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参加 1999~ 2 0 0 0、2 0 0 0~ 2 0 0 1年冬训的我国优秀青年女子篮球队 5 8名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共 10项指标的测试 ,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 ,制定了我国优秀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评分表 ,并建立了数据库及计算机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2.
以参加 2 0 0 3年全国少年女子篮球比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对其身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当前我国优秀女子篮球后备人才在身高方面已达到较高标准 ,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一定差距。据此 ,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第29届奥运会男篮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年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及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男篮运动员身高和体重的发展更加协调,高大强壮是现代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特征;高水平的男篮球动员年龄跨度较大,但成熟的运动员集中在25-29岁之间;不同位置上的男篮运动员年龄呈现一定差异;组织后卫是所有位置中年龄相对比较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1999年-2002年全国传统项目篮球学校比赛中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运动成绩进行研究,并对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和运动成绩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少年女子篮球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和关键因素,为少年女子篮球科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女篮后备人才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1999年和2000年参加体育总局冬训的58名优秀女篮后备人才进行了身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方面的调查分析。目的在于找出影响我国女篮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后备人才的身高已基本内备亚洲乃至世界强队水平,部分身体素质尚待提高;篮球基本技术已初步完善,但个别运动员存在技术粗糙、动作不规范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实验法分析我国青年男篮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与运动技术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为优秀篮球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我国青年男篮运动员整体状况一般,但处于生长发育期,仍有发展空间;克托莱指数与身高、体重、伸臂高均呈正相关,而体质指数与体重显著相关,与身高无线性关系;伸臂高与运动技术水平正相关,身高、体重与三角移动负相关,与下肢爆发力、力量素质及速度素质正相关,纵跳、摸高与伸臂高正相关,而与投篮、运球、脚步移动等技术呈负相关,且大部分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间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是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的重要时期 ,此时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训练是我国篮球训练工作中一件十分重要而具有战略意义的长远任务。通过对 2 0 0 3年参加全国少年篮球比赛的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测试等数据统计与分析 ,目的在于发现问题 ,为改进我国少年篮球训练工作提供参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振民 《体育学刊》2005,12(4):118-121
运用数理统计法、合成鉴标法等研究并确定了反映辽宁高校男篮运动员训练水平的9项检查性指标,这些指标能客观地反映当前辽宁高校男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与心理特征水平.并研制出可用于评价辽宁高校男篮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心理特征和运动训练水平及其发展均衡程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 1999年参加全国少年甲组男子篮球比赛的 2 8名特高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测试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通过对少年甲组男篮特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现状的调查分析 ,得出结论 :特高运动员在行进间控制球能力、快速灵活的移动能力及完成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方面急需加强 ,无氧状态下的专项耐力素质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了针对特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机能特点 ,采取全面提高专项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训练水平的科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我国少年男子 ( 16~ 17岁 )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运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 ,以期为教练员更好地控制运动训练过程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依据 ,有助于教练员建立运动员训练档案 ,为运动员的选拔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 ,本文所选用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测验指标能全面反映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训练水平 ,所制订的测试成绩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价模型经初步应用和验证 ,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可用于评价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广州亚残运会男子轮椅篮球赛中国队与对手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的罚球命中率、投篮、助攻、前场篮板球和失误上与对手有一定的差距;应加强中国球员身体和技术的高强度攻守对抗训练;提高个人防守的攻击性、整体的协作性;注重外线球员的培养;提高攻守转换速度;加强与欧美强队的比赛交流,提高轮椅篮球联赛的比赛质量,为我国轮椅篮球运动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测试法、技评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已接近世界强队水平,身体素质已达到或接近我国成年队水平;篮球基本技术已经初步完善,个别运动员存在技术粗糙、动作不规范等现象。认为,应加大科学化选材力度;改进专项耐力素质训练方法;树立苦练基本功的指导思想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Q型聚类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并对11项聚类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世界篮球格局依然维持着欧美争霸的局面,欧洲篮球迅速崛起,美国队优势不再明显,中国队进步显著;即拥有良好单兵作战能力,同时具备团队协调配合意识,技术全面,战术清晰,集体作战,快速、高对抗是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增强防守攻击性,提高整体攻防配合能力,加强身体对抗强度是中国男篮面临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以2009年全国U15少年女子篮球比赛12支省地代表队参赛运动员为样本,对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基本技术进行测试和评价,了解我国现今女子篮球后备运动员的大致状况,比较各支代表队在相关测试指标上的差距,分析结果可供制定我国女子篮球发展战略,为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选材和制定选材方法及训练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影响基点校篮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讨黑龙江省基点校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推动黑龙江省中学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篮球后备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会上的攻防技术统计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身高优于对手,但队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仍处于劣势;在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存在投篮次数的不足的问题,特别是3分球投篮数与对手差距较大,助攻能力上与对手的差距也较大;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在盖帽、抢断技术上与对手差距不显著,而篮板球总数上具有显著性差距。并对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中国篮球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宏远男子篮球队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其迅速崛起的原因深入分析.研究认为,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初露锋芒、实力提升和接连夺冠三个阶段.崛起原因是:具有符合市场规律的运作与管理制度;先进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高度重视教练员的选拔与培训;良好的福利保障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快速提高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球队的科学训练化水平和培养更多的篮球后备人才,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借鉴美国NCAA球队的先进理念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球队的科学化训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球队科学化训练的前提是对专项特征的再认识,科学化训练的关键是训练质量的保证,科学化训练的保障是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运用。建议提高CUBA篮球队科学化训练水平的出路在于四个方面:一是CUBA教练要建立自己的篮球哲学;建立大训练观的执教理念——重视场内外一体化;继续加强国际交流的发展战略;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投篮总投次、2分球命中率、抢进攻篮板球、突破和助攻等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加强专项体能训练;注重球员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提高其规范性和实效性;多同世界强队进行交流,强化队员的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为主要事例,对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职业篮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新途径和主渠道;影响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主要因素有政策与制度因子、社会经济因子、教练员因子、科技因子、观念因子;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设有比较完善的培养体制,有较充足的资金保障,全国选材,运动员的待遇好,专业化训练程度及比赛频度较高,能达到"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结合双赢的效果;但对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不够重视,教练员大多还是以经验进行选材和训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电子设备进行训练的监测和控制方面的能力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