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重要问题和典型题型,虽然讲过很多遍而学生掌握的情况却不尽人意,特别是一些题设条件较隐蔽易被忽略的问题,学生掌握的情况就更差.什么原因呢?其实我们细细一想不难发现,这些问题我们往往在一开始教学时就强调:“这儿容易出错,要当心!”学生一听,有道理当时也记住了,可是他没有亲身体验过这种错误,没有体验,记忆不会深刻,独立解题时犯错误,也就是必然的了.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是亲自独立地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因此对这些易错问题,应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现错误的过…  相似文献   

2.
说“体验”     
体验对于作文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写自己有体验的事物就可能写出好文章,写自己没有体验的事物(哪怕对它非常熟悉),文章就一定写不好。什么是体验?它是走进事物之中以后获得的某种感受。如完成某项任务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就是自己置身于这件事之中才体验到的,如果是局外人便体验不到。朋友家中遭到不幸,设身处境地地替他着想,便体验到巨大的痛苦,这是通过想像“置身”于这件事中才体验到的,否则也体验不到。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当我观察一个人的时候,我能够使自己处于他的地位,过着他的生活”,这样就能体验到他的种种思想情感,因…  相似文献   

3.
这一惊险“飞渡”,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形象就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他喜欢冒险,关键时刻却没有显现英雄本色,有一点胆怯……很好,很真实呀!不信吗?你来瞧瞧!  相似文献   

4.
我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有些差生的学习总成绩很差,但并不是门门都差.例如有一名差生,六门课总分只考了209分,而数学却得了65分.我问他:你为什么能在数学上获得比别的课好的成绩呢?他答道:数学老师对我好,我喜欢听她的课,上课也专心……这位学生的话,使我很受后发:差生尽管许多方面表现都差,但他们毕竟是有感情、会思想的青少年.他们一旦体验到了教师对自己的真诚的爱,就能把这种体验转化为上进的意志力量.如果我们能在校内为学生找到一位爱学生,  相似文献   

5.
这是第几次把班队活动课变成他的个人演讲专场?我不清楚。反正不能去玩,那就干脆睡觉好了。教室外的知了发出刺耳又绵长的声音,当N个同学趴倒在课桌上时,我不由叹了口气。站在讲台上兴致盎然地发表着长篇演讲的便是我们的班主任,一个被我们排斥的人。他戴着一副厚重的眼镜,正滔滔不绝地念叨着什么教育,什么感恩,什么为自己的将来考虑等等,这些老掉牙的调子整天挂在他的嘴边,却引不起我们的任何兴趣。我们班主任没有作为班主任该具备的多才多艺,没有恩威并重,没有一呼百应。琐碎、多管闲事、无法沟通—他是我们用诸多不满来形容的人。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一位学者在论及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时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地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让学生张扬个性,参与体验,产生敬畏,发出赞叹。这便是我设计的理念。导写过程一、…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者见一群孩子压弯树苗,便走近用手压弯一个孩子的腰。孩子大声叫喊“好疼!”孩子们问老者:“你为什么要压弯他的腰?他在喊疼呢!”老人说:“我压在你身上你就叫疼,树苗弟弟也一样啊!”孩子们都点点头,说:“那我们就不压了。”老爷爷接着说:“要是别人来压怎么办?”于是,他们在老爷爷的建议下,成了小树的护卫者。老者可谓棋高一着,他没有一句批评,也没有讲空洞的道理,但学生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说明,抽象的理念无法打动人心,空洞的说教显得枯燥无力,成功的德育离不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德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们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特体验的尊重,但当学生的阅读体验偏出轨道,与哈姆雷特无关时,有些语文老师却缺失了应有的专业敏感。那么,课堂上哪些独特体验我们应该警惕,又有何有效的对策呢?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大班,有个全园有名的“吵客大王”。这个孩子活泼好动,一下课就东奔西跑,累得满头大汗;上课呢,不是擦擦汗水,就是东张西望,似乎还没有玩够;跟同伴动不动吵嘴、打架。开始,我们老是批评他,他却当作耳边风,还摆出无所谓的样子.事实告诉我们:此路不通。于是改为正面引导。我们给他讲团结友爱的故事,鼓励他向故事里的好人好事学习。一次,李老师给全班讲了《友爱的小鸭子》后,有意问他:“小鸭子好在什么地方?”他回答了小鸭子的优点后,突然冒出了一句:“我要向小鸭子学习!”李老师不禁喜出望外,当即  相似文献   

10.
“尾巴”     
一位语文教师上课,她在课堂上让学生“尾巴”一词口头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随说道: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语音刚落,就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这时,教师却切地对他说:你能积极发言很好。你造的子从语法上讲没有问题。然而从科学上,笼统地说人是有尾巴的,不够妥当,因为代人没有尾巴。如果改为‘人类最早的祖是有尾巴的’就好了。”讲到这里,学生们跃起来,显示出了满意的表情。但这位教似乎意犹未尽,她继续发挥道:“不过,说人是有尾巴的’也不能完全算错,我们平时是也讲‘他有了点成绩就翘尾巴’这样的吗?大家可以想一想,这里的‘尾巴’和我说…  相似文献   

