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佛主问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不干涸?”弟子们想了半天.无人能答。佛主笑着说:“把这滴水放到大海里.它就永远不会干涸。”我想:一个教师犹如一滴水.应该溶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去悟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与新课改共同发展。于是教师的含义因新课程而丰富饱满,新课程因老师的参与更显得博大精深。课改浪潮的涌动.为我们提供了新型教学观念的新鲜空气,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本的改变.质的飞跃。主要体现为:  相似文献   

2.
直面新课改     
有这样一个故事,意味隽永,极富哲理,时时萦绕于我脑海。佛主问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想了半天,无人能答。佛主笑着说:“把这滴水放到大海里,它就永远不会干涸。”在激烈澎湃的课改浪潮中,我想,教师也犹如一滴水,应该融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海中去,感悟新课程,体验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这样,老师的含义因富有时代色彩而丰富饱满,新课程因教师的参与更显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3.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佛祖释迦牟尼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冥思苦想:“一滴水,一阵风就能把它吹没,一撮土就能把它吸干,怎么能不干呢?”没  相似文献   

4.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问过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答不上来。孤零零的一滴水,称分量只能以毫克计,量体积同样是微乎其微,风能吹干它,阳光能晒干它,其寿命能有几何?看着弟子们布满疑惑的脸,释迦牟尼轻声自语道:“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相似文献   

5.
佛祖释迦牟尼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冥思苦想:“一滴水,一阵风就能把它吹没,一撮土就能把它吸干,怎么能不干呢?”没有一个弟子能回答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一滴水被放进大海,它就与周围的伙伴融为一体,再也不分彼此。除非地球上的水全部干涸,它才会真正消逝。人,也就像这小小的一滴水,也应该把自己融入社会这个大海洋中。在这里,他才会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在这里,他才会懂得该怎样活着;在这里,他才会学到坚强和爱心;在这里,他才会受到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只有当人作为群体出现时,他才具有不可征服的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把自主创新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到很高的位置,要求考生“自主创新、张扬个性”。随着新课标第二轮教学实践,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改革如火如荼。从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来看,有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供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等等,真是群星灿烂,百花齐放。为了让各地考生更好地融入这中考作文改革的大潮,笔者想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佛祖释迦牟尼问弟子们:“给你一滴水,怎样让它不干涸?”众弟子不能答。佛祖说:“把它放进大海里。”是的,单独的一滴水连生存都困难,更别说有所作为了,但溶入海洋,就可以和大海一起掀起滔天巨浪…  相似文献   

7.
我们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在新课程改革的科学课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常常有类似“我们这儿条件太差,书上的东西这儿根本没有,这课到底怎么上?”“这个教材只适合城市,不适合我们农村”的抱怨。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们的抱怨值得深思。我想这至少说明这样几个问题:一、教师培训还没有跟上,培训的力度还不够;  相似文献   

8.
一滴水     
“妈妈,我的老师今天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如何才能使一滴水永远不干涸?这可能吗?”“当然可能,亲爱的孩子。一滴水很快会干涸的。可如果我们把它放入大海,它就会得到永生。你就  相似文献   

9.
话题一滴水与大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冥思苦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能把它吹没,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寿命几何?怎么会不干呢?"……弟子们都回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请认真思考这则故事的寓意,以"滴水与大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提示]材料的内涵包含在释迦牟尼一问一答的话语中。水滴与大海的关系比喻什么?是审题的关键所在。水滴  相似文献   

10.
A组1.感悟———2.倾听3.步入青年4.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前不久,上海《英语学习》杂志社向全国招聘编辑,2000多名应聘的研究生、本科生竟无一人成功。原因是不少人用中文写的应聘书错字连篇,文理不通,病句繁多。这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忧虑……B组1.我读2.恩师3.一位历史悲剧人物的启示4.阅读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相传佛祖曾考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苦思冥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把它吹没,撒把土能把它吸干,其寿命有几何?怎么会不干?……”弟子们始终回答不出。佛祖说:“把它放入江河…  相似文献   

11.
心的距离     
一位在恒河里洗澡的印度教圣徒看到有一家人在河岸上冲着彼此愤怒地嚷嚷着,便转身问他的弟子们:“人们为什么互相愤怒地叫喊呢?” 他的弟子想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回答道:“因为我们沉不住气了,所以才大声叫喊。”  相似文献   

12.
最后一课     
从前一位老学者带着一群北子到各地游学几年后回来,个个都满腹经纶。  老学者已经体力不支他在旷野上设坛,为弟子们讲授最后一课。 “你们看,我们现在坐的是什么地方?”“旷野,”“那旷野上长着什么,” “杂草” “我想知道,你们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弟子们愕然,老学者怎么提出这样简单的问题,于是各自回答起来。 甲首先开口:“我只要有铲子就够了。” 乙接着说。“用火烧也好办。”  丙又提出:“撒上石灰就能除掉所有草。” 丁也想了办法:“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老学者站了起来说…  相似文献   

13.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她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秋季江苏普通高中全面进入了新课程,我校为了不断深化课章教学改革,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每两周有一次教学论坛活动.主题是围绕“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怎么办”展开,不少教师说到“新课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化的影响”,但我有一次提出了一个问题:“新课程,哪些不能变(传统的教学技能)?”新学期开学后我跟踪听了高一不少课.发现教师的板书已被多媒体投影所替代,教师的“讲”也南多媒体音像所包办,有的教师想突出学生主体性,设计了不少问题由学生回答,提问面虽广,提问率虽高.但大多是无效性提问。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行为的转变.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的权威性传授转变为师生的平等对话和交往: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离开了教师的指挥棒,学生就主动不起来了,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缺乏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实施,一线教师对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在观念上已认同,但每天备课、上课、改作、辅导、班级管理,等等,整天忙得团团转。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我们教师对教科研总感到遥不可及。望之兴叹。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一名班主任,经历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之路,不禁想对同行们说:“教科研,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我们每天的教学教研工作,是很好的科研素材。实践出真知,每一个教室就是用行动检验自己的方案、不断创造知识的工作场。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看,教师必须是一个研究,这是工作的需要。以下是我近几年走过的教科研之路,在这里和同行们分享与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滴水     
一滴水想在诗人、散文家和哲学家那里寻找自我。因为他常听其他的一滴水谈起这件事,说只有诗人、散文家和哲学家才最了解一滴水。啊……一看见这个“啊”字,一滴水知道他找到的是诗人。“啊,一滴水里也闪耀着太阳的光辉。”这话多好,一滴水有那么大的本事,太阳的光辉!多么伟大的一滴水啊!一滴水感叹自我的时候也用上了“啊”字。当一滴水想到自己也是太阳的时候,他有了一种天才的悲哀:天上那个太阳也太骄傲了,好像世界上只有它一个太阳,不,还有一个呢,还有“闪耀太阳光辉的一滴水”。为了让太阳尽早地知道这一点,一滴水早早地…  相似文献   

18.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  相似文献   

19.
《四川教育》2004,(7):31-32
选题的过程是严肃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本期话题“教学模式”的策划意图,我们明确地放在这样一个思考点上:“新一轮课改的理念已经逐渐为教师们接受,不少教师都在用心思考:按照新理念建构的课堂教学,究竞该是什么样儿?”也可以这样说,一线教师已经相当关注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阅读①一个哲学家在旷野里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哲学家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长满杂草。”②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问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③弟子们非常,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今天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问题。④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⑤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哲学家微笑一下,示意下一位。⑥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⑦接着讲的是第四位弟子,他说:“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