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琵琶行》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双线交织中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形成了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感。一、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诵读,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诗中写景的句子有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是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有了鉴赏的方向和要求,所以很容易进入到审…  相似文献   

2.
<正>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模块化趋势,即对学生各方面的语文学习素养进行专项提升,以此来实现“分而共进”的效果。在诸多教学模块里,对于学生描写鉴赏能力的培养多注重在应用考试方面,尤其对景物描写的鉴赏特别需要优化与改进。基于这些实情,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研究,以《荷塘月色》一文作为实例,围绕培养学生鉴赏景物描写并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情怀这一主题撰文,试从意象解读、关键语句分析以及关联信息融合等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为鉴赏阅读教学做出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课例简析]《秋天到了》一文介绍了秋天的一些景物特征:天气凉、树叶黄、天空蓝而高、大雁南飞等.天气凉了,大自然才会有这些变化.教学中,可抓住描写天气的句子进行导学,教给学生读懂句子的基本方法,然后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学讨论描写树叶、天空、大雁的句子,使学生认识秋天的景物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新旧联系 ,理解总结段 ,设计教学思路在学习《长城》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颐和园》和《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 ,三篇文章写法上有共同点。教学伊始 ,我通过一道思考题导入《长城》一文的学习 :“找出《颐和园》《赵州桥》《长城》这三篇文章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在哪儿?起什么作用?”学生不难找出《颐和园》一文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是“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这句话在文章开头 ,起总起的作用 ;《赵州桥》一文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是“这座桥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 ,在文章中间部分起过渡作用。通过读书 ,学…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三册《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是从老舍先生的作品《骆驼祥子》中节选出来的。其中有一段景物描写(即从“云还没铺满天”到“一个水世界”)极为形象逼真。可谓出神入化,曲尽其妙。为何能达到如此境地,仔细揣摩,似觉有如下几点: 一、多层次描写。作家笔下的景物描写极有程序,符合大自然变  相似文献   

6.
<正>三年级下册中的《燕子》一文,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状物散文。写景状物散文的解读应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内容形象层,包括描写对象及其特征、内容整合与画面还原;二是情感内涵层,主要阐释作者通过文字表达出的情感内涵;三是描写技巧层,主要揭示作者景物描写的技巧。前两个层次聚焦文本内容阐释,重点关注文本“写什么”,第三个层次关注文章建构方式,即“怎么写”。  相似文献   

7.
《海上日出》一文短小精悍,描写“日出”景物很有特色。我们可以抓住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句话,逐层理解课文。一、从结句审题意  相似文献   

8.
[学习目标]本节是表现手法鉴赏课,学习目标是:1.探究人物细节描写的各类方法及作用;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内心世界及精神品质。[课前阅读]第三单元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七年级(下)3——《仰望星空》中“写出精彩人生”模块。[课前准备](一)1.复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2.了解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人物的细节描写涵盖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等。)(二)要求:1.通读“推荐阅读篇目”中的文章,勾画出描写人物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2.这些精彩的人物描写,是否打动了你?请你在脑海中勾勒出他们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名文,明代著名文学家茅坤曾评论说:“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文中之画’也。”它的美不仅表现在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还表现在作者写景时有意渗入动态之景,这样不仅使描写的景物有了生命,有了灵性,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考查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亮点。纵观中考古诗词鉴赏的考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理解感悟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概括景物特点。展开联想想象描述名句中的画面;三、赏析诗词句子的表达技巧及效果。我认为把握住作者寄托于诗词的情感,是其中最重要的。这是因为“诗言志”,只有准确感受作者在诗词中的情感,才能从更高层面品味、鉴赏诗词,那么,学生该如何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11.
【设计思路】本课重点训练学生进行片段环境描写的能力。方法是: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其次是围绕这一知识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导写过程】一、导入明确本堂课学习目标,直接导入。二、考题例话1.2002年河北省中考阅读试题《木笛》试题第4题: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2002年江西省中考阅读试题《紫藤萝瀑布》试题第4题: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回答以下问题……3.2002年浙江省中考阅读试题《草莓》试题第2题:文 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  相似文献   

