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曲 《初中生》2007,(12):10-11
我一直为自己的浅陋而苦恼。小时候,虽然也读过诸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类的句子,但并不懂深意;读过几本《作文通讯》、《儿童文学》、《小溪流》之类的刊物,至于名著就只翻过几遍《红楼梦》了。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冷冉与《大连教育》有不解之缘,从《文教通讯》到《大连教育通讯》,直至《大连教育》发展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3.
宁君健 《初中生》2010,(2):56-57
江苏省泗洪县淮北中学雨凝文学社创办于1991年。社报《雨凝》已出168期。文学社社员在《名作欣赏》、《语文月刊》、《语文报》、《语文世界》、《作文通讯》等80多家报刊上发表作品500余件,200多人次在国家、省级作文大赛中获莫。《语文报》、《名作欣赏》、《中学生》等30多家报刊曾辟专栏介绍。  相似文献   

4.
《哈姆莱特》的阐释多为近现代自然主义戏剧观所囿,因而在阐释与批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而如果在1601年的英国基督教化与中世纪英国宗教戏剧的语境中解读《哈姆莱特》,则可以看到:剧本表现的是一个类基督教圣徒成长的心路历程,并且在《哈姆莱特》与《圣经》的《新约》之间存在一种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5.
林比宏教授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3(6):F0002-F0002
林比宏教授(1960-),男,福建南安人。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2004年厦门大学物理机电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理学博士。20多年来一直从事高校物理学专业的教学工作及现代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理论和无线数字移动通讯的研究工作。主讲过《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电磁学》、《热学》等课程。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低温量子制冷循环的性能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和泉州市科技项目《OFDM—MIMO—STC技术在宽带高速多媒体数字移动通讯中的应用研究》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5年5月13日,骤雨初霁,和风怡人。《阅读》2005年通讯工作会议在南京西苑宾馆召开。这是《阅读》创刊后首次召开的通讯工作会议,得到了社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地通讯员的密切关注。江苏教育报刊社总编辑顾冠华,副社长孙其华,以及来自全省主要市县的通讯员等30余人汇聚一堂,大家从当前小学语文、英语教学改革的形势出发,围绕《阅读》的办刊工作和宣传发行工作,认真研讨,深入交流,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原始学历只有初中毕业的我,十几年前从民办教师起步,由一名普通小学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中学教管人员,并时有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杂志,如果说这些年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取得的进步可以称之为“成长”的话,那么,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得益的莫过于自觉并坚持不懈地“读书”和“教研”。  相似文献   

8.
1.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选自报纸。(《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注释说“选自《魏巍散文选》”,其实这篇通讯最早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报纸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体,它是以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散页的定期出版物。在当代中国,报纸又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重要信息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工具。阅读报纸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内容和生活的习惯。报纸一般在发表新闻消息的同时,还会发表评论、通讯以及学术、  相似文献   

9.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这是1924年梁启超赠送冰心的一副对联,映照出了冰心的人格和境界。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往事》,通讯集《寄小读者》等等,冰心以真情、真爱,写出真文,影响着一代代人。  相似文献   

10.
《逸周书》中的《武寤》篇是歌颂武王伐纣事迹的《大武》乐辞的第二乐章“再成而灭商”,即《宿夜》。《武寤》是诗歌,描写的是武王伐纣前夕的情景,与《书传》记载的《宿夜》的内容相同,而且《武寤》全诗18句72字,比现在已经确定的《大武》各乐章的字句都多,与《宿夜》在《大武》中的重要地位相当。  相似文献   

11.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名篇,论述的问题重大,却又驾驭轻松,从容利落,所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保留篇目,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新版语文教材也不例外地选用了《拿来主义》。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此前人教版教学参考书对《拿来主义》的文章结构分析就小有瑕疵,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这个问题上依然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2.
1999年3月4日的《文汇报》,曾发表陈子善的《生命的璀璨瑰丽》,文章将刊于1947年《京沪周刊》第1卷第27期的《谈生命》,视为冰心的佚作。此一说法,在中学语文教育界影响既广且深。然其底本,则是《寄小读者(通讯四)》(载1944年12月25日重庆《大公报》)。1945年1月30日,《新评论》第11卷第1号,即以《谈生命》为题,重刊通讯的主干部分。该文收入《冰心全集》后,又更名为《再寄小读者·通讯四》。四种文本段落、文字和标点多有出入。  相似文献   

13.
作品的情节、结构是为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服务的,但怎样布局谋篇,如何处理情节结构,也直接影响着人物性格的展示和主题的表现。因而,不同生活经历的作家,往往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经验,安排情节,结构故事,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孙犁和赵树理在处理情节结构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现以二人的代表作《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为例进行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4.
说“消息”     
曾庆鸿 《语文知识》2006,(12):17-17
“消息”最早的意思是“消减与增长互为更替。泛指生灭、盛衰”(《辞海》),如《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后用来指音信。汉’末女诗人蔡琰《悲愤诗》:“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这种用法在古代很常见。古代没有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人与人之间互通消息几乎全凭书信来往,所以如果很长时间没有接到亲友的来信便说“无消息”。如“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杜甫《梦李白》)。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语文》2011,(1):F0002-F0002
徐松,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居太湖之名城无锡,育市北之莘莘学予。三尺讲坛,二十春秋。左执笔,右看文;尚师德,静致远。任教至今,发文百篇。《浅谈新教材诗歌教学中的几个关系》《“只要有一点进步,那就是死亡”》《从“意象”的选择看〈再别康桥〉的“中国性”》等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另有个人编著《教学啐语》和《高考作文十讲》。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生物课程标准》的一级主题之一,同时也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中比较重要的一章内容。特别是“动物的行为”,不仅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而且也是学生容易产生兴趣的所在。关于动物行为的探究,在教科书中已安排了“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动物的绕道取食”、“蚂蚁的通讯”这样富有代表性的实验,很好地体现了现行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但是,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语第四册的第一单元,收入了鲁迅先生的《药》、莫泊桑的《项链》和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这三篇经典的小说,而且将本单元学习小说的重点定为小说的主题和结构,用意是明显的,设计是巧妙的。  相似文献   

18.
六月,花开的季节,满园飘香。可是,如何才能够在这美好风光之前积存最丰厚的养分来期待六月的艳丽绽放呢?我深深地感到,《招生考试通讯》是一份最给力的养料。  相似文献   

19.
《新史学通讯》由中国新史学会河南分会于1951年1月创办,1957年元月更名为《史学月刊》。建国初期,面临着马克思土义新史学普及与提高的任务,《通讯》即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这便决定了它的学术刊物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
《离骚》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它精巧的结构艺术密不可分。《离骚》的抒情结构主要体现在:“真境”与“幻境”的整体结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抒情艺术;《离骚》的抒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层层递进;贯穿全篇的对照手法;《离骚》在对照中抒情,在对照中表现真善美和假恶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