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代中篇传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近些年来受到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其版本源流、作者、艺术特征、思想内涵及其与时代的关系,对后世的影响等很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此之外,笔者认为,明代中篇传奇小说的编辑出版方式同样值得关注,它的出版编辑方式体现出了非常浓重的商业化气息.  相似文献   

2.
序跋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种特殊的体例.随着学界对文献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和重视,序跋在目录学研究、版本鉴定及古籍校勘中的作用愈加重要.本文拟对此加以考证,试图阐明序跋的文献学价值,以求关于序跋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三、徽州出版对古代出版业的贡献   徽州地区古代出版业无疑是中国古代出版史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徽州地区人民对古代出版业的杰出贡献主要体现在培养造就一支技精艺高的出版队伍和创造革新套印技术,采用版、拱花方法,把雕版印刷技术推向新阶段。   (一 )刻艺精熟的徽派版画   在改进雕版印刷技术方面,明清时期徽州府出版界的贡献突出。主要表现是徽州、宁国两府历代都有一支刻艺精熟的刻工队伍,尤其是徽州府歙县虬村的黄氏刻工跨朝更代,是中国古代刻书史上罕见的刻工世家和独领刻书史风骚数以百年的徽派版画。   郑振铎在…  相似文献   

4.
李广 《编辑之友》2011,(10):73-76
对于古代小说的阅读和研究,大多数读者都需依靠校点排印本。当代出版界排印古代小说分为两种。一是出版供大众阅读的小说名著的校注本,一是集中整理出版一些小说的善本、孤本。排印古本小说的目的不同于出版作为大众普及读物的古典名著小说。排印古本小说因其本着"补明清小说出版工作之空白,也为了保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档案馆与图书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代档案馆与图书馆有提供读者阅览;提供统治阶级执政参考;为编书提供资料;为辑佚、校勘提供资料;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等作用[1].因此,古代档案馆与图书馆这类收藏机构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版画,是用刻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铜、锌、麻胶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大量的插图使版画的内容扩展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了重要作用.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的两位大家,郑振铎和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两次在版画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张学谦 《图书馆杂志》2012,(6):79-83,87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是近年来小说研究成果的总结、集大成之作,体现了近年来小说研究的新水平。但在书名、作者、版本、引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错漏之处。兹就所见,一一补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郑振铎(1898.12.9-1958.10.17),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1958年10月17日,率我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逝世.郑振铎解放以后历任过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学研究所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郑振铎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不仅写诗、写散文、小说、翻译介绍外国作家和作品,还嗜好收藏书籍,他一生“自  相似文献   

9.
整理出版古籍,一定要选择好的版本,加以认真的校勘或标点,这对于今天的出版工作者来说,本是一个极明白的常识问题,道理无须多讲。然而现在却住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前几年一窝蜂地重印晚清以前的旧小说,就是明显的例子。有些通俗文艺作品,并未因经过整理出版而重放光彩,反而被蒙上了一层灰尘。就以清代评话小说《儿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考证了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俄罗斯收藏出版中国著作物的情况,分析了该历史时期俄罗斯收藏出版中国著作物的特点,探讨了该时期俄罗斯收藏出版中国著作物与对华政治意图的关系,并建议加强对俄罗斯及其他国外民族古代典籍版本的购藏与出版.  相似文献   

11.
古代佛经出版数量众多。本文从重视底本、组织严密、校勘精审、经生、经折装、雕版印刷的先行者等方面论述了佛经出版对古籍出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传统出版行业受到了极大冲击。作为图书出版的重要部分,古代小说类读物的出版在多路径、新形式出版方面努力探索,并在多元化、数字化出版传播领域做了尝试,取得了成果。但是,在内容与数字技术接轨的创新出版、快速融入数字出版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传播古代优秀文化、彰显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古代小说出版的未来探索之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13.
徐来 《出版广角》2015,(14):37-39
本文依据中国版本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数据库(1949—2015年)的有关数据,统计分析了2005—2014年我国本土原创小说出版情况,旨在为以小说为代表的本土原创出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孙诒让的版本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诒让为晚清著名文献学家,其一生注重善本收藏、版本校勘。他对古籍版本鉴别、考证、校勘的方法及态度,今日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目前,网络文献的利用方兴未艾,但人们对其在版本、目录和校勘方面存在的文献学问题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文章认为,重视网络文献的版本选择、目录编制与利用以及文献校勘,能够极大地提高文献利用的效度与信度.  相似文献   

16.
<正>版画,是用刻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铜、锌、麻胶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大量的插图使版画的内容扩展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了重要作用。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的两位大家,郑振铎和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两次在版画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一、合作前提与基础1.兴趣前提。二人在版画收集、保护及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清末民初中国古代木刻画插图研究开始,论述了古版画史的研究成就,并以综合类版画结集和图录、地域和流派结集出版的作品、专题形式出版的古版画作品集和年画民俗版画四类对近代以来古版画资料的整理出版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8.
广东清末木刻本通俗小说《煲老鸭》是笔者在旧货铺偶然发现的。此小说是最早的以广州方言写成的通俗小说之一,广味十足,书前附有版画十幅,此小说未载于国内外相关书目,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未收藏。《煲老鸭》一书对于了解晚清通俗小说的发展、广州的民间出版、版画艺术,社会风尚,乃至文学地缘特征的形成,皆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文典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以校勘古籍而享誉国内外,他的校勘是以版本为基础,在校勘的过程中注重版本的选择和版本的鉴别.论文重点分析刘文典古籍版本学思想的特点,如:通过校勘辨别古籍版本出现讹误的年代,运用避讳鉴定古籍版本,通过海外版本鉴别国内版本,通过版本的比较鉴定其他版本优劣.  相似文献   

20.
周绍良先生是当代收藏古籍的大家,旧藏中国古代小说、唱本等万余册,大部分已捐献天津市图书馆。五十年前,先生为保存资料,拍摄了古代小说版刻插图三十六种,约三百余帧,并撰有识语。经北京大学白化文、李鼎霞先生整理,已陆续在我刊发表,但部分识语因原稿残缺,尚付阙如,以至不断有读者来信查问版刻插图的出处和版本情况。近日周先生检点书箧,偶然发现了当年工作的记录,遂交由我刊发表,以释读者之疑。鉴于版刻插图部分已经发表,且当年的摄影效果不是很理想,此次发表予以省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