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日本、韩国奥运会后体育政策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奥运会时代中国体育将如何发展是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不能仅仅满足给奥运会盖上"中国印",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金牌不代表一切,它只反映了一个国家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追求,是我们综合国力的体现.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和中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了什么,中国体育从观念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从体制到机制,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改变,对这些问题做出深层次的科学认识、研究、解释和说明,于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对比法等对日本、韩国、中国举办过奥运会的三个亚洲国家的体育政策与体育的发展方针进行详细分析对比,旨在为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政策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们每次搞奥运包括参加奥运,思想总体上是向外看,就像一个农夫要去收割了,这时候大家的眼睛是朝外看,不是朝内看。其实,“奥运”是一次推动全民健身(姑且用这个词)的一个好机会。奥运会也好,全运会也好,都应该是向里看。能不能用它带动我们民众的体育意识?能不能通过它来推动大家更热爱体育活动?这是奥运会的本意。奥运会本身不仅仅是比赛,它是使大家都参与,这个本质上的东西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奥运会四年一次,轮回型的,比如说田径,王军霞还上不上,如果王军霞不上,有什么人能行,如果不行,就议论纷纷,要打胜了还不错,要是…  相似文献   

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现象与中国体育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风靡全球,形成了一个以奥运会为主线,辐射扩展而成整体系统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华民族文化包容蓄纳了这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在以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为代表的中国体育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4.
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编者写在前面的话:“后奥运会时代的中国体育”(这个题目既指全球范围内后奥运会时代,又指2008年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不过,这里侧重指后者。)是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现在就应该关注的一个课题。显然,中国人不能仅仅满足给奥运会盖上“中国印”,还要清醒地思考2008年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中国人以及中国的体育事业留下什么?预见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从观念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从体制到机制,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会发生一个怎样的变化。因为,奥运会是带着一个从理念到主义,从规则到标准的完整体系到中国来的,我们的“绿色、科技、人文”奥运理念,同样是在奥运会“规范”下产生的,几乎不能有自己的选择。还因为,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国家与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国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对奥运会和主办奥运会在心态及认识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其受到的影响也可能会大相径庭。所以,对这些问题做出深层次的科学认识、研究、解释和说明,于21世纪中国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参照系,即1964年奥运会对日本体育发展的影响(汉城奥运会后的韩国也可以成为一例,但似乎不够典型)。比如说,中国人普遍的感觉是:日本在东京奥运会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大众体育蓬勃发展,而竞技体育的优  相似文献   

5.
奥运赛场的观众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型体育盛会是体育精神和人类文化的集中表现,2008年奥运赛场观众组织得如何,观众素养的高低以及赛场的文明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形象,甚至直接关系到奥运会的成败.以奥运为契机提高我国赛场观众道德,进而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道德素质有必要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精神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和对比其他国际赛事经验后认为:观众公共道德及比赛基本礼仪的赛场观众道德素质需要提高,从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完善体育组织建设以及提高观众自身道德素养等三方面来入手.  相似文献   

