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既要让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存在,又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且要了解摩擦力产生的原因,还要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另外,本节课是一堂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课,在其中涉及了控制变量法、间接测量法等物理学研究方法,是一节集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生活中的物理于一体的课,  相似文献   

2.
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作者用它解释了生活中的一系列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3.
物理在高中学习中是最主要的学习科目之一,具有实用性较强与生活联系紧密等特点,物理课堂的所学知识也可以被用于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基于物理的这一学科特点,教师应当在物理教学中将生活日常结合进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利用知识的能力和技巧。本文以高中物理的摩擦力教学为示范,简要分析了摩擦力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何分析摩擦现象,理解摩擦力这一个难点,有时一些表面现象掩盖问题的内涵,容易导致产生错误.研究摩擦时要多联系生活经验,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来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这里就如何分析、挖掘摩擦力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     
摩擦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人们每时每刻都跟摩擦打交道。摩擦力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冰面上行走的人是多么艰难;汽车刹车后,因为地面对车轮有摩擦力,使汽年慢慢地停下来。那么,摩擦力都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在实际生活当中,怎样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呢?  相似文献   

6.
摩擦力的知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知识点本身就很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困难,同样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多的挑战。教师的教学自然也就不轻松了。但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是学生不得不学好的内容。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不同的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是不同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思路清晰,才能准确地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讲授化学基础知识的时候,恰当地联系实际,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原理知识的理解,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扩大学生的技术眼界,培养学生把化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在化学教学里,联系实际的途径有演示实物、图表,演示实验,联系生产,联系生活,做习题,做化学实验,参观访问等等。新编课本除了加强实验习题外,还加强了联系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本文主要介绍新编课本里是怎样联系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皮带传动不仅涉及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还涉及转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摩擦力做功中能量转化和守恒关系的应用,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皮带传动中静摩擦力的特点如图1所示,设不发生打滑,主动轮在动力机械  相似文献   

9.
生活的外延就是数学的外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课堂,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了解数学应用及数学在生活领域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怎样和他联系》是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联系生活了解常用的通信方式及其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适宜的通信方式与人联系,培养实践能力;能联系生活感受通信方式的飞速发展以及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创想未来的通信方式,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要在教学前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学思结合中了解通信方式,在知行统一中学会和他人联系,在解决问题中学会选择通信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起点科学课上的实验是最吸引学生的,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最重视的。但以往我常常把精力放在了如何设计出科学的实验方案。但在教学《摩擦力的秘密》一课"研究如何减小固体间的摩擦力"时,我却是这样设计的:1、除了书上的事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合理地利用了摩擦力?指名简单举例。2、看来,要想真正地做到"力"为我用,就要研究什么?  相似文献   

12.
黄新宇 《考试周刊》2014,(97):155-156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因此,摩擦力教学是高中力学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要突破这一难关,就要帮助学生树立摩擦力的概念,认清两种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正确掌握摩擦力。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教材共分为两册,它的教学重点是从实际生活中出发,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物理学这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有初步的了解。本文重点介绍了初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案例,以其为中心,借助"实践与总结"的教学方法,归纳整理初中物理教学的规律性,从而为学生高中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蒋天林  孙杰 《物理教师》2002,23(3):58-59
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以交通车辆为例 ,说明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驱动力例 1 .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的自行车 ,则(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后 .(B)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D)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前 .解析 :自行车的后轮为驱动轮 ,前轮为从动轮 .驱动轮所受的摩擦力为动力 ,从动轮所受的摩擦力为阻力 .故正确答案为 (C) .2 转弯与刹车例 2 .摩托车以一定的速度在一条宽阔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驶 ,突然发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交流、合作经历探究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应用生活化方法,加强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始终对地理学习保持浓厚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地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确保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要转变思想理念,在地理教学中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确保顺利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提出了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复习巩固氧化还原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I^-和IO^-3离子的简单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也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与实践研究的。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整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模拟一些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便利,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皮带传输是一种综合考查摩擦力及牛顿运动定律的问题,但同时也能很好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所以是一种好的题型.但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对这类题还是不能很好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①对滑动摩擦力方向不能很好把握;②不能很好地找到转折点;③对过程分析不清.本文就皮带传输种种类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