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水神话在中国许多民族中广为流传,它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故事类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需要更多地了解国际上对这个故事搜集和研究的情况,使我们的研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考察洪水神话在国外的发现经过,以及地中海、印度、东南亚、美洲印地安入等不同洪水神话故事圈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可以发现,这些神话与中国的同类故事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对我们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洪水神话异文的具体情节不尽相同,但其隐含的基本叙事结构却是共同的,都可以划分为开端、中介、结尾三个发展阶段,于是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情节结构纲目来归纳各异文中的情节发展。它们在宏观叙事结构上具有“蜕变型”的统一范武,意味着由旧秩序向新秩序的蜕变。  相似文献   

3.
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在中国藏缅语民族中广泛流传。此类神话以洪水灭世、血亲婚配以及人类再生等情节凸显出先民对两性生殖原理的认知、对族外婚的强调以及对生殖与婚姻的重视,由此说明生殖观念的转换与婚姻制度的建立对早期人类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神话根据其发展时期的不同特征,可以大体上分成“原始神话”与“再生型神话”。于明代后期问世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晚期杰作,广泛汲取和融合了远古神话的基本素材和精神资源,同时又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拓和改造,从而成为再生型神话集大成之作,并以小说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神话文化的基本形态和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5.
洪水再殖型神话是全世界都共有的一种神话母题,而在中国的洪水再殖型神话中有着“送饭”亚型,即向具备神性的石像/葫芦喂食,从而在灾难降临时得以避难逃生。文章梳理中国数个省份流传的洪水再殖型神话之“送饭”亚型异文中所涉及的不同食物,阐述食物背后的地方性知识,探讨洪水再殖型神话如何通过饮食情节的变动达成神话的脱域性流变。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洪水神话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神话作为世界各族的一个共同主题,已成为人类对童年期灾难的共同记忆。本文在概括总结20世纪洪水神话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中国洪水神话的研究大致分为萌芽期、初步繁荣期、萧条期、复苏期、繁荣期。  相似文献   

7.
洪水历来是作为一种灾难出现在人们面前,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心有余悸,但洪水与人类的产生以及人类的文明有着莫大的关系,通过对中外洪水神话的产生和研究进行粗略的整理和比较,可以窥见东西文化差异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云南文山地区流传的壮族麽经洪水神话主要包含两个母题:葫芦避水母题与怪胎碎尸化生母题。前者是葫芦崇拜的直接体现,后者则与古代献牲仪式关系密切。二者实质上均为壮族民间生殖崇拜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从上古洪水神话看女娲补天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上古洪水神话中女娲补天神话早于鲧禹治水神话,其所反映的社会内涵在于原始社会婚姻形态的变化——由群婚走向了对偶婚。女蜗表现出独特的阴阳兼具的神格,协调阴阳的功能。阴阳在女娲神话中被具体化为木石,不但可以之补天治水,亦可填海、置婚姻。而这种阴阳一体的观念对后世影响至大,也是中国社会以家庭而不是以个人为社会最小细胞的化源头所在。  相似文献   

10.
洪水神话是世界上广泛流传的一个著名神话,对它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这个神话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从不同视角对洪水神话加以解读。如神学家对挪亚方舟文本的分解、文献学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本的清理、考古学家对洪水遗迹的探查、地质学家对洪水由来及规模的争论、故事学家对口头传说的研究、心理学家的惊世骇论,等等。由于中国目前已在40多个民族中发现了洪水神话的大量异文,西方学者的这些研究方法与成果将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1.
洪水神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共同的神话主题。作为人类社会童年时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同样是洪水神话,在细节上中西方存在很多差别。文章以中西方洪水神话的相似之处为基点,从文化视域下价值观的以下分析中西方洪水神话的不同之处,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实现中西之间更好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神话中的洪水和同胞婚姻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洪水是神话创作者用以灭绝人类的工具,是他们为同胞婚姻设定的必要条件,与历史上的洪水灾难并无直接联系;神话中的同胞婚姻不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同胞婚姻的再现,而是人类潜意识中同胞婚姻欲望的表现。神话中的同胞婚姻以"世界上只有同胞二人"和"天意许可同胞婚姻"为前提,旨在强化现实生活中同胞不可结婚的普世原则。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是中国再生型神话的巅峰之作,在其瑰丽神奇的神话境界中,多处可见中国远古原始神话"人兽合一"、"自然化人"、"人化自然"等生态意象的影子,但它又对原始神话的生态意象进行了拓展,完成了再生型神话从形态到意蕴的转身与裂变,展现出作者独特而又深嵌于中国文化之中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4.
女娲补天神话的表象是"补天"和"治水",但从某种意义上则暗示了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对社会人伦秩序的认识。人们通常把女娲补天理解为女娲修补因共工触不周山而导致倾斜的天地。从传世文献留下的信息来看,女娲补天与共工触山两则神话反映的时代内容不在一个平面上,这两则神话的粘连时间最迟不晚于东汉。  相似文献   

15.
洪水神话在很多古老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出现过,本文对古希伯来和希腊民族中的洪水神话从洪水起因、过程、结果及独创之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发现两个民族在洪水神话上的异同并分析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史诗"梅葛"是记叙开天辟地、自然万物、人类起源、生产生活和风俗礼仪的"活形态史诗",洪水神话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梅葛"流传区民间信仰与洪水神话存续之间的关系密切,尤其在彝族的传统文化中,二者杂糅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将以伏羲、女娲为核心的中国洪水神话和希伯来洪水神话(《旧约·创世记》洪水神话)进行了比较、互释,认为这两个神话的初次创世产生于原始母系社会,再次创世产生于父权社会,洪水是两次创世的分水岭,其功能在摧毁母系社会、开启父权社会。神话中的洪水可分自然洪水和文化洪水,中国的洪水后兄妹婚神话和《旧约·创世记》洪水神话不反映洪水自然现象本身,属文化洪水,与所谓的历史上爆发过的一次淹没全世界的大洪水无关,想从中挖掘历史真相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在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生活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神话是先民集体经验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对人的行为起到了引导和制约作用.鄂温克族自然神话、图腾神话和山神...  相似文献   

19.
从表层结构看,“死亡──新生”是洪水神话的共有结构式;洪水情节与造人情节加入神话结构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使得它们在故事结构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深层结构看,洪水情节与造人情节在“死亡”这一点上有着互相转换的基础,特别是“无母”故事等材料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可得出“洪水造人”神话存在着一个潜在的主题:死亡。作为深层结构的一个展开,“多子”这方面的材料有进一步挖掘的必要,这类神话还具有反映原始人迁徙经历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神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表现的是远古人类的精神世界,也是后来民族精神的萌芽和雏形。中国古代神话,传达出了原始初民在同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恶势力的抗争中的大无畏精神。面对种种悲惨、苦难、不幸、恐惧和死亡的威胁,原始先民们对自然的异己性和超然性产生了理性的自觉意识,并且以微弱的力量坚忍而不绝望地向生存困境挑战。本文从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五个方面探索其蕴含的深厚的民族精神,以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和未来发展走向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