11.
马永顺是哈尔滨郊区的一位普通的伐木工人。因为朱镕基总理的接见,现在又成了新闻人物。他很早就开始向被他砍过树的山“还债”,四年前他植树的数字就超过了他砍树的数字。但是他没有离开大山,他还在继续植树。他认为,一代人欠下的“子孙债”,需要大家去努力偿还。他的话,很朴实,却很有哲理。“子孙债”的滋味,我们现在是亲身品尝过了。这一回的长江大洪水,是大自然对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  相似文献   

12.
大可 《小读者》2013,(10):58-59
肾上腺素 为什么走了一圈后,怒气冲冲的他想法改变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在特别生气的时候,会浑身发抖,想辩解,大脑却乱成一团,只会“呼呼”喘气,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忍不住用摔东西来出气,甚至拔脚出走……  相似文献   

13.
学生王某离开学校十多年了,虽说同在一个县城,却几乎没有见过他。前几天偶然遇到,几句寒暄之后,他便抛过来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老师,那一次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我听了这话,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见我一脸迷茫,就讲述了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将课堂比作旅途的话,语文教学就是师生行进在"语言文字"之路,品味其魅力并不断提升其运用能力的过程。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因步履匆匆而错失风光无限。此时,我们须调整前行节奏,让语文的芬芳散发在"进""退""停"之间。一、跨前一步的精彩都说语文课堂教学"要在语言文字中走个来回",但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却常是"有去无回",有着踟蹰不前的遗憾。例如案例一:《滴水穿石的启示》中"李时珍事例"的教学。(学生默读,圈画出体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词句批注后交流)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生1:我从李时珍"从小就立志学医"看出他小时候就有一个远大志向,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放弃,可见他目标专一。  相似文献   

15.
爸爸是一位中学老师,但我对他并不怎么敬佩。一是他说话老不算数,好多次,我和弟弟叫他带我们去看海,他总是说:“我很忙,等我忙过这一阵子,一定带你们去。”可是,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去成。时间长了,我们也就不再对他的承诺抱什么希望。第二,他还很笨,比如:叫他给炉子添块煤,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初冬的早晨,我刚进教室,就遇上了一脸焦急的小林父母在探头探脑地寻找。我一看,小林的位置空着,就迎出教室。小林父母一见我就小声问:"老师,我家小林来过吗?""没有啊,发生了什么事?"我关切地问。"老师,昨天我们俩很晚回到家。孩子跟我们说,这个星期要请全班同学一起庆祝生日,而且一定要去最好的酒店,我们没答应,他就对我们发起了脾气。早上,我起床发现他留了一张纸条,说再也不花我们的钱  相似文献   

17.
《家长》2004,(Z2)
马老师:您好!您可要帮帮我们,我们这个家现在已经一片混乱……我们的儿子今年高考。刚考完之后我们就让他估分,他很不耐烦地说也就300多分,后来又说还要少。他说,他知道不会考好,因为自己没有付出。300分,怕是什么学校也考不上,他却一点也不知道着急。虽然我们之前有心理准备,看他考前复习的那个样子就知道他的成绩不会太好,可是没想到考得是那样糟!您说我们当父母的该是多么着急?我的心整个乱了套,我们家整个乱了套。更让人着急的是他自己好像没事人一样,一点不着急。晚上躺在床上,他给你弄个打火机没完没了地“哒哒”地摆弄出响声,听着就…  相似文献   

18.
一、现象现象一有位在小学数学成绩蛮好的孩子,到了初中却感到学习数学有些困难,成绩在不断下降,于是来找我这个曾教过他的小学老师指点迷津。我猜测他对数学课本可能十分陌生,果然,他说数学课本他从来就没有读过,还说:“学数学就靠听课、做习题。”现象二在一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师却撂下一句:“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二、反思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师还在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  相似文献   

19.
本期主角:贝利(1940—)神奇咒语:世界上每个踢球的孩子都想成为贝利——这意味着我有义务教会他们如何成为球员,如何成为顶天立地的人。行动故事:1.特殊的圣诞礼物巴西巴西鲁市的贫民窟里,有个黑人男孩非常喜欢踢足球。由于家里很穷,他只能踢塑料盒、汽水瓶、椰子壳。有一天,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玩,猛踢一只塞满破布的猪膀胱,一个教练发现他踢得非常投入,就送给他一只足球。从此,他踢得更卖劲了,不久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任何一只随意摆放的水桶里。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没有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为我们的恩人祈祷吧。”男孩…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张圆圆的瓜子脸,一双黑黑的眼睛镶嵌在两个深深的眼窝里,还有一口洁白的牙齿——他,就是我们班的"学霸"刘承钰。说到"学霸"的大名,在我们班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聪明程度是全班甚至全年级的同学都望尘莫及的。就先拿这次期中考试来说吧!考试前,大家都神色紧张,在讨论可能考什么题,他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地拿着语文书继续复习,丝毫没有紧张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