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颗「教育扶贫」的璀璨明珠山西科技人才专修学院「教育扶贫」侧记本刊记者晓阳向绝对贫困宣战,到本世纪末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使全国8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最终解决温饱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此,1996年中央...  相似文献   

2.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科学发展的主线,对于减贫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新的背景下,我国贫困特征将逐渐由绝对贫困为主向相对贫困为主转变,从生存贫困向发展贫困转变。这就需要我们调整扶贫战略,将减贫目标更好地融入于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推进利贫式包容性增长;将人力开发作为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着力点,从以开发式扶贫为重点转向赋能式综合扶贫,从救济式扶贫转向预防型、保障型、发展型多维式扶贫;做好扶贫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规划、标准、项目和体制机制上的统筹和衔接;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要领,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重点健全城乡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3.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是党和政府向全k界的庄严宣言和承诺。在社会卞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形势下,面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现状和社会经济体制、产业结构以及劳动者的思想观念的重大改变,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农村人才为主要职责的贫困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深化改革,更广泛地参与扶贫攻坚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农村成人教育上作者面前的十分尖锐而紧迫的问题。本文就当前贫困地区农村成人教育与扶贫攻坚的不适应性及如何参与扶贫攻坚进行初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提高,解决贫困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口骤增、生态恶化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消除贫困与持续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消除贫困就难以持续发展,不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一、我国贫困地区的分布特点及背景 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首先,具有典型的区域性,截止1994年底全国仍有70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国农村人口的7.8%,这些人口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而这些地区均为山地、丘陵、荒漠、高寒山区。其次,西部农村贫困人口比重高于东部。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比重在10%以上的14个省、区、西部就占了10个。比重在15%以上的8个省、区,20%以上的3个省、区,30%以上的1个省、区全部分布在西部”。再次,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突出。全国55个少数民族90%分布在贫困地区;在18个贫困片中,12个为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世界性的一大难题.规划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参与性扶贫规划方法,以便使规划更符合农牧区的实际,更能广泛地调动群众积极性,变被动扶贫为主动扶贫,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更能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与扶贫效益.提出了围绕着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应以农牧民脱贫增收为目标,努力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扶贫开发同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云南127个县市中,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12%;6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10,而全省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506个扶贫攻坚乡。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如何办好贫困地区的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关键,是摆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一件大事,是我们扶贫…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贫困现象一直是国人关注的话题。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尽管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去年底基本完成,但在一些地方,扶贫任务尚未完成,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半月谈》杂志前不久披露了这样一串数字:陕西省安康地区扶贫攻坚7年解决了大约69万人的温饱,而累计返贫人口却达33万多人;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六安返贫人口去年就有60多万,远远超过前年底15万多的贫困人口。温饱标准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固然是造成贫困人口难以摆脱贫困局面的因素,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贫困地区的人口普遍“知识贫困”。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当前我国治理贫困的重要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贫困问题依然局部存在,对比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差距,精准扶贫应当在"五位一体"统筹协调中扎实推进、标本兼治、协同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9.
乡村扶贫工作已成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占比均较大,乡村扶贫工作需解决的贫困问题艰巨.党的十九大报告具体指出乡村扶贫工作的战略规划,即实现百年奋斗目标,使全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号召和政策支持下,乡村旅游模式所具备的农村经济效益提升、能带动农村一二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扶贫自1978年到2000年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如今正处于扶贫开发的政坚阶段.经过20年多年的不懈艰苦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贫困状况大为缓解.取得的这一成就为世界所曙目.但由于我国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扶贫救济中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扶贫资金管理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力图通过对外国的较成功的扶贫模式研究,探讨我国扶贫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区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1500万人减少到1995年底的600万人。但是扶贫形势依然严峻,贫困面还很大,在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大,而且大多生活在生产条件恶劣,缺水、缺土,交通不便的大石山区,解决群众温饱难度很大,在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山区中,还有相当部分群众处于“贫困——温饱——贫困”的趋势中,返贫现象十分严重。我区的扶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 广西的贫困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有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但科学技术落后是最根本的一条。我们通过长期的调查发现:贫困地区由于很穷,吃饭、生存是第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消除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已减少到2000年底的3000万,解决温饱问题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脱贫效果日益式微,且返贫率居高不下,贫困日益呈现出钢性特征。今天我国要早日消灭贫困并巩固脱贫成果,必须强化对贫困地区人们因自然灾害及家庭成员重病、意外等事件的救济帮助,同时改变制度化了的只重种养的扶贫模式,并通过发展经济、外出打工及改变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建设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创造一个与工业化、现代化一致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实现文化、价值等重建,培养起贫困地区人们的反贫困主体精神,在消除物质贫困的同时消除精神贫困,实现真正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3.
