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男子400m短跑运动员采用300m不同负荷跑的血乳酸、血尿素、尿蛋白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相同距离,不同的负荷量和强度对人的机体产生的影响不同,训练的效果、达到的训练目的也不相同。建议训练应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选择负荷量和强度。  相似文献   

2.
应用血尿素血乳酸评价蹼泳持续训练运动量和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女少年蹼泳运动进行12周持续训练期间,应用血尿素、血乳酸变化特点与规律,科学地评定少年蹼泳训练的运动量,强度和身体机能状况,及时反馈、调控训练计划。结果表明:通过应用血尿素、血乳酸指标来分析持续训练期间运动员机能状态,运动量大小及运动负荷适应性处切实可行的;持续训练法不但对女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提高有明显效果,而且对其速度力量素质也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理工大学中长跑队8名男运动员运动后的血乳酸、血尿素等指标进行了测试,采用数理统计、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量化分析。从结果看,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强度后即刻至次日晨(12小时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水平均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01),表现出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依据上述指标及时更正训练方案,结果表明血乳酸与血尿素指标的联合应用能较准确监测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从而科学地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4.
张健训练期训练负荷、营养方案和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张健训练期的血尿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运动后尿液指标变化不大 ,反映运动负荷强度不大 ,运动后血乳酸、血尿素指标的变化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 ;训练期张健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参数处于较理想范围 ,说明张健的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 ;训练期针对超长距离游泳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安排的训练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合理 ;训练后血糖指标变化反映我们为张健制定的营养补充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为科学地制定张健横渡渤海海峡时的营养补充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负荷专项训练对女篮运动员血尿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省青年女子篮球队运动员为测试对象 ,探讨不同程度专项训练负荷引起血尿素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 ,不同程度专项训练负荷对女篮运动员血尿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训练密度与血尿素具有线性关系 ,血尿素不仅能够客观地评定女篮训练的强度 ,同时对掌握运动负荷和恢复情况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医务监督是运动员获得良好训练效应的基本保证,我们应用观察法选择了与身体机能状态、运动最大小以及运动负荷适应性的灵敏指标血尿素为主,辅以血红蛋白指标研究广东女子柔道队运动员血尿素常值,血尿素含量在大运动量训练中的变化特点与规律,结合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特点对运动员不同训练周期的运动负担量、机能状态进行调控和评价,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究短道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负荷下的生化指标变化与机能状态情况。发现在不同训练阶段,短道运动员的晨血红蛋白明显随训练负荷量变化而变化;血尿素蛋各阶段虽有变化但不显著;无氧阈速滑需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明显的提高;不同训练方式的血乳酸特点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运动量训练期散打运动员血清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运动量训练期间散打运动员血清睾酮(totaltestosterone,T)、皮质醇(cortisol,C)、肌酸激酶(ereatinel kinase,CK)和血尿素(blood urea,BUN)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睾酮水平先下降后恢复到训练前水平;皮质醇水平先升高而后下降;T/C比值在训练初期变化幅度较大,但到训练后期其变化幅度减小;血尿素含量在训练过程中呈现走低趋势。研究得出上述指标的采用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试验和调查等方法对北体师少年男篮运动员学、假期中训练负荷的安排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体师少年男篮运动员学、假期中训练负荷强度安排比较合理,而假期集训中的负荷量偏大.  相似文献   

10.
从整个春训期间生化指标中反映,春训的大强度训练计划是合理的,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处于正常水平,但大负荷课强度较小,达不到大负荷刺激机体、提高机能水平的目的。训练手段以3对3以下的对抗攻守练习强度较大,如果增加密度,对提高运动员对抗中完成各种技术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有利。血乳酸是反映运动强度的良好指标,应根据足球训练的特点,选择和增加采血点,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运动训练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采用TBA荧光沉淀分析并结合临床观察,对138名优秀竞技运动员大负荷训练课前后,冬训不同阶段;大负荷一周、二周、三周及主诉疲劳者的血清过氧化脂质、血尿素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方式大负荷后过氧化脂质和血尿素明显升高;运动员出现疲劳的程度不一;冬训中后期,机体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明显升高是造成器官受损和出现疲劳的重要因素,补充抗氧化药物是非常重要的恢复手段;930型荧光光度计适用于过氧化脂质的测定。提示,过氧化脂质、血尿素的变化可做为疲劳出现、过度训练的一项生化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五项高原训练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训练监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现代五项队为备战九运会进行高原训练期间,利用某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训练负荷的监控。结果发现:与平原相比,队员血红蛋白值高原训练期间显著增加(P<0.05),个人血红蛋白平均增加1.1g/dl,增加幅度为0.6~1.9g/dl。血尿素值平原与高原没有差异,血红蛋白、血尿素变化与训练负荷安排有关,高原训练阶段女队员瘦体重下降。建议上高原前,在训练负荷安排上要为高原训练做好准备,以缩短在高原上的适应时间,同时高原训练也要重视力量素质课。  相似文献   

