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劳动者素质提高。文章以武汉城市圈域8+1城市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社会培训为研究范畴,对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内涵作了明确界定,深入剖析了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建设武汉城市圈人力资源培训基地的现实意义,系统地设计和论证了"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社会公共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社会优势资源相对集中的人力资源培训联盟"、"社会人力资源培训质量第三方监督与评估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经过2年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进了武汉及周边8个城市的整体发展。但在"武汉城市圈"的旅游传播方面,目前处于各自为战的松散状态,需要进行旅游整合营销传播。文章借鉴山东省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的经验,提出了"武汉城市圈"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是武汉1+8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探讨城市圈试验区应把握好经济与金融关系,应对试验区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但利用外资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及"珠三角"和"长三角";对外贸易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外资外贸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9个构成地区显现出不平衡性,外资外贸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及内资与内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武汉城市圈的对外开放力度,切实提高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技术水平,突出武汉城市圈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产业结构重点,合理推进武汉城市圈各地市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城市圈内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和各方面人士广泛参与。期刊如何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服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城市圈内人才资源对于其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当前武汉城市圈内高技能人才的短缺,迫切地要求加强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人才资源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武汉城市圈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对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在构建武汉城市圈和"两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市场主体法保护主体平等竞争;市场规制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宏观调控法保证经济生活的健康有序运行;社会保障法保障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经济法为实现湖北中部崛起,促进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土地管理政策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六个配套政策之一。创新土地管理政策,对推进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一系列依据,总结了国内各大综改区在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基本经验,进而结合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建议,以求通过在土地政策层面上的创新,不断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武汉城市圈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并提出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应对策,如观念创新、生产方式创新、消费方式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10.
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下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亟需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绿色物流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当前物流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企业和人才建设"三驾马车"的策略以稳步推进绿色物流的发展,对促进武汉城市圈资源配置、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圈的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重要途径。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将加速湖北从中部崛起的步伐。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圈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武汉城市圈建设所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圈的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重要途径。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将加速湖北从中部崛起的步伐。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圈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武汉城市圈建设所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两型社会建设给武汉城市圈提出了新要求,各地应形成资源节约利用、环境负面影响小的产业结构。文章以此为目标,构建了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九个城市由传统产业向"两型产业"的转换能力,并对各城市"两型产业"的转换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各产业发展现状离"两型产业"还有一段距离,各城市在产业转换能力和转换速度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经济总量、人均占有量、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4个方面来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K-均值聚类法对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黄石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而为武汉城市圈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和战略、平衡区域差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船舶方向盘"平面图形构建武汉城市圈五环高速公路路径迫在眉捷,因为武汉城市圈在武汉市区现在已有两个环圈形高速公路已投入运营,所以借此设计武汉城市圈第三环、第四环和第五环高速公路形成五个包围圈,根据会计文化"强本节用"的原则,依据"船舶方向盘"构造原理,将黄冈市、鄂州市、咸宁市和孝感市四个卫星城市设计在第三环高速公路环圈上,将黄石市和仙桃市两个卫星城市设计在第四环高速公路环圈上,将潜江市和天门市两个卫星城市设计在第五环高速公路环圈上,形成以武汉市为半径的经济圈与经济带。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目前仅有40%左右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成长潜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发展与融资环境、市场体系、治理结构、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成长障碍。圈域内的中小企业要获得快速成长,必须明确并跨越成长中面临的内外障碍因素,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7.
关于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校高技能人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8"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对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对校企合作的意义,讨论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提出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重点是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在节约人才培养成本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入企业,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政策和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都追求可持续发展,而土地生态安全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依据各市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数据,结合区域内土地资源状况,选取了8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武汉城市圈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结果显示: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内部各市域发展较不均衡,武汉生态安全稳定性最强,黄冈生态安全稳定性最弱;同时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三产业比重和亏损规模企业占比是影响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和湖北高职教育的现状,湖北高职教育应该在高职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高职教育理念、发展模式、职教体系、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等方面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发达的区域经济必然需要先进的区域文化与之相呼应,先进的区域文化也必然会提高该区域的综合能力水平,有利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武汉城市圈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联动拥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武汉城市圈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人力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区域文化不够系统化,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还比较保守等不足。武汉城市圈必须坚持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同步发展的理念,建立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共同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