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夫子有段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一代圣哲,居然15岁才知道去学习?然而,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结论只有两条:要么,孔夫子说错了;或者,是我们对这段名言理解错了。我以为是后者。春秋末期,人们谋生安命的职业并不像现今这样广泛,无非从仕、从商、从农三类。当然,也有如孔子这样著书立说的思想家,但是,他们中大多数的本来目的也是为了“出仕”,为了“有所作为”的。当从这个层面去审视时,我们发现: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学”,并非是我们现在狭义理解的“学习”或者“学业”,而是一种更广泛…  相似文献   

2.
若问及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什么?”作里或课堂上,我们尽可听到“科学家、解放军、宇航员……”而私下里,得到的回答往往会是“老板、球星、歌手……”前迎合的是样板,攀附的乃语录,就像一首老歌里所唱:“像雷锋那样,像雷锋那样……”不过是一种过时的革命或道德主义的“标准答案”而已(或许继承了父辈精神遗传罢);而后垂涎的是时尚。  相似文献   

3.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家,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家,是我们受委屈后的避难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我们成长的第一场所,很多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很多人走向犯罪也是受家庭的影响。请以“家庭”为话题.写一篇章,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以上。  相似文献   

4.
天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你背上行囊,从此一个人走……”在我记忆的银河中,忽然又响起了这首歌儿。初中的学习生涯转眼就将结束了,初三,一个我们悲与喜缠绵,成与败交集的最后时期。明年此时,不知道三年同窗的熟悉面孔将各在何方?大家将各有新的生活道路吧,各有新的知心朋友吧……但天涯茫茫,何时才是我们相聚的时日?那朦胧的纯真的热烈的腼腆的感情!或许那时,我们所能体会到的就仅仅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吧。明天的路,我们不知会在何方,又将去何处;明天的我们,不知道是欢笑还是痛哭;明天的哥们儿姐们儿,不知是继续携手同行还…  相似文献   

5.
尹建锋 《中国德育》2013,(20):58-58
“他们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或许,我看见树,你看见鸟,他看见草地,每个人所发现,拍的景色都不一样……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浙江省宁波市一名六年级的小朋友一篇《园丁和导游》作文,引起了广泛热议。  相似文献   

6.
鱼子酱 《求学》2023,(10):40-41
<正>俄罗斯并不仅仅是彪悍勇猛的“战斗民族”,文学的“黄金时代”与“白银时代”也为这个民族增添了许多浪漫忧郁的气息。大一时,还不懂许多单词与语法的我们,跟着外教背诵丘特切夫的《春潮》,仿佛能听到河水向我们报告春天的讯息;感受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之后,仍然怀抱乐观与希望,将过去的一切都当作人生宝贵的财富;在果戈理荒诞又讽刺的《死魂灵》之中,窥见俄国农奴制走向衰落的“蝴蝶之翼”……无法通过翻译传达的语音和韵律,都通过我们对语言的学习而一一实现。  相似文献   

7.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是一首无言的诗,丝丝缕缕,绵绵不绝,编织着人类亘古不变、真挚而深厚的亲情。母爱是细腻的,最先让我们懂得生命起源于爱。母爱是无私的,意味着给予而不是索取。母爱是宽厚的,伴我们在成长路上从顽愚走向睿智,并学会理解、包含与宽容……多少平凡而伟大盼母亲,为懵懂的毯子开启了智慧之门.让健康、自信和希望与我们的生命同行;多少坚韧而刚强的母亲,用爱心和毅力创下了一个个医学上不可能的奇迹……有人说:“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昌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历史的延续,激情的萌动.  相似文献   

8.
教具红纸一张、剪刀一把. 内容初一的同学翻开几何课本第一页,“引言”中有一个五角星映入我们的眼帘,提出怎样画一个五角星?而我又把一张红纸四次折叠,用剪刀一刀剪出一个五角星.同学们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我手中的剪刀,不多时,五角星便应运而生,看来“红星要照我去战斗了……” 这五角星中,隐含着哪些几何知识呢?或许是点,或许是角,或许是三角形,或许是……  相似文献   

9.
创新思维具有批判性是人所共知的,但同时它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我们用一些所谓“规律”的东西去“指导”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趋同思维定势而进入一种新的模式,不知不觉中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一次写作训练课,题目是《“逆境”与成才》,采用讨论或辩论的形式。针对“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形成对立的两方。一方认为“逆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促进“成才”;一方认为“逆境”扼杀人才。前者举出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一段来论证,后者列出吴晗、老舍等人才被“文革”这个“逆境”所扼杀进行反驳…  相似文献   

