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育正在向体育与健康教育转变。针对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大学体育教学理念,从高校体育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形成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面向二十一世纪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课程设置与构建,试图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以健身育人、增强体育意识和能力,形成终身体育思想为中心的新的课程设置体系,为我国当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改革思路和参考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丁素文 《体育学刊》2002,9(1):66-67,70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应根据高校体育的特点,找准高校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健康教育为主导思想的切入点,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从7个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4.
李治业 《精武》2012,(26):40-41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成为了改革的重点内容和方向。教学目标也随着发生相应的改变,高校体育不再是为了体育考试或比赛而设置课程,更重要的是体现全新的全面素质教育,体现出新时代的终身体育理念。本篇文章主要是从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下手,从而得出为实现高校体育新目标而应当采取科学的、合理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5.
对我校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校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等进行实验性研究。结果显示,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的运用是成功的,符合高校体育教学规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与兴趣。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学生选择体育俱乐部的情况,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体系的调整、教学组织形式的转换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努力使学生在身心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多方面、多层次的激发和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维强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1):46-48,50
采用文献资料法,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狭窄、模式单一;体育课的授课形式以选项课教学为主;体育课开设的项目主要是竞技运动项目,休闲娱乐项目较少;对体育理论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的评价系统不完善。要改变此现状,就必须从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入手,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扩大体育课开设领域,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符合21世纪辽宁高校体育发展的新型体育课程设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全面发展身体为主的教育思想是体育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的主攻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主张以体质教育为主,采用健康诊断和体质测定确定教学目标,同时注意吸收和渗透各种体育课程设置的优点,弥补和完善体育教学短期效益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杨九平 《体育世界》2014,(1):129-130
本文对成都部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局部着手,一点带面,引起大家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新的认识和重视,针对现状找到一些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为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动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炎 《四川体育科学》2003,(4):74-75,78
本丈参照200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针对目前高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围绕“生活体育、体育生活”这一思路,就体育如何真正走入大学生生活及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等问题提出新的操作思路,设计了“一年级选项课 二年级课外教学俱乐部 高年级选修课 全方位体育俱乐部”这一模式。旨在为全国大多数尚未启动或即将启动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介绍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中美两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旨在取长补短,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求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专业课程结构及设置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研究认为: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专业课程平均学分为101.1学分,平均学时为1741学时.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各校学时、理论课与术课间差距较大,专业选修课程比例不高,各校专业限选课程开设方向大致相同,但各校专业限选课程的学分、学时及课程门数差异较大,专业限选课学分与<规范>中学分要求相当,但专业任选课学分与<规范>中学分要求差别较大.建议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适应社会潮流,在专业选修课中多开些当今社会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对高校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终身体育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强身育人为教学目标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精髓。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根本,它的改革程度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摆脱固有的旧框框、旧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以适应21世纪对高级人才素质的要求,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认为目前“应试体育”为主的统一教学模式,完全偏离了我国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航线。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从教育观念、教学体系、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结构等方面论述了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当代体育科学的发展状况和体院大学生分配趋向的变化为依据,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师所需知识结构及体育系课程设置的改革问题。结论是:当代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由教育科学知识、生物科学知识、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体育应用技术知识、科研基础知识、保健与测量知识等六大类学科知识群所组成。体育系课程设置改革措施:1.增设高层次学制,以适应体育师资培养的层次性发展趋向。2.更新课程内容,以适应师资知识结构全面化的发展要求。3.注重新学科建设,增设选修课,以适应师资结构不断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4.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注重研究各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和师资知识结构的变化情况,以保证知识系统处于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观察法,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理论以及改革体育课结构和类型的相关理论,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如何使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进而构建了一个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操作性强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框架,为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实证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省8所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考核评价标准、师资培养状况、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时间以及设置现状频率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对学生体质产生的不良影响,讨论如何科学设置高校体育,进而充分发挥提高学生体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让中学生接受科学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课程论的视角,阐述了新一轮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是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裴悦 《体育师友》2017,(4):65-66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比较和我国国内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现状的分析,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进行探讨,在此文献整理上提出一些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我国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衔接性差,实用性少;2、我国高校体教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体育基础课程少,且内容重复,种类单调,理论与实践技术领域过于"分割化",各个课程之间融合性差;3、学生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时间较少,导致学生能力不足。建议:1、增加学生体育通识课程与体育基础课程的学习,增加课程种类;2、注重"融合性"教学,减少学习的"分割化";3、加强学生实践课程的学习锻炼。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日本高校、专门学校现在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毕业生在对校期间所学课程评价和我国教育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围绕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应该“扩大、牢固、延伸‘基础、基本’支撑”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