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的随想     
我常想,能够独自一人, 到野外旅行,体验自然,品味自然,回归自然。自然是绿的,自然是纯的,自然是鲜的,自然是美的。我常想,能够到一片青山绿水中,漫无目的地,或者是走着,或者是坐着,或者是躺着,呼吸自然的纯绿色的空气,汲取自然的养分,吸取自然的独特的鲜活的美……我常想,能够有机会领略一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光,感受绿与红的搭配。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学史上,那些打动人心的作家,几乎都有独特的性情。他们用自己的性情和作品在世俗体系中,苦苦地挣扎,寻求心灵的超越。中国历史上的庄子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从自然到存在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自然必定是存在的,而存在的未必是自然的。这是一个起点到又一个起点的关系,是人的主观意志加入到自然中,相对与自然,必然产生的异化。这种异化被庄子无情的写出来了。  相似文献   

3.
自然拼读法是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工具,将其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自然拼读法识记英语词汇,体会高效学习英语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文章简单阐释自然拼读法的概念和应用价值,探讨将自然拼读法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是开放性的、形式多种多样,校本课程的创设、研制与发展也是基于学校所处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校本课程的建设有自身的建构进程和规律。是一个自然的进化过程。校本课程的建构要历经从学校课业规划到学生学业进展的自然建构,从学生学业进展到社区教育生活的自然建构,从社区教育生活到地方教育实践事业的自然建构,再从地方教育实践事业向学校课程美化事业的自然建构,这一课程进化的过程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基本取向。探究校本课程建构意义上的自然进化取向的意义.也在于期望获取校本课程发展规律的模式化启引。  相似文献   

5.
谢林认为自然与自我是绝对同一的,它们在本性上是一体的。哲学本身是自然与精神彼此向对方发展的双向过程。其中先验哲学是探索自我意识活动的发展历史,而对自我意识的探索要以自我的直观活动层次的提高为依据。自我的直观活动经历了从最初级的自然中的自我到最高级次的自我意识,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从自然的合目的论到艺术哲学的发展过程。谢林正是在探索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构建了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自我。  相似文献   

6.
自然角是幼儿了解自然知识的一个窗口,通过自然角活动不仅能增长幼儿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能让幼儿学到简单的劳动技能,陶冶他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在以往的自然角环境创设中,从材料收集到美化装饰再到过程管理,教师往往是大包大揽,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精力,而且由于缺乏与孩子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笔者统计,小学语文中涉及到的动物和植物均在120种以上,涉及到的其它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也有几十种,直接介绍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的课文有90多篇。 因此,在进行小学自然教学时,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一些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迁移过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和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各不相同,从而影响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发展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再到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这几个阶段,凸现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了没有善待自然的恶果.人类在竹出惨重的代价以后开始反思,重新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谢自然、人亵自然、人胁自然、人协自然几种关系.正确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处理得当,有助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哲学尤其古诗歌首先凸显的是轻盈飘逸、情真意切的自然之情,先秦孔孟由自然之情发仁爱之道,达道德自觉之境界。然而,无论是自然之情还是道德自觉,都需要形躯之身作为根基和平台。从自然之情到道德自觉再到形躯之身体现了先秦哲学的逻辑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自然养育这个词,经常被人误解,好像我们提倡自然养育就是把孩子往大自然里一扔,任他自生自灭。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甚至是对"自然"这个词的误解。自然也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呀!从早期地球的演变,到生命起源;从海陆格局的形成,到气候发生改变;从无脊椎动物的起源,到人类起源与进化……这些都在自然变迁,只是它有自己一整套的生态调节系统,需要无比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生态理论为研究《呼啸山庄》提供了新的视角。《呼啸山庄》中所描写的呼啸山庄及居住在山庄里的人们是自然的化身;画眉田庄及田庄中的居民是文明的代言人。《呼啸山庄》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蕴含了人类历史上从膜拜自然、敬畏自然到过度掠夺、压榨自然再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伴随着当前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呼啸山庄》中所影射的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与文化的结晶,自物理的最初萌芽起,到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再到物理学推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次次飞跃,物理学不仅与人类科学文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还建立起人类认识和表述自然的物理科学大厦。自然现象及其规律虽然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与乡村     
城市是反自然的。高度城市化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远地疏离自然。乡村是自然的,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反自然正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必然代价。从乡村到城市,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第一代优秀的人类,他们是农业文明的创造者.第二代优秀的人类,则是擅长建造城市的动物。但是,人类的天性是追求自然的。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14.
声乐教学是一门复杂而特殊的学科。人的嗓音千差万别,技术训练需抽象意会。虽有理论指导,在教学中却更多地需要教师的听觉、经验、声音概念、感性引导以及体力与脑力的双重付出。在人声歌唱由自然到不自然再到自然(二度自然、高级自然)的声音审美与发展链条中,不是学生付出辛苦了就能完事的,还需要声乐教师付出较大的热情、执著的毅力去支撑。  相似文献   

15.
泰戈尔的诗像一幅幅画,静静的,让人遐想。 他的诗.没有刻意求工.自然而淳朴。自然得就像青山绿水一样,线条是那么简洁;自然得像生活本身一样,色彩是那么柔和。然而在自然之中.我们体味到了他的清新淡远,他的温馨幸福。  相似文献   

16.
人类语言的生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动物到形成中的人到形成后的人,自然声音发展到了符号声音,符号声音作为一种符号表达是与人的精神意识内容相联系的,它含有一定意义、是作为意义的载体而起交际作用的,具有社会的属性。这也是符号声音区别于自然声音的最根本的性质,也是符号声音的价值所在,形成后的人的符号声音使声音获得了空前的价值和地位。自然声音发展为符号声音要跨越两大障碍,一是发音器官的发展和变化,二是声音由"自然表达"发展到"符号表达",即一定的声音与一定的意义相对应,这也是自然声音发展为符号声音的最关键的因素,是此文的重点关注所在。  相似文献   

17.
"自然"最初是一种哲学思想,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上,演变为中国古代一个潜在的文学理论体系。到陶渊明身上,"自然"已潜化为诗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并通过诗人的一生及其诗作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水画水墨写生是中国画家对自然山水深入细致的认识过程,是从自然过度到创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审美开拓和形象意境的创造过程。山水画水墨写生既写自然的性灵,同时也是抒发画家的心境和性情的对景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四月观鸟     
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在大自然里观鸟不但能观赏到美丽的鸟,还能学习到更多的自然知识,有昆虫的、植物的,还有生态环境的等等。可以说观鸟活动是一把打开自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20.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研究视角。狄金森的自然诗歌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她以旁观者的身份描写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又逃离自然,展示了其作为自然旁观者的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