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质教育》2009,(4):F0004-F0004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于2009年10月11~12日在成都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人事教育司、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的领导应邀出席。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06年9月,在长安大学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十多所地质类高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有关领导,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F0004-F0004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06年9月,在长安大学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十多所地质类高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有关领导,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赵鹏大,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曾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及中国地屈大学校长,现任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教育》2011,(2):4-F0002
全国地质院校“十二五”教育规划研讨会于2011年5月24~2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邓军校长到会致辞,会议邀请了国土资源部地勘司、教育部高教司、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作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东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多家单位的4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交流研讨。会间,参会代表参加了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协办的分会名誉会长赵鹏大院士80华诞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3):2-F0002
2012年9月23—25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在北京顺利举行。全国共有39所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组队参赛,参赛人数达到312人,分为104支代表队,领队和教练员有150多人。相对于2010年举行的第一馏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本届竞赛规模更大。设置逢演籁褥泌爵外地质技能竞赛、地质标蕊麓潼随和地学知识竞赛等四个单元,首次将野外地质技能竞赛列入竞赛日程,旨在更全面、更科学地考察参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竞赛概况 2010年10月23~24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在成都理工大学顺利进行。国土资源部高咨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学常务副会长孟宪来,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赵鹏大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钟自然,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副局长王宝才,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教部主任赵奇,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余际从、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倪师军莅临比赛现场,并在闭幕式上为获奖队员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4):F0004-F0004
2012年10月19日,地学人才培养论坛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地学研究机构、地学高等院校、地勘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地大(北京)的师生代表400余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教育》2008,(4):F0002-F0002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的“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1—12日在汉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土资源部人事司、湖北省地勘局的领导应邀出席会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河海大学等20多所院校及地质出版社的领导和60多位专家与会。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06年4月27-2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了“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建议座谈会”。与会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多层面、多视角地共商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计,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学人才的培养在地质资源"走出去"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比并借鉴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地质资源"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德国美因茨大学地质学专业为例,对比了中德大学在地学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教育》2011,20(4):7-7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新版《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2):75-75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新版《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专栏推荐地学基础研究的新思潮与学术带头者,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教育》2011,20(4):1-F0002
2011年10月27—28日,由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哲学研究所承办的“地质找矿认识论方法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会议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的新形势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3):11-11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新版《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专栏推荐地学基础研究的新思潮与学术带头者,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缘观点与领军人物。热忱欢迎广大地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来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3):15-15
《中国地质教育》(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的全国唯一的关于地学及相关学科教育理论和实践改革、全面宣传和促进地球科学服务社会的综合性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9372;国内统一刊号:CN 11-3777/G4;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181-F0003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11年11月24-25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了“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创新研讨会”。会议由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承办。广东省地质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教育》2016,(1):封3-封3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中国地质教育》基于地学发展的态势,将与时俱进地扩充出刊范围,其内容涵盖地球系统科学各分支学科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特别关注对地学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中国地质教育》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教育期刊,以其指导性、学术性、应用性为特色。其内容涉及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是为全国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科学研究、问题探讨、学术和信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