,通过搜集、辨析、整理湘江战役资料,实地探访、考察湘江战役遗址,创作了《向死而生》这部红色文学作品。《向死而生》以报告文学的形式通过红军战士、史料工作者、民间传承者以及脱贫民众的“声音”为湘江战役作证,在呈现历史与现实互为佐证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复调式叙事风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及革命精神的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