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马磊 《语文知识》2003,(9):45-46
诗歌的最高美学层次是它的境界。所谓境界,即古典诗歌中的意境,它是意与境的统一,是情与景的和谐。王国维说:“诗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以说,意境是诗歌的艺术精灵,评赏一首诗的艺术效力和审美价值,最基本的审美准则就是看其有无独特的意境创造。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正是以其清幽的意境,使作品富有独特的魅力,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项峰”。在诗歌中,诗人将主观感情与客观外物结合起来,细致地描绘了春江之夜从月升到月落的迷人景致,字字句句交织着青春的美好和人生离别的  相似文献   

2.
诗词是艺术的语言,它融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每一首诗词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意境即情景交融,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艺术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  相似文献   

3.
位俊岩 《成才之路》2010,(22):52-52
品味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较高层次,也是提高古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谓意境,“意”即情感,就是诗人倾注于诗中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就是诗所表现的艺术深度。品味诗的意境,就是要充分领会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意──境─—意”古诗教序童舜柱(泰和县沿溪乡潋溪小学)古人写诗,十分重视意境。“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经过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要使儿童...  相似文献   

5.
如何充分利用诗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意境美意境是诗的艺术的主要特征。明人谢榛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这说明意境是诗人的“意”和精心刻划的“境”的结合,是诗人的主观内情与客观外境的水乳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教学诗歌  相似文献   

6.
意境就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包含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个“境”包括“象”和“象外之象”两部分,也就是实境和虚境,其特征有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我们理解诗词,就要从这里人手。  相似文献   

7.
<正> 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我国传统诗歌美学审美理论的核心和最高审美原则。早在南北朝时期,刘勰就提出过“神与物游”的艺术要求,后来又有唐皎然的“取境”说,司空图的“思与境偕”论,明代王世贞的“意象”说,胡应麟的“兴象”说,清人王国维的“境界”说,他们都对诗的意境理论作过多方面的探讨和阐发。我们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诗学的意境理论体系构成无非包括“意”与“境”这两个重要因素。所谓“意”,是指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境”,是指用以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与画面,即把情感客观化、对象化。“意”是诗的生命,“境”则是附丽“意”的形象的外壳,是表现诗人主观情志的手段和工具。诗人的思想情感只有借助于具体形象的描绘才能得到生动的抒发,而具体形象又因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熔铸而获得强烈的美感力量。诗的意境创造,就是要求“意”与“境”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强调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的高度统一与交融。古人云:“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景相融而莫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些艺  相似文献   

8.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语)。大凡有作品传世之诗人词人,都各有自家之内在精神,笔下也当各有自家境界凸现。王维在艺术上有别于其他诗人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山水诗中动静相衬而产生意境之美。 在王维前期作品中,已开始注意到以静衬动的艺术辩证法的运用。在其著称的山水诗中,“静”表现得更为充分。诗人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老道熟成,炉火纯青。诗中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对自然景物独特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与“静”,具有其特定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的散文讲究写法上的“漂亮和缜密”,被誉为“美文”、“白话美术的模范”,实在是“美”。笔者以为,这“美”就在于其意境的深邃隽永,让人觉得韵味无穷、美不胜收,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文)就是这样一篇意境清新优美的散文佳作。一、立意:柔和的矛盾美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文学作品意境的创设,最重要的就是立“意”。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又说:“意境乃心造之境也。”笔者以为,这“情语”即…  相似文献   

10.
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意境,是物化于情,情之升华得的“真”,是一种表达内识,哲理和生命真谛的最高境界。译诗的难处就在于如何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言外之意,传达原作的意境。本文通过对唐诗《夜雨寄北》不同译文的对比,以期探讨如何再创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清人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而有境界,“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宋元戏曲考》)这里所说的“境界”,就是“意境”。究竟什么是诗的意境?“意”就是情意,包括诗人的“情”与“理”,即诗人的情感和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评价;“境”就是物象,指事物的“形”与“神”,即经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生活形象及其内在本质与精神。在诗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  相似文献   

12.
一、入境清代学者王国维把诗的境界归纳为三种。“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与境胜,或与意胜”,即使是以意胜的作品也是“移情入境”,情中设境,离不开具体形象。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以再现诗中形象为突破口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和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古典诗歌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它的本质特点是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是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古人追求诗文的意境美有三个最突出的特征。一是抱残守缺,以不全景求全情;二是情话于景,以“无我”写“有我”;三是景为情设,情溢于表的“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15.
诗的意境是以直觉为基础、以具体的物象为依托而产生的美学境界。是情与景的交织,意与境的融合,神与物的浑成。王夫之说“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这是对诗的意境所作的精要阐释。它说明诗中所描述的情和景,并非单纯是现实中的情与景,而是情感化和艺术化的情与景。下面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两首诗为例,谈古诗中的意境创造。这两首古诗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前一首所表达的是“我送”友人的感情,后一首则表达友人“送我”的感情,两首诗所描述的情和景达到了自然天成的境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用精练、形象、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抒情言志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集中表现在作者对意境的审美创造上。何谓意境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意境是诗美的集中表现。正如王国维所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因此,诗歌教学应突出意境教学,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揣摩、探寻、发掘意境,领略诗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谈审美意境     
本文就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的重要课题“意境”进行了诗方面的探讨和研究。首先。援引历代文艺理论家的看法,认为“意境”就是有情之景,有情之境;其次“意”与“境”浑然一体,二者的辩证关系无庸置疑,只是在作品中,各有所侧重罢了。而“意境”的美学价值正在于它通过“移情”作用。创造出情与景浑、形神兼备的审美境界,既然,“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与批评的重要美学范畴,那么,笔者认为。要想创造“意境”,含蓄是最重要的手段。最后,观众的想象和联想是审美意境完成的重要因素,观众和艺术家互相促进,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18.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将意境分为“常人之境”与“诗人之境”,将“诗人之境”分为诗人“所感之境”与诗人“所写之境”。在具体分析中,又将读者“所得之境”区别于诗人“所写之境”,这种区别是值得注意的。在艺术活动中,意境确实显示了不同层次和形态,考察意境的不同层次及其联系,有助于我们把握意境的特定审美特征。 1 考察“常人之境”不是本文的任务,让我们先从诗人“所感之境”说起,什么是诗人所感之境?我认为,在客观景物或强烈感情的刺激下,诗人主观与外在客观猝然碰合的那  相似文献   

19.
体味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较高层次,也是提高古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谓意境,“意”即情感,就是诗人倾注于诗中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就是诗所表现的艺术深度。体味诗的意境,就是要充分领会诗中所表现地情景交融的艺术。 介绍背景 明了立意 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有感而发,故体味意境首先要了解作者当时有关情况,根据诗的内容做一定的取舍,有不同的侧重。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首先应介绍一下当时李白被判处长期流放而在途中忽遇朝廷大赦的情况,这样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一下诗人创作时的感情:在饱经抛妻别子的痛苦和流放路途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诗歌表现生活,抒发感情的独特手段,是语文科对学生进行艺术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分析意境是诗歌教学的特殊内容。有的散文作者象写诗一样写散文,所以散文诗也有意境。本文研究的,主要是诗歌教学中的意境教学。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诗言志”中的“志”,也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形象,也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单纯的景物描写,虽然可以构成形象,但不能称为意境。意境必须是情景交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