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照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中的实验方法做“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化学反应原理是:3Fe 4H_2O△Fe_3O_4 4H_2),由于实验过程中硬质吸管极易炸裂,而  相似文献   

2.
我在讲“硫酸的性质”时注意到:学生做“浓硫酸与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这个实验时,都观察到“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变蓝”的现象。这证实了学生已有的知识: Cu+2H_2SO_4(浓)(?)CuSO_4+SO_2↑+2H_2O 同时大部分同学也都注意到:铜片上有黑色物质生成这一异常现象。由于学生无法解释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11)
一、原理的比较旧法制氧:2KClO_3(?)2KCl 3O_2↑或2KMnO_4(?)K_2MnO_4 MnO_2 O_2↑新法制氧:2H_2O_2(?)2H_2O O_2↑二、反应条件的比较从反应的条件看,旧法制氧中需要加热,既浪  相似文献   

4.
有些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很难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例如,上海市有一道化学高考题,要求配平:C_3H_5N_3O_9—N_2+CO_2+O_2+H_2O,因硝化甘油(C_3H_5N_3O_9)中的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所以用化合价升降法来配平就难于下手。如果用“一改、二拆、三扩大”的配平方法,就不难解决。  相似文献   

5.
无机化学中,在介绍 H_2和 CO 这两种可燃性气体的还原性时,是以它们能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例进行说明的。其中 H_2还原 CuO 的实验是先通入 H_2,待试管中的空气完全排除后才能加热 CuO,原因是 H_2与空气中的 O_2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爆炸。而 CO 还原 CuO 的实验却先加热 CuO,然后再通入 CO,这样并没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在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提出,H_2和 CO 都是可燃性气体,为什么在同样条件下 H_2和 O_2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而 CO和 O_2的混合气体却不会发生爆炸呢?对这个问题应该从混合气体爆炸反应的机理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考化学常考的考点,其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都是同学们今后化学学习的一个基础。现将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作如下比较。一、反应原理的比较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_4(?)K_2MnO_4+MnO_2+O_2↑)2.过氧化氢(?)水+氧气(2H_2O_2(?)2H_2O+O_2↑)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KClO_3(?)2KCl+3O_2↑)  相似文献   

7.
化学方程式是用分子式来反映客观的化学反应的简单记述,它必须是如实的.然而,学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1.不配平化学方程式:H_2+O_2(?)H_2O;2.为了配平而随意改动其中的分子式:H_2+O_2(?)H_2O_2;3.不注明反应条件: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只写了2H_2 + O_2=2H_2O.我们必须向学生讲清楚上述三种错误不是简单的计算错误.因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就是在“量”的方面没有如实反映客观的化学反应,就是违反了“物质不灭定律”.2.为了配平而随意改动其中的分子式,是在“质”的方面没有如实反映客观的运动变化.上述的错例中,把生成的水歪曲成“双氧水”,量的改变导至了质变,违反了实验事实.3.不写反应条件就是忽略了外因的作用,这同样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许可的.问题出在学生身上,但原因却应从教的方面去检查.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如能注意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学月刊》1986年第2期,介绍下列反应方程式的快速配平法:1、NH_4HSO_3(?)(NH_4)_2SO_4+H_2SO_4+H_2O+S2、NH_4ClO_4(?)H_2O+Cl_2+O_2+N_23、HClO_3(?)HClO_4+H_2O+Cl_2+O_2并且还举出另外三个反应式也适用同样的方法来配平。配平的方法基本上是代数法。通过未知数的求解而确定系数。产物的种类越多,未知数也就越多。象这些反应,还可以不用代数法,而用普通的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稍加以改变的“拆开与组合法”进行配平。更为简便。具体步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据笔者调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中的演示实验“铁和水蒸气的反应”绝大多数的教师没有做,顶多拿装置给学生看看。问其原因,说这个实验用时长、不易操作并且成功率低。这些老师的回答是正确的,整个实验需要10多分钟,需要先把还原铁粉加热到红热然后通水蒸气还要控制水蒸气的量,  相似文献   

10.
一、记原理实验室一般采用下列原理制取氧气: 氯酸钾 催化剂 加热 氯化钾+氧气 (KClO_3) (KCl) (O_2)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_4)(K_2MnO_4)(MnO_2) (O_2)二、知装置 实验室制取O_2的反应物是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应采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分析图2装置错在哪里?这样装置会产生什么后果?  相似文献   