13.
观察男子古典摔跤运动员4周大强度训练时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选择评定机能的有效指标。第1周每日评定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和肌肉酸痛程度,并分别在第1周的第1、3、5天和4个周的第7天相同时间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及血红蛋白含量的水平。结果提示:大强度训练对古典摔跤运动员刺激足够大,机体出现反应,但一段时间后各指标基本恢复,机体对大强度训练适应。而且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肌肉酸痛程度、CK、血尿素及血红蛋白可以作为反映古典摔跤大强度训练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海拔的高原训练,结合营养补充、生化监控,合理安排负荷量,综合手段提高竞走运动员耐力。结果和结论:1)竞走运动员在高原的膳食中应减少脂肪的摄入,加强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蛋白的摄入,注意增加早餐的热量摄入。2)高原训练能显著提高运动员的血色素水平(p<0.05),补充铁剂和蛋白粉可以维持运动员在渐进负荷训练期的高血色素水平(p<0.05),补肾中药有利于睾酮保持在较高的水平(p<0.05),促进血尿素和血清肌酸激酶的恢复(p<0.05)。3)高原耐力训练要循序渐进,先逐渐增加运动距离,然后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今后的训练应更注意接近或超过比赛强度的训练安排,锻炼长时间高速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运动量训练是取得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机能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运动员对大运动量训练所表现的机能适应能力不完全一致。因此,如何较为准确地去认识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某一时间内对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适应能力,这是确保大运动量训练能否持续进行的关键问题。生物科学的发展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许多客观指标去评定运动员对训练负  相似文献   

16.
一、强度训练中的生理特点测定兰球运动员的运动量由强度、密度、数量、时间四个主要因素组成,加大任何一个因素都能提高运动量.青少年兰球运动员训练中,以大强度为主的手段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兰球运动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在以往训练和比赛中,主要根据运动员的心率变化及身体对负荷量的反应并用以下三种类型掌握运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9名备战十运会的中长跑运动员冬训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监控训练。结果显示,冬训大运动量训练期,男、女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睾酮等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适度调整以后逐渐恢复。从而表明,选择适宜指标对运动员进行机能监控,对于保持其最佳运动状态,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普通膳食与高蛋白膳食后血尿素变化的比较,证明了血尿素含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呈正相关的倾向,与蛋白质摄入的时间有直接关系,且有积累的现象。因此,为了使血尿素值能准确地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分别要在训练前(安静)、训练后(1.5小时),晚间睡前及次晨安静时测定运动员血尿素的含量,还必须考虑其训练期的膳食中蛋白质含量及进食时间。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监测吉林省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尿蛋白等)变化,来调整和确定训练的营养补充方案,进一步探讨营养生化监控和科学训练的关系,并发现赛前全队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尿素浓度和肌酸激酶指标都处于较理想范围;全队尿蛋白浓度和尿蛋白阳性检出率都明显下降。说明赛前训练改善了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和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青少年男子业余篮球运动员比赛训练过程中的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血尿素的变化规律,探索用肌酸激酶和血尿素监控青少年男子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比赛训练。方法:10名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分成2队,进行模拟比赛训练,在比赛训练之前、运动后2h、运动后4h、运动后24h分别取肘静脉血2mL,提取血清后测试。结果:运动后2h,运动后4h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的水平高于运动前的水平(P<0.05),运动后24h后接近运动前水平。结论:青少年业余篮球运动员血清CK活性在运动后2h达到峰值,血尿素的变化幅度不大,但存在个体差异,与多种因素有关。血清CK和血尿素指导科学化训练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