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强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解读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推断能力、阐释能力和自我校准能力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六个核心能力。本文将从这六个能力目标出发,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深度解读和分析语篇,合理评价和推测,清晰阐释观点,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纠错,进而在语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贾谊的一篇政论文,全文“铺张渲染,逐层推进,气势磅礴”,堪称“西汉鸿文”。作为一个语文爱好者我斗胆拟教《过秦论》,我把教学主旨概括为五句话: 一、自上而下俯瞰全文,从整到零明晰全文。所谓“自上而下俯瞰全文”,即教者要站得高,要做到这一点,须将作者一生及本文写作背景介绍清楚,突出作者就当时形势提出的政治观点:施行仁政。本文则从反面阐述了这个观点。贾谊的《过秦论》共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倡导学生参与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论,通过<三国鼎立>这一课的教学实例,阐明了历史教学要鼓励学生主体介入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小学历史课本故事性较强,有的是通过历史人物来反映一个时期的历史面貌,有的是通过一件历史事实来反映一个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大部分课文只讲述了某一历史人物的功绩,学生往往对这些历史人物不能全面地正确地进行评价,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小学历史教学中,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启发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5.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要使化学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必须改革传统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全文阐述了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改革与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第一场雪》这篇文章 ,是作家峻青于 1962年写的一篇有关“雪”的散文。其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诗意浓郁、情景交融。教学这篇课文时 ,如何紧扣语言文字的训练 ,渗透美育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笔者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作法。一、初读全文、感知“整体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教师在开篇释题后 ,应及时设疑导读 ,通过读懂课文 ,让学生形成对“第一场雪”的整体印象 ,让学生感知“第一场雪”中的整体美———下雪前 ,天气骤然变冷 ;下雪中 ,雪花纷纷扬扬 ;下雪后 ,世界变得粉妆玉砌。学生通过初读全文 ,知道这是一篇结构完美的文章。有了整…  相似文献   

7.
小学历史教学应抓住“一个中心、三个结合”,才能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一篇课文有一个基本的政治观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树立这种观点。所谓“三个结合”,就是:学习历史与学习基础知识相结合,学习历史人物与评价其功过是非相结合,学习历史事件与整个历史红线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一篇有争鸣性的文章,可以说是通过一个词解读全文,也可以说是通过对全文的论证结构、作者的观点、句式特点的解读来确定对一个词的解释。这种宏观把握的方法对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城》是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 ,描绘了气势雄伟、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赞美了长城的雄伟气魄 ,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文章结构严谨 ,条理清楚 ,其中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概括了全文内容 ,是全文的总结段。一、新旧联系 ,理解总结段 ,设计教学思路在学习《长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颐和园》和《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 ,三篇文章写法上有共同点。教学伊始 ,通过一道思考题导入《长城》一文的学习。“找出文章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 ,在文章哪儿?起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谢建洪 《文教资料》2013,(25):176-178
比较式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剖析了三个案例,说明比较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和对历史观点的辨析能力。运用比较式教学需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可行性即适合学情.二是目标性即选择教学重点难点为主题,三是思想性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历史课教学要培养学生运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用明确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处理和分析教材.下面,我就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如何以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讲述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和评价历史人物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中能力要求的核心。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概括历史进程,归纳论证某些历史观点等方面的能力,还包括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观点和方法。 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学生提高历  相似文献   

13.
《讲讲实事求是》的引证特色●新疆朱府南《讲讲实事求是》是一篇明白如话的论说文。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掌握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并不困难的,但该文在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一中心论点后,作者在论证方法上独辟蹊径,全文引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4.
《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是一篇很富有儿童情趣的科学家儿时小故事。故事以“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小动物”这一主题为线索,贯穿全文。教学本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主题,采取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较好地去理解全文,并从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5.
蔡长春 《新高考》2009,(12):38-39
必修I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节对《资政新篇》是这样评价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这是当今历史学界的主流评价,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观点。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多地了解《资政新篇》,本文结合《资政新篇》发布的背景和内容,对《资政新篇》作一全面而客观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科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它不但能拓宽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而且能培养他们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世界观。因此,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当前历史教育应当体现的时代特征。本文主要是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利用板书这一特殊的方式,对于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意志品质及历史责任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理论问题的热潮中出现了一种教学竞争论,认为只要有商品生产必然会有竞争,中小学不能置之度外,开展教学竞争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灵丹妙药。笔者对这种观点存在不同看法。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本文以我国开展教学竞赛的历史经验为镜子,探讨教学竞争论的失误。一、教学竞赛在我国的发展简史 1.《评学艺竞赛的组织》一文的主要观点。这是教育家郑宗海在1924年写的一篇论文,载《中华教育界》第14卷第1期。针对当时举办之演说竞进会、江苏省理科试验竞  相似文献   

18.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1段总领全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这是全文的核心句,其中‘有趣’二字是‘文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展开来的。”这是苏教版语文必修2“教参”对于本文的解析,一般课堂教学都凭此论断来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品读金先生的有趣言行,来感受他身上天真烂漫、仁智执著等美好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科利亚的木匣》是小学六年制第七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因这篇课文所在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主要内容",所以不少教师导学这篇课文的步骤基本上是:先让学生初读全文,了解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后,  相似文献   

20.
《草船借箭》是第十二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训练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是一篇逻辑严谨、条理明晰,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历史故事。为了使长文变短、厚文变薄,显现历史故事教学特点,教学本文拟采用“整体感知——部分深入——整体深化”教学方法.以解题为切入口,进而理清全文线索,理解人物品质,分清前因后果,掌握文章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