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需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国在长期的反贫困斗争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时至今日,仍没有能走出贫困的“怪圈”.仔细分析其原因,是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只顾物质上的扶贫而忽视了文化上的扶贫.文化贫困是精神贫困产生的根源和土壤.因此,对文化贫困现象的深入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4.
西部脱贫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目前西部农村尚有大量贫困人口,扶贫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存在问题较多。现阶段扶贫工作可采取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存条件,开发移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扶贫主体,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等措施,以此实施西部农村脱贫。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我省是一个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经济欠发达省份。新世纪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家加大投入力度,业务部门精心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省解决了15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有223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省今后扶贫开发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目前全省有近四分之一的农村人口生活贫困,贫困村占了全省行政村的三分之一。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维护好…  相似文献   

16.
2004年5月26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扶贫大会上讲话时表示,中国将用10年时间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温家宝说,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10年时间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胡鞍钢博士日前在此间接受中国改革报独家采访时提出,即将来临的21世纪赋予消除贫困这一全球性的课题以新的含义和内容,把消除知识贫困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此,我国的扶贫战略必须相应作出重大调整,尤其是扶贫资金的投向要从以项目开发等硬件为主变为以人的文化素质教育等软件为主。 胡鞍钢介绍,目前国际上对贫困的评价指标包括3个方面,即收入贫困、人类贫困和知识贫困。人类贫困是指营养不良、卫生条件恶劣、疾病等与人类基本生存发展能力有关的原因而导致的贫困;知识贫困是指因不能平等获得学习、受教育和享用现代文明成果的机会及权利而导致的贫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贫富差距拉大,因而收入贫困使得人类贫困特别是知识贫困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显得更加突出。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的扶贫工作也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战略。胡鞍钢认为,过去20年里,特别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全国已有8000万人摆脱贫困。但同时应看到,近几年非贫困地区,包括城市的贫困人口有所增加,贫困地区还有脱贫以后又返贫的现象。而且以往的扶贫重点大多放在消除收入贫困方面,对人类贫困尤其是知识贫困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实生活中,这3种贫困是紧密相连的。在当今这个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因获取交流和运用知识、信息能力匮乏而引起的知识贫困,会造成更严重的收入贫困和人类贫困。一些农村人口脱贫后返贫,一些企业职工下岗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从而成为新的城市贫困人口等现象就是证明。 有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260多亿元的扶贫资金中,50%~60%是用于项目开发,用于教育和卫生两项才3%。胡鞍钢强调,关注新世纪的知识贫困问题,就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其获取和运用知识进而提高获取收入的能力。这就需要强化对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投入,也就是加大其所在地区教育及与知识经济有关的信息、通讯等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还有592个贫困县,全国还有80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我州还有13个贫困县,80多万贫困人口。缺技术、缺人才是这些贫困地区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矛盾之一;人的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文化素质低下是这些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的重要原因。电化教育对于解决贫困地区的这些问题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贫困地区与电化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一个难以彻底攻破的堡垒。扶贫工作一直是我国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矛盾集中的焦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依赖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市场的巨手拉动,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贫困状况出现了新的特点,由过去的整体贫困变成了集中连片贫困,贫困标准还很低,脱贫速度慢,返贫现象相当严重,扶贫开发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20.
试论教育的扶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教育的扶贫功能□和晓花消除贫困,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为减轻贫困,我国政府作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二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