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看到两篇报道,一篇是《青岛晚报》关于倪萍的,倪萍对记者说,每期连轴转,已使她艰于补充自己。另一篇是《新闻出版报》关于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于宁的,于宁“觉得某些知识严重滞后,想做一些补救工作,但受时间精力诸方面的限制,力不从心”。的确,如今新闻界的朋友见面,常有的一种感叹就是“忙”。有的说,成天连轴转,想抽出点时间看点书也不成,一年没看一本书了。这也不怪,新闻是一种讲“时效”的工作,原本就忙,更重要的是现在搞市场经济,搞竞争,整个社会的工作生活节奏都在加快,新闻界自然是要忙上加忙了。  相似文献   

2.
在一般人眼里,档案局是个赋闲的部门,档案局长是个“闲官”。“一杯茶水一张报,有事无事点个卯,”这是许多人心目中档案局工作人员的写照。这种想当然的印象,我一直觉得有失公允。近日,从陇南地区调研回来,这种感觉益发强烈,所以想一吐为快。 这次跑了陇南地区6个县、市。每到一地,感觉大抵相同,就是在这些基层档案部门,人们大都在忙碌地工作着。一般人员如此,担任领导职务的局长们就更不用说了。这里仅说说礼县的情况。礼县是陇南地区6个国扶贫困县之一。贫困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有做详细调查,只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县直机关…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胡双法,被乡亲们赞为"人好心善医术高"。他实现了自己高中时的理想,撑着双拐,踏踏实实地"闯出自己的路"。2021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五早9点,潜陈村卫生室里已经热闹起来了。不到60平方米的卫生室挤满了排队候诊的村民,胡双法和妻子一边不停地给患者看病,一边还要时不时安抚一下焦急等待的村民。  相似文献   

4.
老百姓特别讲客套,每当来办公室办完事,临走的时候总不忘说一句:"那您慢慢忙!"听久了这句话,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老百姓的这句客套话中是不是包含着对党员干部的新期待?反思我们的工作,"忙碌"似乎成为常态,也似乎成为托词。当老百姓关照我们"慢慢忙"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我们在忙些什么,是不是忙得实在,是不是  相似文献   

5.
孔宪昌  刘冰石 《新闻世界》2012,(3):F0003-F0003
迎得春光总到来,浅黄轻绿映路边。近日,记者在长丰县目睹了全民参战植树、确保绿化成活率的火热场案——  相似文献   

6.
请勿“逢八就忙”近来,一些地方新闻单位出现了平时喝茶闲聊,一到每月与8有关的日子就忙于采访的现象,有时全部出动“赶场”,原因是8是“发”的谐音,商家为图吉利总是选择8号、18号、28号这样的日子来开业,于是有的记者就趁此机会大发“新闻财”,与广告部门...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为在竞争中确保“老大”地位,近期对一些重点栏目进行了一系列重新整合《幸运52》作为大型益智性栏目,在完成新一轮改版之后,新春之际与《开心辞典》联手,合力推出特别节目“我开心,我幸运——2002家庭梦想大挑战”。该节目一改过去春节荧屏都由明星唱主角的格局,以普通百姓家庭作为参赛单元,真正过一个“老百姓自己的节日”《同一首歌》早就有“动一动”的迹象了。舂  相似文献   

8.
当兵十年,粗通一点文字,时有拙作发表于报端,其中不乏少许苦心谋就或歪打正着的作品获奖。我们体会是,不论干什么,都应当有一点“钻头精神。”  相似文献   

9.
佚名 《新闻世界》2008,(4):10-10
如今在很多国家,政要们开足马力办公甚至变成“工作狂”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用一个字概括各国首脑的生活,那就是“忙”。  相似文献   

10.
欧美媒体从日本转至中国。由于日本经济不断衰退,发自日本的消息的价值不断降低,欧美媒体最近不断从东京撤退,其中大部分转移到了作为“下一个经挤大国”的中国,出现了“从日本到中国”潮流。继美国颇有影响力的《芝加哥论坛  相似文献   

11.
蒋元明1975年从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当编辑。他作为一个编辑,每天的编务工作是比较繁忙的。上班约稿、编稿、接电话,接待作者来访;下班后又要忙家务,买菜、作饭、洗衣、带孩子。他的孩子才六岁,比较淘气,又喜欢“缠”他.他的爱人,工作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图书发行界有一个奇怪的跟风出版现象,就是哪本书好卖,随后就有与之相似书名以及相似封面的书问世。这种奇怪而病态的出版现象,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不久前,××出版社推出了“另类”作家张驰的长篇小说《北京病人》,无独有偶,随后,××出版社又推出了70年代出生的“美女”作家洛艺嘉的长篇小说新作《中国病人》,两本书名显然“借鉴”了因电影而火起来的加拿大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的作品《英国病人》。陡然间,书界“病人”吃起香来。继韩寒的《三重门》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后,书市上又有××出版社的《九重门》、××出版社的《三重门外》的“孪生书”面市。甚至耐人寻味的是,《三重门外》封面上赫然印着“韩寒新著”四字等距离排行,让人分不清到底是韩寒的新  相似文献   

13.
14.
朱健峰 《新闻世界》2006,(10):30-31
生活每天都在制造许多浪漫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然而并不是每个动人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当爱情走到死亡的边缘,你却不便、不愿、不敢面对一个你昔日曾经深爱的恋人提出分手时,“分手代理”的出现无疑为彼此无法挽回的感情架起了桥梁。[编按]  相似文献   

15.
一台好的电视谈话节目,它的气象应该热烈而充满智慧,嘉宾侃侃而谈,观众情绪盎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与节目主持人有密切关系,能主持好一台节日,因素当然很多,但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主持人在嘉宾说话时的认真倾听。  相似文献   

16.
周猛 《军事记者》2008,(6):44-45
3月29日,《解放军报》在一版“现场传真”栏目配两幅图片刊发了《南沙迎来首位藏族守礁战士》的消息,编辑在处理这篇反映一名藏族战士从高原到海疆保卫祖国蓝色国土安全的稿件时,通过制作引题,增加现场感,删除具有“添足”之嫌的过多过程的叙述,鲜明,突出的显示出原本不太突出的主题。此稿编辑的“画龙点晴”术,值得我们在编辑稿件时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写人物专访,是记者的采写内容之一。由于采访对象多是各行业的专家或涌现出的典型,他们大都工作任务重,社会活动多,是记者难找的忙人。如果记者抓不住好的时机进行采访,不是吃“闭门羹”,就是匆匆而见泛泛而谈,难以达到好的采访效果,也难以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因此,抓好采访时机,是保证采访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要抓好采访时机,记者在了解采访  相似文献   

18.
19.
由磊明 《声屏世界》2012,(11):57-58
面对小微时代的来临,面对诸多的改变,面临互联网的冲击,报纸媒体的出路在哪里?仅仅是报网合一吗?仅仅是把纸质上的内容单纯的搬上互联网吗?事情远没有如此简单。21世纪真是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博客出生没几天,就来了微博;微博刚落地,就又有了微信、飞信之流。好像就在昨天还是286、486什么的,现在就变成了移动终端。  相似文献   

20.
周辰 《新闻传播》2004,(8):62-62
以往,相当数量的会议新闻只要把会议程序写清,领导排名写对就万事大吉,而不是着眼于重要新闻事实,使许多重要的新闻事实被淹没在大量的套话和程序中。所以一提到会议报道,往往给人干干巴巴的感觉。其实,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也渐渐求真务实,许多会议不但有“干货“,对于报纸和读者来说还蕴藏着重大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