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微课程为"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就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因此把微课程称为"一分钟的微视频"戴维·彭罗斯)。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台湾教育专家张静然认为,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5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也有专家认为,中小学微课程视频长度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5~8分钟最为适宜。育专家李玉平认为微课程要做到内容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在传统课堂中遭遇多重困境,而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集中等特点,可以用于深化历史概念教学。用微课助力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微课制作技术的提升、微课课程的内容选择还是微课的环节设置等方面都值得教师去探究,以期真正实现用微课深化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技术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微课是指基于一节课教学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一段不超过5分钟的视频内容。怎么穿插微课视频,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要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所谓的微课,是指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五分钟以内的小课程,在这个课程中,它着重要解决一个学习问题,它的主题设计、教学方法设计、课程习题都围绕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这个学习主题展开。微课以短小、生动、简练的教学特色受到学生的欢迎,本文拟说明在英语教学中微课设计与开发的要点。一、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微课部分英语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会走入一个误区,即教师用五分钟的时间匆匆讲述理论知识,比如他们会讲述  相似文献   

5.
微课程是一种以3-5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元的微型课程,它以微视频为核心,并辅以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测评、学习反思等教学支持服务,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半结构化等特点。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工学矛盾普遍突出,微课程的即时性、交互性和针对性能够很好地满足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广播电视大学在系统结构、办学、学习群体等方面的先天优势为微课程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对远程开放教育的微课程,提出了一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一、微课程的特点及分类"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聚集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有以下特点:容量小:一个课程仅围绕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时间短:教学视频一般不长于10分钟;自足性:一个微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具备完整的教学设计;基元化:不能再分成小的单元;易传播:适合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按照课程所体现的内容,分为理论讲授型微课程,内容适  相似文献   

7.
<正>在微信、微博、微电影盛行的微时代,微课也出现在教学中。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音视频)。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微课时间短(510分钟),内容少(只讲解一个知识点)。如何制作微课呢?我认为要做到有声有色,因为学生学习微课主要通过听和看的方式。一、制作有声微课制作有声微课要求教师利用自己的语言、语速、语调和背景音乐等,从听觉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辅导效果。教师录制微课一定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微课视频中的声音只能是授课教师的声音和背景音乐。(一)教师语言无论微课的呈现形式多么新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子类专业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教师示范教学只能照顾到周围的部分同学,示范教学不能起到全面性的效果,然而教师示范引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文中提出了《传感器技术应用》项目化的微课程开发方法,将项目中关键的知识点、技能点、重点、难点做成微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大大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师示范教学效果。文中详细阐述了微课程项目化的内容设置、项目关键能力点的提炼方法、微视频制作内容的选取、设计和制作。  相似文献   

9.
李倩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52-53
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计算机"是现代职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说计算机教学始终要有一种"时尚感"和"前卫"意识。针对当前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意识,在教学设计与课程规划的创新上要把握好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课时比例,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互动,教学设计与课程规划的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微信、微博、微电影盛行的微时代,微课也出现在教学中。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音视频)。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微课时间短(5~10分钟),内容少(只讲解一个知识点)。如何制作微课呢?我认为要做到有声有色,因为学生学习微课主要通过听和看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实现三位一体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根据新的教学技术、教学目标、课程和教育研究更新教师的技能、态度和方法,使教师能吸收课程或教学实践方面的主导性革新;开发和运用课程和教学实践方面的新策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逐步推进,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微课,是一种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的资源,是一种面向"学"的资源,也是一种符合学习规律的资源。本文首先阐述了微课特点和分类,中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特点,以Flash补间形状动画制作微课为例,论述微课制作要点及具体实施办法,并将微课教学环节运用到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以提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质量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在课堂环节的展现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改进微课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由此总结出微课设计需要注意的六种技巧。  相似文献   

13.
正微课来了,而且来势凶猛。对于微课,目前国内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解:一是指微型课程,一般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二是指教学资源,即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及相关教学资源。在我看来,微课首先是一种特殊的课程,既然是课程,就应该在相应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  相似文献   

14.
李小静 《学子》2014,(5):6-7
正随着各地学校的信息化迅速发展,许多人竞相对"微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何为"微课程"?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具体而言,"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在对微课程进行初步的学习并尝试后,我对微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很多课堂教学搬到了网络上。目前,网络课程、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教学形式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些教学形式都要涉及制作内容广泛多样的教学视频,在教学视频制作中我们要把握各种教学环节,其中准确清晰地表现教学中的音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微课,又名微课程,是相对常规课来说的一种微小的课程.授课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在我国,微课的概念是由胡铁生率先提出的,在他看来,"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制作不存在技术上的壁垒,决定微课的成败应该是教学设计.微课面对  相似文献   

17.
施庆丰 《成才之路》2022,(2):133-135
基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融入情感教育内容.情感教育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与所学内容产生情感互动,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应用案例教学法、小组探究法、故事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实现课堂组织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学校、教育企业和教育研究机构认识到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开发、应用和研究微课的热潮。笔者认为,微课不仅是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更应该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形态。微课的制作不仅足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T作,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低年级拼音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具体教学中引入微课技术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时尚追求。微课助力拼音教学具有先天优势,其引导效果非常显著。教师要在微课制作、投放、解读、训练、应用中进行创新实践,探索微课拼音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项目教学法突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任务背景下,学生利用技术资料,通过讨论、协作等方式开展学习。微课是播放长度只有几分钟的一段教学视频,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学习目标明确等特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将微课运用于项目教学中,能够使探究学习更好地贯穿于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