11.
<正> 草酸,化学名:乙二酸,结构式:HOOC-COOH,是一种有机二元羧酸。目前在大中学教科书以及一些化学文献中均报导其具有还原性,而且均表现在浓硫酸(H_2SO_4)作用下可使高锰酸钾(KMnO_4)溶液褪色。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H_2C_2O_4+2KMnO_4+3H_2SO_4=10CO_2↑+K_2SO_4+2MnSO_4+8H_2O而在其它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能否与其它氧化剂发生反应均无报导。另外草酸具有还原性的根本原因也未见报导。为此,笔者就其还原性能的强弱以及其使用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实验测试。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浓盐酸作用于强氧化剂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其反应是: MnO_2+4HCl(?) MnCl_2+Cl_2↑+2H_2O 2KMnO_4+16HCL(?) 2MnCl_2+5Cl_2↑+2KCl+8H_2O 笔者用这两种方法制取少量氯气,并用产生的氯气在不同条件的碱液中发生歧化反应,制备次氯酸钠溶液和氯酸钾晶体。通过实验对实验室制备氯气的上述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对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进行了有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用纯氧气经导气管通入装有浓氨水(O、p)的玻管中,用烧红的铂丝插入玻管内点火,控制氧气流量即可产生氨氧爆鸣,说明氨气虽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能在纯氧中燃烧甚至爆炸。 4NH_3+3O_2=2N_2+6H_2O若在小试管中加入少量Na_2O_2(黄豆大小)后,滴入数滴浓氨水,再插入红热的铂丝可作为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制氯气常用加热办法制备,反应式: 4HCl+MnO_2(?)MnCl_2+Cl_2↑+2H_2O 此法需用仪器较多,操作不慎,容易使氯气向外扩散,污染空气。这样对实验人员危害极大,为解决这一矛盾。现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取:6HCl+KClO_3=KCl+3H_2O+3Cl_2↑,此反  相似文献   

15.
铜盐和铅盐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常用药品,现介绍用空气氧化的简易制法: 硫酸铜铜在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能与硫酸起如下反应: Cu 1/2O_2 H_2SO_4=CuSO_4 H_2O 工业上把铜和稀H_2SO_4加热到70-80℃,通入空气,生产CuSO_4·5H_2O。在常温下,反应速度较慢。把从废导线中取得的铜丝及2M稀H_2SO_4溶液,放入大烧杯或大磁碗里,酸液的高度约为铜丝  相似文献   

16.
通常,在一个密闭的体系里,发生放出气体的反应,其体系内的压强应该是增大的;然而,若利用NO与O_2反应生成NO_2等的性质,则可以产生在密闭体系下发生放出气体反应而缩小压强的情形。 1、实验目的 (1)使学生加深认识一组系列反应:Cu与稀HNO_3,反应;NO与O_2反应;NO_2与H_2O反应; (2)使学生掌握放气反应的负压现象; (3)对学生进行逻辑知识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 2、实验原理 (1)3Cu+8HNO_3(稀)=3Cu(NO_3)2+4H_2O+2NO↑① 2NO+O_2=2NO_2 ② 3NO_2+H_2O=2HNO_3+NO ③ (2)在密闭体系内预留适量空气或氧气,控制反应①产生NO的量,反  相似文献   

17.
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后的产物是什么?有资料明确指出“把五氧化二磷粉末放入盛有冷水的试管里,它们很快反应生成偏磷酸P_2O_5+H_2O(冷水)=2HPO_3,再把五氧化二磷粉末放入盛有热水的试管里,它们的反应更加剧烈,生成物是磷酸F_2O_5+3H_2O(热水)=2H_3PO_4”。  相似文献   

18.
Na_2O_2是“碱金属”一章中的难点,同时又是考试的热点,在解答有关Na_2O_2的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四点。一、反应原理的重要性2Na_2O_2 2CO_2=2Na_2CO_3 O_2↑2Na_2O_2 2H_2O=4NaOH O_2↑2Na_2O_2 4HCl=4NaCl 2H_2O O_2↑这几个反应看起来不难,但很重要,在各种不同层次的考试中,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反复考查。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对这几个反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其重要性应落实到这几个反应的具体应用上,通过具体  相似文献   

19.
硫代硫酸钠与盐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Na_2S_2O_3+2HCl=2NaCl+SO↑+S↓+H_2O 这个反应是不是歧化反应呢?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制甲烷,通常是用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并掺入一定量的其它物质,如:碱石灰、二氧化锰、二氧化三铁等,在加热条件下完成的.CII_3COONa+NaOII掺入物/△ CII_4↑+Na_2CO3在这个实验中,还伴有许多副反应发生.就已知的事实,依据反应产物,有许多文章已列出了相应的、尽可能的反应方程式.但这些副反应都不能完满说明笔者所做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