12.
“对句”即对偶。“对偶”是汉语修辞的特色之一。对句训练可熔语言训练、语感训练、思维训练、章法训练、审美训练等为一炉。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也出现了这一新题型。例(1)从“白玉长堤路”和“镜湖水如月”中任选一句,写出与之构成对偶的句子。(2002年浙江绍兴)例(2)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下联:。(2002年吉林省)怎样做这类题目呢?一、对句要“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字数相等”指所对的句子(对句)一定要和题目所出的句子(出句)字数一样,不得多一字或少一字。“内容相关”指所对的句子在内容上…  相似文献   

13.
一“追念论”是老舍之子舒乙先生1986年在《一对“孪生”小说》中对老舍的一个文学主张的概括。在《小说里的景物》、《景物的描写》、《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爱的作家康拉得》、《小人物自述》四篇文章中,老舍比较集中地论述了这个主张。在1931年10月10日《齐大学刊》二卷一期《小说里的景物》一文中,老舍首次提出这个主张,他在谈到景物的地方色彩以后说:这个地方色彩不仅是随手描写一下,有时候竟自是作小说的动机。试读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最多的是回忆体的作品。他们写作的动机,自然也许是因为对一个…  相似文献   

14.
一、鉴赏环境描写文学作品的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展变化的自然和社会场景,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鉴赏环境描写不仅能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更能增进读者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深入正确把握。引导鉴赏的步骤是:首先辨别环境描写的类别,然后分析环境的具体内容和基本特征,再分析作用及其美感效果。如鉴赏《荷花淀》开篇的环境描写,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展示的两方面内容。第一,本段主要描写了月下白洋淀自然景致——“月亮升起来了”,“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  相似文献   

15.
指导要求: (1)通过对前一次作文“大扫除以后”主题的分析,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这一次作文的主题是通过大扫除以后景象的描写,表达出劳动的成绩。 (2)通过优秀作品的介绍和研究,使学生懂得如何根据主题,搜集材料,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 (3)通过优美句子的欣赏,词汇的比较,实物的描写,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描写景物,从而丰富学生有关描写景物一类的词汇。课前准备: (1)选择王冬龙(描写景物由内到外)、叶克才(描写景物由外到内)、马九皋(最后点出大扫除)三篇优秀作品,事先发给他们,告诉他们在课上介绍。 (2)搜集作品中有关描写周围环境操场花园等优美句子,归纳他们所用的描写景物的词汇,作为指导内容。 (3)选择几盆花,让学生在课内进行实物的描写。  相似文献   

16.
《草原》一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第一次到内蒙草原的见闻及其受到的热情款待。文章第一自然段是景物描写。从描写景的详略简复看,这段景物描写属于详细描写型;从取景角度看,它又属于动静交织类。作者为什么要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又为什么选用动静交织的取景角度呢?细读全文,作者之所以要详细描绘景物的目的有三: 一、展示环境。文章第一自然段写景,接着分别写了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的盛况。显然,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为后面发生的四个场面的盛况,展示了一个十分优美的环境,既为盛况增添了诗情,又为盛况增加了画意。 二、烘托气氛。作者在开篇着力于景物描写,一方面向读者说明了草原是辽阔美丽的,更重要的是为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报》1997年11月27日《列宁在这里辞世》一文有这样一个句子:昔日熙熙攘攘的景象不见了,四周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白桦林掩映的小路上,只有我们形影孤单的一行四人。句中用“形影孤单”描写一行四人显然不当。“形影孤  相似文献   

18.
毛珏 《现代语文》2014,(4):35-36
在解读《江南的冬景》时,大部分教师都是把注意力放在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鉴赏分析上,分析文中具体写了哪些地方的景物,江南冬景有哪些特点,写江南冬景作了哪些比较,目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等等。但是笔者在解读时还注意到,文中几次提到“出去走走”,引发了笔者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湖南高考语文第六大题20小题是“文章鉴赏”,其具体要求如下: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6分)(1)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2)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3)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这是高考语文风景线上一道颇具特色的湖南菜。它的材料地道:文章内涵丰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可供品尝,文学味道可以引出读者千万联想;它的做法艺术:不多的分量,“简析”300字左右;不偏的角度,“谋篇布局的技巧”、“联想的巧妙运用”、“景物描写的特色”任你选择一题,考的是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的文章赏…  相似文献   

20.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种景物之“情语”也是作品中人物之情.例如,鲁迅的《社戏》,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写景,就是在写人物“心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对应关系,往往会成为阅读中的难点.下面就以小说《芦花荡》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