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方缓开车进正马是一种古老的布局方案,远在距今约700年前宋朝陈元靓编《事林广记》已有记载。明朝朱晋桢辑《桔中秘》二卷第七局粗谈此阵(因第4回合红走过河车主攻方向失误而消沉)。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兴,80年代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一些精彩多变的定式和变例,也是特级大师王嘉良和黑龙江棋队偏爱的布局之  相似文献   

2.
最早的中国象棋谱,我们已经发现宋谱,在《事林广记》这部百科全书里即可看到。它与现代的中国象棋体制相同,局数虽少,却十分珍贵。那么,在唐代以前尚未定型的中国象棋是否有棋局传留下来?笔者不揣浅陋,试谈点滴小考证,并就教于专家与同好。据《北周武帝纪》载:天和四年(公元569),帝制“象经”成,殿上集百僚讲说。唐欧阳洵《艺文类聚》及宋李昉《太平御览》也记载“周武帝作象戏”。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游泳史料拾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游泳史料,最为零星少见。郭希汾《中国体育史》序例:“泅泳一事,类皆渔父舟子之所习,惟其知识梼昧,虽知而不能言,往籍无徵,蒐讨綦难。”在该书第八编《泅泳》中,开宗明义,就说:“吾国古时各种之运动术,其制度源委,犹可稽考,惟泅泳一事,最无系统可寻。”该编第一章《古时之泅泳家》,只有两页,仅列蓄丘诉(《韩诗外传》),古冶子(《晏子谏下篇》)、周处(《晋书周处传》)、邓遐(《晋书邓岳传》)和周文育(《南史周文育传》)等五人。第二章《古时之水戏》也不足一页,他说:“古时关于水戏之事亦甚少,择其与休育有关者,凡得三事:“竞渡……。射鸭……。水秋千……。”《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九辑,温仲华《我国古代的游泳》一文,虽引用了郭希汾《泅泳》文中各条史料,亦仅得三页。其搜集游泳史料之艰难,可以想见。  相似文献   

4.
垂钓谣     
南宋后期诗坛上出现了一批江湖诗人,临安的书商兼诗人陈起将其诗文刊辑成《江湖集》,遂得名为“江湖派”诗人。其中有位经历典型、诗负盛名的戴复古(1167-1252),字式之,号石屏,浙江黄岩人。幼孤失学,长而愤读,平生浪游江湖,酷嗜山水,走遍江南山巅水涯。自述“狂游四海,一向忘家”,结交诗友数百。晚年隐居故乡。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等。  相似文献   

5.
围棋十诀     
1、不得贪胜2、人界官缓3、攻彼顾我4、弃子争先5、舍小就大6、逢危须弃7、慎勿轻速8、动须相应9、彼强自保10、势孤取和 “围棋十诀”相传为唐代棋手王积薪、宋刘仲甫等所作,最早见载于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标题为“象棋十诀”。从内容来看,确实是象棋理论的总结,此十诀后来被围棋界借用,一字不改,由此产生了种种问题。 以下分析“转棋十诀”先是总结象棋的理论,之后顺便说说对围棋适用和不适用的地方。 1、不得贪胜:此诀论象棋争胜战略。象棋和棋概率高,求和比求胜容易,与其过分求胜而致败,还不如先求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6.
第八节 慎勿轻速 "慎勿轻速"这条要诀,有多种解释。相传"十诀"最初为唐朝国手所著,当初他们所说的"慎勿轻速"的真正含义,现在已无从考证,所以很难将其解释得准确无误。另外,"轻"字在泰定本的《事林广记》中又作"欲"字,即"慎勿欲速"。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解放区新中国邮资的研究计划是分阶段进行的,此前已发表了《山东解放区邮资沿革初探》(《华东地区集邮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第一辑)和《新中国国际邮资》(山西《集邮报》1993年有关各期)。本文就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足球的历史很悠久,一直沿着竞技和娱乐这两种活动形式发展着。到了宋朝,娱乐性的足球活动日趋鼎盛。南宋时开始出现了一些有关介绍这类足球活动的专门文献。现存的主要有四部,其产生年代大致是这样:1.《三锦》,产生于南宋后期,见南宋末元初陈元靓《事林广记·续集·卷七》;2.《戏球场科范》,产生于明朝前期,见明陈继儒《万宝全书·卷十八》;3.《蹴鞠图谱》,产生于明朝,撰者汪云程,见《说郛·卷一百一》;4.《蹴鞠谱》,产生于明朝后期,见《光览壶丛书  相似文献   

9.
《清平乐·六盘山》词(以下简称六盘山词)写于1935年10月,是毛泽东即将到达陕北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前翻越六盘山时所作(一说是在是年12月写于瓦窑堡)。这也是毛泽东在长征中写的最后一首词。六盘山词最早刊登在1941年12月5日上海出版的文学刊物《奔流新集》第二辑《横眉》上。该刊以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市集邮总公司、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制作出版的《中国邮票大全》(第一辑)、VCD版金碟和多媒体CD-ROM版金碟日前发行。这是上海首次采用光盘形式发行的“中国邮票”史料。 《中国邮票大全》(第一辑)收入了1949年到1997年新中国的全部邮票图案和相关资料(志号、名称、发行量、发行日期等),数据翔实,史料丰富,达到比  相似文献   