10.
只要情感还在,人是无法不怀旧的,哪怕“一切向前看”是至理名言。人生不过是过眼浮云,经历才是你最大的财富。或许感伤,或许羞愧,或许悔恨……它们都藏在你的心底,任你咀嚼回味,总会有许多要说。《美丽的脆弱》写朋友忽然决意要去他当年插队的地方,朋友自己也有点儿莫名其妙。作者替朋友解释了原因“: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或许味道现在变得不好;彩色电视机越来越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却越来越少……”作者巧妙地借用了罗大佑的歌。作者写朋友终于到达了那个陪他度过了整个青春时代的西尔根,…  相似文献   

11.
在美术教育中,如果我们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最多只能培养出一些画师、画匠,而培养不出真正的画家。这本是针对目前教师在艺术教育中存在“重技能轻创新”的严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警告,意在呼吁我们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重视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正确处理好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然而,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在理解这句话时有失偏颇,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教师疑惑了:那么技能还要教、要练吗?有的教师认为:技能不要教了,让幼儿自己去探究,探究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认为:技能还是要教、要练的,有了一定的技能才能有创新……于是,在实践中,有的老师在技能的教学方面显得束手无策,始终徘徊在“教与不教、练与不练”的十字路口;有的老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让幼儿在枯燥乏味的模仿练习中学习;有的老师则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摸石头过河”,使幼儿走了很多毫无价值的弯路……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到处都是数学”。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引下,我们重新审视了现行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却惊异地发现:时至今日,教材中随处可见的仍然是“修一条水渠……”、“加工一批零件……”等严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经典”应用题。学生既不知所学的数学“从何而来”,更不知将“走向何处”。他们每天只是在反复的“类化”训练中习得机械的解题技能,而一旦面临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他们往往束手无策,更别说通过数学学习来促进他们“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解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招生》2007,(7):22-22
或许你生活在一个条件非常优越的家庭,你从来不会为自己未来的学费和生活费而担心,专心复习、沉稳考试就是父母对你唯一的期望;或许我们这一期的“特别关注”在你看来,没有任何用,因为你不属于贫困学子之列。但是,我们仍然希望你能在现在和将来以一种宽容、平等、热情的心态去接纳和帮助贫困同学。他们需要你的尊重,需要你的关心,需要你看他们时的平和与友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过来人说,填志愿好比买顶顶贵重的东西,面对林林总总的大学,专业,临到下手,常举棋不定,毕竟这一子太过重要;这里有因权衡而患的“得失”,也有因对相关资讯不了解而造成的迷茫……那些大学,专业,或许有的有一面之缘、一知半解,有的却素未谋面,完全陌生……从哪里入手呢?不要慌,且让我们来从专业走入志愿。[编按]  相似文献   

15.
“第一题”     
用心去“感受平凡”,你会发现我们身旁并不缺少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6.
或许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太深,抑或是为了维护数学知识的科学性不容怀疑,教师的权威不可侵犯吧,我们对学生理解知识、解题乃至行为习惯都无一例外的作出“对的”、“错的”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世界:做好事的是“好人”,做坏事的是“坏人”;行为美的是“对的”,行为不美的是“错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启蒙》2012,(9):F0002-F0002,1
发明总是令人激动。我们惊叹于一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8.
远方有多远?     
只要你抬起头,远方并不遥远;只要你向前走,远方并不遥远;只要你坚持一个方向走下去,远方就是你前方的路就是你的追求就是你的梦想就是你憧憬的美好的人生。人生就是由无数个“远方”构成的:无数个走过的“远方”构成过去,无数个未走的“远方”构成将来,正在走向的“远方”构成现在。有一种无悔的人生,就是永远有能力看到远方永远有能力走向远方永远有能力走过远方。今天走过的路正是昨天梦想的远方今天实现的目标正是昨天梦寐以求的理想,又有能力为今天的远方去奋斗拼博,并有信心走过今天的远方,这种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人应该…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这样的话,“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当一辈子工人!”“你看到那扫大街的吗?他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才会是今天这样的!”……这些都是现代家教中司空见惯的场景了!可是,当我们看了老舍先生教育子女的故事,或许就会有新的思考了。  相似文献   

20.
悠闲的午后,“竹屋”喝杯茶;在绿荫道上逛累了,躲在“空气树”下休憩……炎热的夏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世博会内“一栋屋,一棵树”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城市生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