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吕亚慈 《考试周刊》2008,(53):237-237
本文从抗旱的生理机制、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变化和生长调节物质的代谢与抗旱性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植物抵御干旱反应的途径以及植物抗旱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植物次生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植物次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物的基本概念 ,以及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和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植物次生代谢基因工程在增加植物药用成分含量、改良植物的品质和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主要为萜类、酚类和含氮化合物。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对植食性动物的食物摄人、消化、代谢及生长繁殖的影响,或通过引诱植食性动物的天敌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侵害。本文介绍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对植食性动物化学防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植物在受到病原体、害虫等为害时,为对抗种为害,植物会采取防御反应,合成次生代谢产物就是其中的一条途径,这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植物次生物质的产生是植物化学保护的必然结果。本文论述了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种内和种间以及对植食性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作用,以期利用植物次生产物制成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可减少化学农药在环境中的投入和污染,有利于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促进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类植物保护剂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渗透调节及脯氨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调节是植物适应干旱胁迫的重要机制,也是植物抗旱生理研究最活跃的领域。脯氨酸作为植物渗透调节的重要物质,在植物渗透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渗透调节作用、植物体内脯氨酸的代谢特别是茶树脯氨酸的代谢变化、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合成途径以及干旱胁迫下植物脯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PEPCase在植物有机酸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在植物有机酸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EPCase推动植物体内三羧酸循环的顺利进行,调控果实有机酸的合成与转化,同时紧密联系植物体内的碳氮代谢.论述了PEPCase的生理特性和功能,及其在植物体内有机酸代谢中的关键作用,讨论其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同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8.
章青 《中学理科》2005,(8):45-48
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关于生物新陈代谢的内容包括:酶及ATP、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呼吸作用、动物三大营养物质代谢、C3和C4植物等内容。新陈代谢的各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容易综合,因此是高考中出现综合题频率最高的内容,正常情况下这些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最高。今年高考有关新陈代谢内容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植物抗病的物质代谢基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在其与痛原物相互关系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各种代谢途径在体内可以形成各种抵抗病原物有关的物质。这包括植物凝集素、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胼胝质、类黄酮和萜类植保素、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chitinease)和1,3-β-葡聚糖酶、病程相关蛋白和水杨酸等等。寄主植物细胞壁在感染病原菌后的木质化作用-木质素含量的增加是寄主植物抗性反应的一种特性,为阻止病原菌的进一步侵染提供保护圈。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A4H)和4-香豆酸-CoA联结酶(4CL)是苯丙烷代谢途径的关键酶。这三个酶的活性在植物体内的变化与植物的抗病性存在一定的联系。水杨酸的Mr小,适宜于植物韧皮部中的长距离传输,被认为是植物诱导抗性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0.
植物次生物质与植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其中有些化合物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称为初生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还有一些有机物质,如:单宁、苷类、有机酸、生物碱、香豆素、木质素、蒽醌等,这些物质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没有直接关系,通常认为是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称之为植物次生物质。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植物次生物质对植物的自我保护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昆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农药解毒与内源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解毒酶系之一,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目前有关昆虫GST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对农药的抗性机制及代谢解毒方面,但深入的分子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昆虫GST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课题组多年来对飞蝗GST的研究成果,着重从分子水平介绍昆虫GST基因对农药代谢解毒机制及其参与内源物质代谢机理的研究进展。对昆虫GST分子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昆虫GST的抗药性机制和生理功能的认识,发现新的分子靶标,为新型杀虫剂的研发和农林害虫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衡量机体能量代谢的指标,特别是对机体无氧代谢过程中评价的指标进行综述,使人们对机体的能量代谢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为体育锻炼和全民健身中运动强度与运动项目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为科学健身提供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是AS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利用中药合剂紫丹蓝和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进行分析 ,发现在运动与紫丹蓝的共同作用下 ,血TC、TG、LDL、APOB_1 0 0降低 ,HDL、APOAI和APOA/APOB比值升高 ,使脂代谢向着对机体有益的方向发展 .表明中药紫丹蓝和运动 ,可预防和延缓AS的发生、发展 ,二者相结合在调节脂代谢、抗AS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从HDL的代谢过程着手,分析有氧运动对HDL代谢中各个参与因素所发生变化的影响,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阐述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以期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葡萄糖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依赖性和非胰岛素依赖性葡萄糖代谢通路的多个环节发生了异常改变,阐明2型糖尿病葡萄糖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强度无氧间歇训练组,耐力性持续训练组,训练方式为强制游泳,研究长期训练后心肌功能和代谢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期高强度无氧训练与耐力性有氧训练对心肌的作用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的训练方式对心脏的影响不同,耐力训练可促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有氧能力提高;长期高强度无氧训练虽然能使心肌无氧能力有所提高,但却由于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尤以舒张功能下降出现得较早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跆拳道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成绩,为了更好的提高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机能及运动成绩,寻找新的训练方法。文章综述了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点及高原训练对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葡萄糖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依赖性和非胰岛素依赖性葡萄糖代谢通路的多个环节发生了异常改变,阐明2型糖尿病葡萄糖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有氧能力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有运动时的能量来源有三大途径,即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和糖的无氧酵解供能系统以及磷酸原系统.然而,有氧能力的高低反映了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能力,同时,也决定了运动员运动能力尤其是耐力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高低.对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运动能力之关系的回顾,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能量代谢的研究,寻求理想的有氧训练手段,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供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