11.
2004年7月3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神话——八仙过海》小型张1枚。此前,台湾邮政部门于2003年6月12日发行《八仙过海邮票(上辑)》1组4枚;又于2004年2月25日发行《八仙过海邮票(下辑)》1组4枚,并分别由台湾台北的三重、新竹、嘉义、台南四地邮政部门先后联合制作极限明信片1套8枚。这两组绘画极限片绘制精美,色调古雅,风格独特,三要素配合和谐,是值得收藏的一套佳品。现分别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2.
《武当》2013,(6):9
《当代武林名家大典(第一辑)》于2012年4月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后,在武术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了进一步开发中国武术人才资源,也是为了替广大武友提供相互交流,展示技艺的宽阔平台,更加科学、精准、全面地展示当前的武林形态,进而促进武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我们将秉承《当代武林名家大典(第一辑)》的编纂宗旨和方法,进一步拓展武林人物的收录范围,决定编纂出版系列丛书第二辑《当代武林英杰大典》,热忱欢迎符合条件的广大武术界同仁积极参与。有关事项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宋·调露子《角力记》问世于公元九世纪后期,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角力专著,也是我国体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体育史论著。 《角力记》在清之前,未见镂版,但转展传写舛误几不可读。至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由仁和(今杭州)人胡珽辑入《琳琅秘室丛书》并附《校(讠为)》刊行于世,后遭战乱而散失。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会稽(今绍兴)人董金鉴又用活字翻印,并撰《续校》。  相似文献   

14.
棋书鉴赏     
《棋艺(象棋版)》2011,(12):76-76
《象棋最新战术精华》作者:梁文斌大师定价:第一辑22元页码:330页第二辑25元页码356页第三辑28元页码320页邮购电话:13654652434QQ:459430050简介:本套书(第一辑2009年12月至2010年上半年第二辑2010年下半年第三辑2011年上半年)取材于各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20,(6)
正在北京画院出版的《齐白石研究》(第三辑)中,看到一篇北京画院研究员、理论研究部主任李晓的文章《传齐白石早年工笔草虫册辨伪》,笔者对她的看法深表赞同。作者提到的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齐白石全集》第一集中的早期《工笔草虫册》(图1),确实是彻头彻尾的赝品。特别是其中的金农体题记,并不符合齐白石1908年的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16.
唐豪同志在《试考我国隋唐以前的马球》一文中认为,曹植的《名都篇》是“我国古代马球的一首史诗”(见一九五七年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国体育史参考资料》第二辑)。二十多年来,这似乎已成定论。如王增明同志的《关于马球发源于波斯的商榷》①和李松福同志的《我国古代马球是唐初从波斯传来的吗?》②两文中,关于《名都篇》某些诗句的解释都  相似文献   

17.
2006年9月6日《中国文物报》就CCTV首届全国赛宝大会上获得金奖的南宋画家苏显祖(款)《风雨归舟图》,分别刊发了沈白先生《〈风雨归舟图〉上的诗与书》和王志军先生《风从何来舟往何去——南宋苏显祖款〈风雨归舟图〉真伪辨》两篇质疑文章,窃以为,沈、王二位先生的文章的刊发,可能不仅仅是对该图真伪的考证,在某种意义上抑或也是对专家、媒体的考量。  相似文献   

18.
集邮品信息     
集邮联 《20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纪念册》纯金纯银仿真邮票辑,24K镀金仿真邮票辑(10.12)。 中国集邮总公司 中国邮政特快专递庆香港回归创优质服务活动纪念封(6.16-8.15),YZ1外交部新办公楼落成折、封、张(6.20)。 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塔正式对外开放3周年纪念电视塔观光门票明信片(10.1)。 天津 平津战役纪念馆落成封(8.1),毛主席视察正阳春烤鸭店39周年封(8.13),国旗颂大型展览封(9.6);蓟县:普29-1《万里长城》黄崖关图邮票首日封(9.1)。  相似文献   

19.
邮票对原作的移位中国画《洛神赋图》(宋摹本)、《韩熙载夜宴图》(南宋摹本)均为长卷,搬上邮票时根据分割票图设计需要,对画面上的有些人和物的位置,作了移动。图9为用  相似文献   

20.
《上海集邮》2004,(6):5-5
2003年9月30日发行的《图书艺术》邮票一套两枚,是我国与匈矛利联合发行的特种邮票。 《图书艺术》邮票第一枚主图是我国宋刻本《周礼》,此书为南宋(公元1127—1279年)福建建阳书坊所刻,刻印精美,图文并茂,反映了宋代的版画艺术和雕本印刷的高超水平。邮票背景是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古代藏书楼——天一阁(建于公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