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景魁 《记者摇篮》2005,(10):26-26
1989年10月末,我刚由辽宁日报时事部编辑岗位调到工业部当记者,主任便派我到铁法矿务局晓南矿,采访年产煤百万吨的采煤队。为了这次采访,我特意到摄影部要了一个胶卷,想在发文字稿的同时再配发一幅照片。  相似文献   

2.
徐翔麟 《今传媒》2005,(5):58-58
去年秋天,我去偏远的地方采访了两次,碰了两鼻子灰。当时有点羞,有点气,苦笑之后,生出一些感慨。  相似文献   

3.
因为一篇“好人三哥”的稿子被认为是同公安局唱“对台戏”,焦作日报记者陈作华不仅连都市新闻采访部副主任的官儿丢了,还得苦巴巴地等着一个和他本人并无直接关系的判决,因为这牵涉到他的职业声誉。据称,今年5月,在陈写的报道刊发后不久,“好人三哥”贺永星因“涉嫌黑恶犯罪”被批捕。  相似文献   

4.
关于核心期刊遭遇尴尬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期刊因为过度使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核心期刊为什么会遭遇尴尬?尴尬背后的实质是什么?暴露出了什么问题?核心期刊的走向如何?本主要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纸质报纸在互联网上原汁原味的再现,是目前数字报纸比较热门的表现形态之一,它既传承了纸质报纸的版面信息和阅读体验,又融合了互联网快速互动和多媒体等特点,以方便的版面导航、丰富的阅读体验、快捷的发布时效和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赢得了业内人士的青睐,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有30来个报社或报业集团的近100张报纸加以采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月7日,央视读书节目《子午书简》邀请著名画家陈丹青和香港时评人梁文道参加节目。同样是一张桌子三人谈话,但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里妙语不断、机锋连连的陈丹青、梁文道,在两个小时里却没有实现理想中畅谈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航天英雄聂海胜将回故乡——湖北枣阳市杨土当镇探亲12006年2月8日,这一消息很快被本报获悉。得知这一消息后,作为襄樊本地媒体记者,无不欢欣雀跃,都想去采访这位名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电视新闻界刮起了一场“民生”旋风。可以说,民生新闻带给电视新闻界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一、“民生新闻”生存的燥热状态民生新闻现在是怎样的一个生存状态呢?从受众来说,对于大部分民生新闻的节目还是比较欢迎的,这主要是通过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来反映的,但也不排除个别电视台民生新闻做得很失败,受到观众的唾弃。从电视台来说,没有冷静地面对这一现象,通过市场调研,进行受众分析,作出科学决策,而是纷纷上马民生新闻节目,使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状态。江苏有《南京零距离》,安徽有《第一时间》,湖南有《都市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多个侧面对隐性采访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对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是与非进行了辩证的论述,并进一步以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真实性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和揭示隐性采访在我国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使用误区.拟对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11.
陈静 《声屏世界》2003,(11):27-27
采访中的互动意识,是出镜记者应该牢固树立的根本理念,也是实践中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课题。在现场采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策划在先,写好提纲,到时按图索骥,我问你答,一板一眼,纯粹是照本宣科的传声筒;另一是陷入现场气氛不能自拔,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偏离预期要求。这两种情况都使出镜记者形象苍白,成为可有可无的道具。只有互动———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交流、思想的融汇甚至观点的碰撞,才能激活采访意图,才能产出荧屏生辉的作品,才能锁得住受众的眼珠。互动是凸现本质的透视镜。电视记者出镜采访,亲临其境地去看、…  相似文献   

12.
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京城"纸箱馅包子"事件最终以"虚假新闻"收场,造假记者訾某供述节目中的一切都是自己摆布、导演并拍摄的,播出这条假新闻的北京电视台为此公开向社会道  相似文献   

13.
靖鸣 《新闻记者》2007,(2):52-54
采访对象接受媒体采访会呈现“霍桑效应”著名记者艾丰认为:“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①  相似文献   

14.
郎树臣 《视听》2016,(11):128-129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报纸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于单幅图片新闻摄影报道,其内容更丰富、意义更深刻。本文从报纸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特点出发,从主题选择、结构设计和采访拍摄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专题新闻摄影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汪仕林 《新闻知识》2005,(10):59-60
在外人看来,做记很风光,哪里热闹就可以往哪钻。实际上了解内幕的知道,最难做的就是跑突发事件的记,只要一接到读报料,记便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是往往到了现场,也是什么情况不让你知道,如何挖到第一手资料幕后东西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6.
谈起电视记录片的创作拍摄,许多人都会把功夫用在选材、结构和主题挖掘上,往往忽略了细节的运用和表现。细节在电视记录片的构思框架中,看似轻微,实际上分量却很重,在整个电视记录片中,对好的细节进行恰到好处的表现,有时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佑 《视听纵横》2002,(6):22-23
民俗化的传承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中包括口头流传,献记载,物印证的历史领域和仍在民间传承的民俗事象。(作为声像结合的电视媒体主要表现的是民俗事象。)现存的民俗化的很多继承人都生活在广大农村,尤其是民俗化中的民歌、民间手工艺、民间口头学等。因为这种现状,电视媒体工作在拍摄制作民俗化类节目时,工作对象通常是生活在农村的普通农民。  相似文献   

18.
赵万斌 《新闻界》2006,(3):82-82
画面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表达元素,是以运动的声画影像为载体,通过记录和表意来再现现实生活场景,并通过编辑依据现场拍摄的素材重新对画面进行加工、组织、选择、编辑成符合生活逻辑或真实再现事件的表意过程。为此,电视画面构成的这种复杂状态形成了它独特的双重性,一是能准确、客观地再现镜头前的现实生活场景,并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做到视听结合;二是这种再现和记录又是依据电视创作者的主观意图进行的,是一种价值表现。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视业发展到今天,电视画面作为电视语言中存在的基本表现元素,其构成形态越来越新颖和…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财富》杂志图片总监米切尔·玛克娜莉女士曾说过:"在摄影表现上,我们不仅应该找到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觉表现手法,还应该寻找镜头后面摄影师对拍摄内容的看法、观察事物的角度以及他们为什么要拍摄这些东西。"我们要求的照片不能仅仅反映客观存在,而且必须要反映摄影记者是怎样看待客观存在的。"北京晚报摄影部的"新闻目击"专栏所表达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注和关怀,是摄影记者对人的感受施以真切的关心和关注,让读者在视觉享受中获益。"新闻目击"专栏自推出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晚报摄影部主任张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