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的物理题目,往往存在隐含条件,这些隐含条件可隐含在题目的已知条件、物理过程、物理图像、定律应用范围及答案中.如果能及时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就能够越过“思维陷阱”,突破解题障碍,提高解题速度.那么,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呢?有以下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有的题目中隐含着一些条件,这些题目常使学生感到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知如何抓住问题的实质,挖掘出隐含条件,为解题打开切入点和突破口.那么隐含条件应当从哪几方面去挖掘呢?  相似文献   

3.
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在各类题型中往往会出一些具有“隐含条件”的试题.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常常巧妙地隐蔽在题目的背后,即使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也极易被忽视,从而造成解题出错或解答冗繁.如何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中考物理试题中。有些已知条件是隐藏在试题之中的,而这些条件又是解题的关键.同学们如果能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对解答试题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如何寻找试题中的“隐含条件”呢  相似文献   

5.
物理习题中常见这样一些题目,其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常处隐蔽状态,因此求解这类问题,关键是挖掘这些隐蔽条件,即除了要把物理过程一般特性和规律分析透彻外,还必须把题中所给特殊条件挖掘出来.两其中有些物理问题某些物理条件不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在题中表述中没有留下表面痕迹,  相似文献   

6.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在解含有隐含条件的物理问题时,找出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如何找隐含条件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已知条件中找隐含条件有些物理题目中的必要条件就隐含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中。例如“眼睛能看清茶物”就隐含着视角为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隐含着合外力为向心力;“冰水混合物”隐含着温度为OC,等等。2在物理过程或现象中找隐含条件某些物理题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运动规律就是这道题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7.
王庭妹 《教师》2008,(2):117-118
质量和密度这一章是初中物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章,这一部分有许多习题的条件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一些明而不露、若明若暗的条件,称之为隐含条件.如果不能识别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就会误认为缺少条件而无法解题.许多学生对于这类题目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对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发现不了,分析不到.本文就质量和密度部分隐含条件型物理试题的解答,举例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离子共存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同时也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难点.命题者为了更好的考查学生敏捷而严密的思维能力,常在题中设置一些隐含条件.这些隐含条件似解题中的“隐形杀手”,若不深入剖析很可能会误入歧途.本文就离子共存问题的隐含条件分类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周维龙 《广西教育》2006,(1B):75-75
物理习题给出的条件有些是明显的,有些则隐含在题目中,这样,在审题时需要认真分析,寻找隐含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解题办法。那么,如何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呢?  相似文献   

10.
所谓隐含条件,指的是隐蔽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我们在解答物理习题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有些不十分明了,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或者隐含在图表里,不能让我们一眼看出,由于这些条件的隐蔽性,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因此,通过认真的审题分析将隐含条件转变为明显条件是解题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呢?  相似文献   

11.
审清题意、抓住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解决物理题目的必要前提,但经常有些条件若明若暗,含蓄不露地隐含在题目之中,极易被学生忽略,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而使解题陷入困境,此时挖掘隐含条件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些隐含条件可隐蔽在题目的已知条件中、要求中、物理过程中、物理图象中和定律应用范围中及答案中,如果了解了这些隐含条件的常见"把戏",就能够揭开神秘面纱,越过"思维陷井",突破解题障碍。  相似文献   

12.
在中考电学试题中,经常出现取“可能”值题,学生见此望而生畏,不能将题中隐含条件挖掘出来,而认为题目“缺少条件”,致使解题思路茫然,甚至束手无策.若能挖掘题中隐含条件,并巧用数学知识,问题往往便能迎刃而解.下面通过两道例题说明“最值法”在解这类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物理问题“难”,还在于物理条件比较隐蔽.很大一部分物理问题中的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在各类题型中往往会出一些具有“隐含条件”的试题。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常常巧妙地隐蔽在题目的背后,即使在题干中有所体现,也极易被忽视,从而造成解题出错或解答冗繁。那么如何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今年的理综(生物)考纲部分把信息提取的考查作为重点内容之一。笔者就2008年高考生物学试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赵家兴 《中学理科》2006,(10):50-51
大部分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物理试题不好做。我认为物理试题的困难不仅在于某些综合题的物理过程复杂多变,更在于各类试题中物理条件的隐蔽难寻,使人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一筹莫展”的迷雾之中。其实,拟题者的良苦用心,正是能力考查的奥妙所在,只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深入推敲,就不难发现,在题目的字里行间或者示意图中隐含着所要觅寻的物理条件,这就是隐含条件,一旦捕捉住这些条件,就会“茅塞顿开”领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寻找物理试题中的隐蔽条件时,应引导学生进行一番归类整理与讨论探索,这对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无疑是有所裨益的。本文结合实例,对隐含条件作分类例析。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出现反应物的质量有剩余量或不完全分解的情况.这类题大部分问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有一些题目的条件,需要经过分析有关数据才能弄清楚,有些同学由于挖掘不出这些隐含条件而导致错解.本文略举三例,旨在使同学们对挖掘隐含条件的有关解题思路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物理习题中,往往有许多条件不明确地显现,而是隐含在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物理模型、运动轨迹、函数图象、示意图中.学生往往局限于文字表面的意思,误认为“条件不足”而无从下手.解决此类问题必须仔细推敲文字叙述的条件,结合有关的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等深挖隐含条件.揭示隐含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这不仅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1 破题方法 1.1 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挖掘隐含条件 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应字斟句酌。最先应感知到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命题者的意图,然后挖掘题目的内涵。特别关注的是:捕捉关键词句,理解关键词句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隐含在物理过程、状态及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从而破除“陷阱”。隐含条件在题设中有时就是一句话或一个词,甚至是几个字。这些字、词、句就在限定句子中找,也就是通常说的“的”、“地”、“得”结构中找。  相似文献   

19.
在某些数学命题的题设中,已知条件或欲求结论中还可能隐含某些信息,或在解题过程中所得到的结论也隐蔽着大小关系、取值范围等,我们称之为“隐含条件”.对隐含条件学生解题时往往会被忽视,造成解题错误或者解题过程繁琐,或者认为题目缺少条件而束手无策.本文就怎样挖掘题中的隐含  相似文献   

20.
翟孝影 《物理教师》2010,31(3):14-15
在物理习题处理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形相似而实质却不相同的问题,很多学生不加注意把头脑中原问题的解法直接迁移过来进行解答,结果形成错误.这些问题看似相同但实质却大相径庭,弄清这些问题的差异,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