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奥  徐莹莹 《英语广场》2020,(16):17-20
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的《水孩子》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儿童成长的童话故事,更是一个充满了心灵净化与成长的文本。本文将以《水孩子》这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解读这部经典的儿童文学,具体分析汤姆从扫烟囱的小孩到水孩子再到陆地孩子的人格蜕变与净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助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这样一部极具田园浪漫主义特色的儿童成长小说,从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以及故事主题三个方面分析小说所具有的浪漫主义特点,这些特点帮助小说构建起浪漫、温情、感人的基调,使安妮成为了经典的儿童小说形象,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和地位。通过分析《绿山墙的安妮》中的浪漫主义特点,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蒙哥马利的写作风格和创作内涵,同时也提高了读者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分析《绿屋的安妮》中安妮的游戏精神,从想象与现实,堕落与救赎,自由与束缚三个方面指出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要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指出孩子在服从社会规则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小说《月亮门》在儿童视角下书写女性成长时,倾向以个体真实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并且通过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片断似的回忆来摹写主人公的成长故事,旨在表现"文革"对女性成长造成的伤痛。在《月亮门》的成长叙事中,女性主体性别意识的自觉与真实的历史情境相融合,女性的成长与作家的现实体验构成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使女性成长小说呈现出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眼于三个方面:儿童视角中的成人世界,儿童的焦虑、孤独和成长,以及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交织的复调诗学,探究《拔芽击仔》中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儿童视角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6.
据《京华时报》消息,继作家郭敬明、张悦然、韩寒创办文学杂志之后,作家安妮宝贝也创办了自己的杂志《大方》。昨天,《大方》出品方新经典文化公司透露,由安妮宝贝首次担纲主编的杂志《大方》是一本具有全球视野的文艺杂志。《大方》杂志  相似文献   

7.
《绿山墙的安妮》与《海蒂》分别是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和瑞士作家斯比丽的代表作。在这两部儿童文学名著中,作者建构出的安妮与海蒂这两个孤女形象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不同。一方面,安妮与海蒂在性格上都有着幻想与现实、独立自强与依赖他人的双重特质。另一方面,由于斯比丽为海蒂设置了都市生活的经历,因此海蒂比安妮拥有亲近自然的特征。而随着年龄增长个性也在不断变化的安妮又比一成不变的海蒂更加丰满真实。  相似文献   

8.
纪炳琪 《福建教育》2023,(39):61-62
<正>我很少关注外国文学作品。我与加拿大作家露西·蒙哥马利所著的《绿山墙的安妮》结缘,源于身边的同事不断地向学生推荐这本书,并告诉我,这是一本很适合儿童阅读的书。那几天,我在教室里发现,班上学生几乎人手一本《绿山墙的安妮》,而且经常在课间三五成群地聚拢在一起,讨论关于“安妮”的情节。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购买了一本由马爱农先生翻译的《绿山墙的安妮》。  相似文献   

9.
郭洁 《考试周刊》2011,(15):18-19
《绿山墙的安妮》是著名的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一部经典少年儿童著作。文章力图从安妮善良浪漫的个性价值取向、真诚互补的友谊价值取向、及时行孝的家庭价值取向、亲近和谐的生态价值取向等四个维度,指出作品对引导当代青少年走上理想的成长模式,正确对待自我、朋友、家人、自然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当代女作家安妮.普鲁的小说《船讯》成功刻画了小人物奎尔——一个其貌不扬、才智平庸的失败中年男人如何从一个天真顺从、备受压迫而失去个体身份的大男孩成长为一个成熟、独立、自由完整的成年人的心路历程。本文分析了成长小说的共性特征在小说的内容、人物设置和结构上的体现,界定《船讯》的文学属性,指出此小说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11.
库普林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其短篇《儿童花园》与《象》是两篇儿童题材的小说。作家描写了工业文明背景下儿童的生存状况,关注了儿童个体在工业文明中的迷失与无助,表现了儿童对接近自然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试分析儿童作为最接近自然状态的自然人在工业文明中的窘境,探讨库普林小说中的儿童观照视角。  相似文献   

12.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最成功之处在于对汤姆.索亚这一儿童形象的塑,本文着重分析了汤姆的性格特点之一,即表面上看他常逃学,不是一个好学生,但实际上他又是一个“博学”的顽童,这一既矛盾又和谐的特点使汤姆显得更加可爱和真实。  相似文献   

13.
古嘉惠 《考试周刊》2012,(61):15-16
《绿山墙的安妮》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孤女的成长故事,百年以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欢。本文从人物个性、补偿心理、教育意义三个方面对《绿山墙的安妮》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它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世界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小说自1908年问世以来,好评如潮,主人公安妮也成为"最令人感动和最可爱的儿童形象"。为什么一个红头发的小姑娘能够承受时间的考验、穿越空间的阻隔而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呢?本文拟从取材、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探讨《绿山墙的安妮》之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5.
杨荔 《考试周刊》2009,(4):29-30
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是加拿大杰出的女作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加拿大作家之一。她所写的安妮系列小说,尤其是第一部《绿山墙的安妮》风靡全球。评论家与读者对《绿山墙的安妮》褒贬不一。本文集中探讨了该小说在不同读者人群和诸多领域中的接受状况,运用接受反应理论,且以女性主义者对小说的接受与该小说在日本的接受状况为例,指明小说《绿山墙的安妮》阐释的多样性,及对不同读者人群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吐温是一位公认的出色的儿童作家,他在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塑造了两个小主人公汤姆和哈克的形象跃然纸上。本文将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家庭背景及社会经历四个方面分析这两个富有生命力和冒险开拓精神并代表着美国气质的儿童——汤姆和哈克的形象,通过孩子的视角揭示了南北战争时期美国现实中的阴暗面以及哈克与汤姆对腐朽的社会制度、刻板的传统教育、压抑童心的宗教礼仪反抗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与大多女性作家一样,安妮也选择了爱情婚姻题材。爱情叙事是作家描写的主要场景,而追求女性独立却是它的底蕴与灵魂。我们可以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及叙事模式三个角度探索安妮.勃朗特的《房客》的创作艺术,从而揭示其作品中追求道德完善与女性平等并行发展的双重主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用幽默、诙谐的笔调,生动描绘了美国五光十色的社会图景和风土人情。他的儿童探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也译作《汤姆·索耶历险记》)是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无数读者。  相似文献   

19.
王云霞 《海外英语》2012,(8):197-198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创作一部儿童作品。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马克.吐温完全是从儿童的视角展开故事的内容。将聪明,勇敢,天真烂漫,率真的性格天性特征通过汤姆这个调皮的捣蛋鬼角色表现的淋淋尽至。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该文主要从故事的情节入手对汤姆的性格特征作为分析的重点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汤姆这个角色性格中积极和乐观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儿童文学作品中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形象,满足了儿童读者异想天开爱幻想的特点,从而受到追捧。因此,从著名的哈利·波特到小魔女琪琪等魔法师形象都充斥在各国的儿童文学中。本文以中国作家伍美珍的《小魔女蓝小鱼》中的主人公蓝小鱼和日本作家角野荣子的《魔女宅急便》中主人公琪琪为例,从人物语言、性格塑造、读者群体三方面比较中日儿童文学中小魔女形象的差异及其影响。同样体现了成长的美丽与忧愁,但日本作家的作品更具启发性和可读性,读者群更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