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丽群 《考试周刊》2014,(25):75-75
预习是为了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复习则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重新领悟一遍,在再次领悟的同时,能够得到新的启发。由此可以看出,预习与复习于学习而言,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预习与复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高三数学复习课中,预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课前预习效果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对知识的总结来提高预习的效率;应注重课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要精选习题,查漏补缺。  相似文献   

3.
4.
王慧明 《江西教育》2003,(23):22-22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每个数学教师一直都很重视,也想了许多办法,但往往因缺少一种可持续、可物化的形式而时断时续,学生预习也只是翻翻看看而已。这样,难于让学生自觉而认真地做课后的习题以及预习习惯的养成。课后复习,学生则依赖教师的整理,自主学习的热情不高。一年多来,笔者尝试让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预习中的难疑问题以及整理单元知识内容、反思单元测验的相关情况,从而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一、数学日记的种类1.预习日记。上新课前,教师要浏览前一天布置的学生预习作业,学…  相似文献   

5.
6.
在正式接触新课内容之前,预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当前的数学学习中,存在着缺乏良好的课前预习方法、预习任务布置不明确、预习检测与评价不足等现状,亟待改进.为此,文章将基于这几点初中数学预习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改进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学定教需要有效的预习作为支撑,有效的预习离不开精细化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中,从知识、能力与数学认识三个层次提供预习指导,可以让学生的预习变得精细化,从而为有效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柯晓伟 《考试周刊》2014,(82):76-77
教师在教学新的教学内容前,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觉主动地对新的内容进行查阅资料、浏览、了解,这样的自主学习过程被称为预习。教师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如布置简单有趣、循序渐进的作业,可以机动掌握时间和各类方法,增强检查效果,使学生达到预习的目的,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预习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影响都很大。文章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预习进行探讨,从注重初期预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预习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注重预习的交流和探究等几个方面论述重视预习,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体会,以期共享。  相似文献   

10.
李超 《考试周刊》2013,(3):74-74
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是学习个体的一种独立探索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一个好办法。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预习的策略,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树立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的预习观;以课堂知识的先行组织者为预习内容;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预习目标;课上对学生预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探究学习理论下的数学复习课预习策略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文章首先分析了预习的理论基础,在阐述了数学复习课中开展预习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究学习观下数学复习课的预习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倡导"先学后教",注重学生的先学,是提高课堂质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的主要途径。先学,应改变简单的看教材、做练习的单一模式,应加大探索性预习的力度,有效指导学生探索性预习。  相似文献   

13.
任升录 《数学教学》2004,(12):F002-F002,1,2
课堂教学是决定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好坏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教师再能够对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两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得到更好的保证.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教师布置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并对作业进行批改,也适当安排一些答疑时间.然而学生的预习效果怎样?复习中有哪些普遍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学生如何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下,教师应该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初中数学的学习质量,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课前的预习,有效的预习应该是和精细化的要求密切相关的,所以本文就以实际课堂作为对象,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精细预习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数学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预习是建立高效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预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服务的,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佳途径。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预习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呢?笔者结合实践教学总结得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步骤地实施下去。就此,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预习是为知识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复习则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因此,复习和预习的重要性都显而易见。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从课后复习与预习的重要性入手,就课后复习和预习的小技巧加以论述,旨在帮助初中生将预习和复习的功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为,初中数学教学应从抓学生课前预习入手,形成习惯,并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学生课前预习与习题练习相结合在课堂教学时,笔者经常有意识地结合新课内容先挑选二三道题目让学生自己先做,使学生的预习不仅仅停留在看一遍书上,还能围绕例题着重多看几遍,以便完成习题。例如在讲授三角形一章时,我预选了一道题目:求由长度分别为3cm、6cm、2cm的三条线段所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不少同学很快就得出答案:其周长为11cm。我拿出预备好的长度分别为3cm、6cm、2cm的三条细绳,演示给同学看,这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  相似文献   

19.
张士川 《考试周刊》2011,(81):76-76
课前预习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外,还能帮助学生分辨课堂中的重难点。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初中数学学习中预习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存在着基础知识的差异、接受能力的差异,在教学上如果用"一刀切"的办法,会造成一部分学生感觉"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又‘吃不了"。对优生而言,内容简单缺乏挑战性,使得优生在总复习之后还保持原有水平,可是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却毫无效果,最终造成优生、学困生都顾不到,复习效果也不好。所以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由此分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