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吴尔夫开始,不少评论家尝试用女性主义来阐释奥斯丁的经典之作《傲慢与偏见》,分析作品中表现的女性关怀和独立意识等。但是由于历史和作家个人经历的原因,《傲慢与偏见》中也流露出一定的男性立场。剥离作品中隐含的男性立场。  相似文献   

2.
《仪礼·士昏礼》所载婚礼仪式对我国传统婚姻习俗有着重大影响,它不仅影响了我国传统的婚姻习俗,而且也影响了我国的传统婚姻观念与妇女思想。在《仪礼·士昏礼》的文本中,婚姻是事关家族兴旺发达的大事,女性作为构建合两姓之好的使者,必须履行许多责任,她的身体必须被禁锢以确保不会给夫家带来乱族的灾难,她在归家以后必须做到妇顺以确保两姓之好的持续发展。虽然婚姻是通过男女两性的结合来完成的,但是婚礼仪式及其象征意义并没有体现出对男性的要求与规范,男性只是女性归家的媒介,维护婚姻稳定、家庭和谐的责任都落实在女性身上。  相似文献   

3.
艺术真实是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它以生活真实为蓝本,在假定情境中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真实认知,既是一种内蕴的真实,也是一种假定的真实.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是辩证统一的,艺术的生命就在于真实.影片《少年的你》通过真实化的剧情叙述与写实化的表演风格,将生活真实加以升华,达到了艺术真实,让观众在观看之余思考其揭露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台湾女作家郭良蕙的小说《心锁》,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社会转型、传统价值观变迁的背景下,以大胆而越轨的笔致,讲述了都市男女的婚恋裂变和欲望沉沦。《心锁》不仅揭示了造成女性婚姻和性爱悲剧的社会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它暗含了作者这样一种理念:在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之际,男女两性在婚姻与性爱观念上存有无法跨越的心之"隔膜"。  相似文献   

5.
6.
《珍珠》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一部具有寓言意义的小说,该短片寓言小说发表于1947年,其作品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解读。斯坦贝克作为美国20世纪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超越时代的生态文学家,在他的众多部作品中都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人公,并且创造了"斯坦贝克式的英雄"形象,其小说造诣很高,将写实风格和幻想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对美国西部文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每部小说中都蕴藏着生态文学思想,就寓言小说《珍珠》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现代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生态主义的角度去解读斯坦贝克的《珍珠》,从而促使人们深刻的思考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说《又来了,爱情》以老年妇女的情感问题为切入点,关注了这一边缘性群体的生存困境,刻画了65岁的女主人公萨拉陷入爱情,但作为一名老年妇女欲爱不能的困惑,其身边众人的在男权文化背景下也存在矛盾的情感纠葛与需求等问题,反映出了男权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尤其是老年女性在爱情、性及婚姻问题上的压抑与不平等。  相似文献   

8.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通过对5桩婚姻的描述,表明了自己的婚姻观:单纯为钱财或美丽而结婚是错误的,但不考虑经济状况而结婚同样是愚蠢的。  相似文献   

9.
英籍加勒比海女作家简·里斯是一位有着多重文化身份的作家。简·里斯出生在英国殖民地西印度群岛的多米尼加,父亲是英国威尔士人,母亲是欧洲移民的后代克里奥尔人。这种既不属于英国人又不属于殖民地人的复杂背景导致了其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和文化认同危机。简·里斯是一位置身于西印度群岛文化夹缝中的边缘人,文化身份中的无根性和边缘性在她的作品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探讨简·里斯的文化身份问题,分析其小说《藻海无边》中的女主人公安托万内特的文化身份危机,揭露父权制和殖民主义的罪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语域已被愈来愈多地引入到翻译领域.从语域的角度来评价译本,可以较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褒贬,用较为科学的方法评估译品的"信"度和"等值"量的大小,更易于对译作进行定量分析.笔者以此为立足点,从语域幅度的把握和语域与修辞两个方面对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舜子变>以<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为底本,在保持故事主体面貌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表达需要,展开合理想象和幻想,在情节和艺术手法上进行大胆的加工改造.如对情节进行扩展、增加、再创造,对不合理的结构加以调整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动;对人物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进行细致描绘,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与研究》记载了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者不遗余力的探索语言学理论、语言哲学、中外文化背景的异同及学习外语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对该刊近10年来论文作者的发文量、核心论文作者群、论文作者合作度等方面内容的研究分析,探索其中规律,有助于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非移民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两篇小说《我们的朋友朱迪斯》以及《老妇与猫》都控诉了父权制社会束缚女性和动物(猫)的自由,甚至逼迫她们以生命的代价来获取自由的现象。透过刻画喜剧叙事中猫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作者表达了她的生态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图形—背景是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到文学文本的分析中。本文依据图形—背景理论,将图形分为:主题图形和形式图形。解析这两大类图形怎样在作品中得到凸显的,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作品中的重点图形鸡与鸡蛋,更深刻地了解作品的主题意义:父亲的美国梦只是一场白日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同为乡土题材小说的沈从文的《边城》与韦晕的《春汛》在题材、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和两篇小说在地域色彩、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本质差异的分析,从文化、艺术和社会层面上进行典型性的比较解读。揭示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拓荒者在中国文学的滋养中成长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解析东南亚华文文学作为独立的文学体系的存在架构。启示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应加强交流,共同促进华文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和60年代,随着新的经济组织与国家政权在乡村的建立,国家伦理与乡村社会建立在宗族和血亲基础上的生存规则、交往方式等既有伦理秩序发生了冲突。因此,《锻炼锻炼》的意义不仅在于“正确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主题言说,也不止于显形上选取主流立场,隐形上表现民间立场的立场指认,重要的是它真实地再现了革命的现代性以强力进入乡村世界后,国家伦理、政治伦理与乡村血亲伦理、宗法伦理的剧烈冲突,以及国家伦理话语对民间伦理话语的战胜。  相似文献   

17.
汤亭亭在《中国佬》中以家史想像的创作方式误读了传统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刻画了吃苦耐劳的华裔祖先形象,追溯了华裔祖先早年来到美国的奋斗史;在《孙行者》中,她又以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美猴王形象为基础塑造了一个融中西方文化基因于一体的华裔形象,借助这一人物传达了她对华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的思考。这两则误读都传达了作家对华裔美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具体解读小说中两则中西文化误读,深入探讨汤亭亭如何回应主流社会对于华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的争议,又是如何在文本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构了华裔美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想象。  相似文献   

18.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汤姆·索亚聪明活泼、勇于冒险、善良而又机敏的形象给无数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该作品也成为文学评论家和探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以往的研究大多从语言艺术等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本文拟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内心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相互调和。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文学巨作《飘》至今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长篇小说之一,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历经十年的呕心之作。一经问世,《飘》便被译成多国语言,为各国读者所欣赏拜读。傅东华先生第一次将这部巨作译入中国,是归化译法的典型代表,此后出现的多种译本则多以异化为主,尤其是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如戴侃、黄怀仁、朱攸若,陈良廷等人的译本,他们尽力将异国情调带给中国读者。本文试图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探讨傅译《飘》亘古不衰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