6.
当奥运会圣火伴随手拉手世界和平之乐熄灭之后,通过奥运精神的沉淀、推广和宣传,对人文素养、大众健康理念、健身意识、全社会文明程度的促进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我国通过举办2008年奥运会所体现出的奥运精神和奥运会蕴涵的丰富教育理念、文化价值、教育内容和素材将对中国学校体育带来的巨大影响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8年奥运会给中国和中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了什么,中国体育从理论到实践,从体制到机制,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改变,对这些问题做出深层次的科学认识、研究,于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对中国奥运会前后国家的体育政策与体育的发展方针进行详细分析对比,旨在为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政策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体育》2012,(6):110-110
“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先生的这句名言广为人知,人们还常常会举出“奥运休战”、南北朝鲜携手入场等例子来加以说明。而我想表达的是,对于每一位热爱体育的普通人来说,若能有意识地去领悟体育之道,它的智慧之光将足以照亮一条自我修行之路,而我们若能在启发心智的基础上“改变自我”,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9.
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大众体育迅速发展,国民身体素质显著提高。相反,竞技体育却日渐萎靡,呈下滑趋势,直至雅典奥运会才又东山再起,获得佳绩。这都绝非偶然,其中蕴涵着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政策、方针的倾向及体育的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日本体育发展历程的考察和分析,对我们2008北京奥运之后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后奥运时代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顺利结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加的趋向于全民健身计划和社区体育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国家走向体育强国,笔者结合我国奥运之后各位专家学者对于体育发展的趋势和新的目标和任务,从自身工作出发,就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1.
奥运体育建筑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形象工程,每一个奥运举办国都花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体育场馆的建设中。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现代奥运体育建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为奥运体育建筑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金手指点评     
2008年8月8日,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奥运会,这是对深爱着祖国的中华儿女最高的奖赏。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我们每一个人,总是要有一定精神支撑的,这种精神可以鼓舞我们奋发图强、战胜一切困难。让我们都来继承和发扬中国奥运精神,笑对人生,包括人生的一切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13.
《网羽世界》2012,(9):62-71
伦敦奥运已落下帷幕,本届奥运会注定令人终生难忘。对于羽坛众多老将而言,这可能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届奥运会,意义重大。于是,我们将铭记这届奥运会上的一些弥足珍贵画面,并收藏于心。当伦敦奥运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体育的精神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印人心。9月,VICTOR全国业余羽毛球双打混合团体邀请赛总决赛即将打晌,这将是一次为了业余球友准备的盛大聚会,更是奥运精神得以传承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期间国家倡导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将群众体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我国全民健身活动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如何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勃勃生机,造福我国民众,为全民健身做出新的贡献,是广大体育工作者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该研究旨在探索全民健身活动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实施途径的创新,重点探索青少年和中青年锻炼人群实施途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奥运是个大舞台,百余年来上演着一幕幕胜利与失败,欢乐与悲哀。时至如今,它并不像起初那样单纯和独立,更多的商业行为的侵入,使奥运会从体育的角度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商业进程。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以柯达为代表的第一批赞助商就已出现在奥运舞台上;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赞助商已被允许在奥运村推销产品由于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的争议,赞助商广告被清除出奥运赛场,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竞赛的主体地位;1960年罗马奥运会,赞助公司获权使用五环旗标志大规模推销非体育产品,这标志着奥运会,奥林匹克精神已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来为与体育无直  相似文献   

16.
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从某种意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北京奥运会转瞬即至。当务之急,必然是竞技体育的提高。然而,群众体育的普及却也不容忽视。体会“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真正内涵,使其协调发展,时体育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制定与实施新一轮奥运争光计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头十年,我们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发展机遇,将参加三届冬奥运和两届夏奥会,如何对这五届奥运会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把握好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契机,实现我国奥运史上新的突破,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一、总结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保证新一轮奥运争光计划从制定到实施都站在新的历史高点上回顾20年来我国竞技体育所走过的历程,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从1980到1992年的自然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奥运会的备战工作是以国家体育行政职能部门组织力量、参与竞争。因此,从组织体制上看,可以说是国家备…  相似文献   

18.
安全问题始终是所有奥运主办城市面对的核心问题.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各国家、地区的运动员和观众是构成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人员要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及其职能部门是运动员和观众的纽带,如何安全有效的把观众组织起来参与到奥运赛场气氛之中,并促使运动员在激烈而和谐有序的气氛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对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奥运观众安全问题的来源十分广泛,但社会各界对此并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笔者在分析北京奥运观众参与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奥运现众安全问题的类型和表现特征,提出了北京奥运观众安保的具体预防措施:建立北京奥运门票销售实名制系统;即制定北京奥运现场观众安保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奥运现场观众自身潜在的安全隐患;构建北京奥运观众安保应急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安奥运"的奋斗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让观众成为体育比赛的主体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2004年雅典奥运会已经落幕,2008年奥运会正向我们走来。雅典奥运会的成功经验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雅典的观众。尽管有人说这届奥运会的观众上座率不高,有些比赛场馆观众稀少,但我们要考虑到整个希腊只有1000多万人口,而奥运会比赛同时进行的有近30个体育项目,这些项目还有小组赛、预赛、半决赛和决赛,因此要求奥运会比赛场场爆满是不现实的。总的来说,雅典观众热情大方,文明有序,既有对奥运理念的深刻理解,也有对竞争激烈的现代竞技体育的欣赏,既表现了对本国运动员的热爱,又为所有在奥运会赛场上展示风采的各国运动员而喝彩,这是…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那时将使全世界人民的目光焦点对准北京。我们要努力实现现代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活动奥运会比赛的有机融合。在奥运会比赛的每一个赛场,都应该充盈着人文精神。赛场文化是“人文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奥运”的直接体现。奥运赛场上,中国体育观众将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从赛场展示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人的体育精神、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