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录”是若干篇名(书名)及其说明的总称。目录有两类:一类是一书的目录,一类是群书目录。汉代刘向《七略》云:“《尚书》有青丝编目录。”这里“目录”二字便是指《尚书》一书的目录,这也是“目录”二字出现于史册的最早记载。《汉书·叙传》云:“爱著目录,略述洪烈,述艺文志第十。”这里“目录”二字便是指群书目录。本文专谈一书的目录。远古著作没有目录。那时人们写文章,并不是先列篇目,后写正文,只是把个人的见解写完了事。同时,由于简策的书写制度,图书多是单篇流传,也不需要什么目录。后来出现了大部头著作,这些大部头著作是由许多篇集合而成的。这样为了区别各篇,就有了篇名。篇的命名有  相似文献   

2.
琳琳  延纯 《贵州档案》2001,(5):36-37
在我国浩瀚的古书中。有不少“敬老”方面的典故。这些典故既生动形象又寓意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辑录如下,以飧读。  相似文献   

3.
所谓“黑口”,是指古书书口的一种款式。(《辞海》释为“线装书的书口款式”,似不妥。线装晚出,古刻本在采用包背装甚至蝴蝶装时亦有黑口。钱基博《版本通义》说:“垂至明初,犹见蝶装,则有明初黑口本《元史》残册”。)古书在书口(或称“版心”、“中缝”)上鱼尾之上,  相似文献   

4.
古书的卷数     
“卷”是我国古籍的重要计量单位之一。一般认为,卷始于帛书,“帛之为书,便于舒卷,故一书谓之几卷”。章学诚曾说:“向、歆著录,多以篇卷为计,大约篇从竹简,卷以缣素,因物定名,非有他义也。而缣素为书,后于竹简,故周秦称篇,入汉始有卷也。”  相似文献   

5.
6.
古书的编号     
  相似文献   

7.
古书的书名     
今天,人们写作,一般的情况是先立一名,然后再动笔。而过去古人著书却不是这样,不管是叙事、说理,还是抒情,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往往不是先立一名,再写作。古书中有的没有书名,有的是书成之后才有书名的,有的是后人命名的,有的书  相似文献   

8.
“老姚,这彩电颜色不对劲,你帮忙看一下吧!”“老姚,我这VCD出毛病了,你给瞧一瞧?”这个老姚就是某团电影组三级士官姚帮华。几年前,有个连队的空调坏了,几个老电工摆弄了好几天都没有修好,没料到他仅用半天就把故障排除了。从此,他成了团里家喻户晓的人物。姚帮华入伍第一年在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英国学者找到了杀死害虫、保存古旧书的新方法。这个方法是将书籍置于冰箱内,在摄氏零下三十度以下保持三昼夜以上。冻死书上害虫的第一次试验是在耶鲁大学图书馆进行的,该馆对三万七千册书籍和古旧手稿进行了涂冻处理。新方法十分有效,许多图书馆都开始建  相似文献   

10.
古书的分类问题,是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些同志主张古书分类应破“四库”旧法,采用新分类法。《如《武汉大学学报(哲社)1979年第2期上廖延唐先生《试论古书分类》一文)。鄙见则以为古书分类仍以基本保持“四库”法为宜。古书分类,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必须从古书的实际情况出发,初步确定古书分类的原则,以便我们迅速有效地进行古籍的整理,使之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诗经》——先民的歌唱。《左传》——诸侯争盟记。《山海经》——神话的故乡。《楚辞》——泽畔的悲歌。《孙子兵法》——不朽的战争艺术。《盐铁论》——汉代财经大辩论。《天工开物》——科技的百科书。《老子》——生命的大智慧。《墨子》——救世的苦行者。《史记》——历史的长城。  相似文献   

12.
曹之 《编辑之友》1997,(4):60-62
凡例又叫叙例、例言等,它是说明著作内容及编纂体例的文字。它对全书内容、体例的整齐划一是十分必要的,史书尤其如此。刘知几《史通·序例》云:“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今人吕思勉亦云:“凡有统系条理之书,必有例,正不独作史为然,而作史其尤要者也。与其炫文采作无谓之序,毋宁述条理、明统系,而作切实之例。”(《史通评·序例第十》)  相似文献   

13.
图书在漫长的时代里存在着材料、形态、文字及印刷装帧技术上的种种变化我国如此,外国亦然。处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由于粘土出产丰富,出现最早的泥板书。泥板书制作的方法是:把粘土搅拌结实,做  相似文献   

14.
15.
我以为,影印古书应该以严肃慎重、对读者负责的态度,选用善本,至少是讹误不多的版本,书前加上出版说明、内容评介之类,书后最好能附以力所能及的校注。这不能算是苛求,这是广大读者对出版界最起码的希望。而有些省、市的“古籍书店”这几年影印了一批古书,却缺乏这种负责精神。他们只是把一些估计销量较大的古书,原原本本影印出来,一发了事。不但无一字校注,而且连一个字的说明也没有,只有本书店的大名和比较昂贵的定价明标无误。笔者案头就有一本某古籍书店影印的《绘图千家诗注释》。本来,《千家诗》的校正新排新注本已经出过好多种,这个影印本只有“绘图”这一点可  相似文献   

16.
卢贤中 《图书馆工作》1998,(3):50-52,39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装订成册的图书,一般都是单面印刷的,一版一叶,以中缝(称版心)为折线,无字的一面对折。将折叠好的印叶排好顺序,装订成册,即是一本书。印书者为了文字整齐,一般在每一版叶的文字四周印有围线,称为边栏。上方的叫上栏,下方的叫下栏,两边的叫左右栏。有的边栏是由一条线组成的,有的边栏是由两条线组成的。一条线的边栏称单栏或单边,两条线的边栏称双栏或双边。双栏一般皆为外线粗而内线细,称文武栏或文武线。古书边栏的由来,可以上溯到简策的编绳。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式———简策,是用竹条和木条制造的。竹简较窄,一般只能写一行字。…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阅读和整理古书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古书中有的字笔划不全的现象,如“世”字少了一笔成“■”,“丘”字少了一笔成“■”等。这是否印刷出版中的错误呢?不是,这是因为“避讳”而造成的结果。什么是避讳?避讳就是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不得直书,在文字上则要用改字、空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如果违反,就是犯  相似文献   

19.
高潮 《出版参考》2010,(5):50-50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术机构,是传经释道、谈玄说理、争辩肄业的地方。它自由开放的学风,为士子名流提供了研修精进的场所,给社会发展与进步培养了大量人才。清末废除科举之后,书院大多改成了学校。但今天游名胜古迹,重读书院楹联,感晤其精髓旨要,或许对我们读书学习与生活,均有诸多裨益。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万有文库”给读书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就我来说,方便有两点:第一个是“文库”选了不少平时急需而平常很难见到的书,既开阔了知识面,也省了很多跑图书馆的工夫;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