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春锦 《小学生时空》2015,(1):10-11,21
【鉴赏引路】小时候的玩伴,长大后成了科学家。为什么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同呢?韩愈在《符读书城南》中讲了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这首诗作于唐元和十一年,是韩愈写给他儿子韩昶的劝学诗。他以诗的形式告诫儿子,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主要取决于腹中的学问,而学问来自于学习。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他会怎么劝诫自己的儿子呢?  相似文献   

2.
唐朝诗人韩愈说过:“爱其子,择师而教。”这是说,父母真正爱自己的孩子,都注意选聘好的老师去教育他们。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大夫叫孟孙,他有两个儿子。孩子们到了六七岁,该读书了。请谁做老师呢?孟孙在宫里宫外挑选了好几个,都不够满意。这  相似文献   

3.
张琴 《文教资料》2005,(33):104-105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将教师的职能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这六个字往往被奉为教师职能解说的圭臬。“传道”中的“道”往往解释为人生道理,就是“文以载道”之“道”。总之,韩愈不仅是文学家,也该是不错的教育家。然而,当我们用今人今事今世来观照,会发现这些解释有点欠缺。“传道”首要是“传”:指导学生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头脑、有发现力的眼睛及能够寻找新知识的方法。有个留学生将儿子带至他所留学的国家,送他到附近的小学,老师测试后告诉父亲,他儿子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再学什么数学了,他担心是不是将儿子送错了学校。…  相似文献   

4.
教子     
儿子两岁半了,上幼儿园还差一年。她一定要让儿子上幼儿园,于是便教儿子念了半天“三岁半”的经。 幼儿园里的阿姨很精,笑道:“你只有两岁半吧?” 孩子瞪大眼睛,鼓起小嘴,争道:“我昨天两岁半,今天就三岁半!妈妈说的。”儿子终于上幼儿园了。从此,儿子总是三岁半说四岁半,四岁半说五岁半…… 儿子是班上最小的一个,自然免不了经常挨打。她便教儿子练“拳击”,并说:“谁要是动你呀,你就打他!” 儿子不解:“打人不好,老师说了。”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古代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他3岁的时候,父母就先后去世了,韩愈由他的大哥韩会和大嫂郑氏抚养。大哥和大嫂对韩愈非常关心,不但在生活上照顾韩愈,而且教韩愈读书写字,希望他长大能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因此,韩愈7岁的时候,已经能背诵许多诗文,还会写一些文章了。  相似文献   

6.
题目 :父亲现在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两倍 ,当父亲 38岁时 ,儿子 1 0岁 ,现在父子俩各是多少岁 ?分析 :当父亲 38岁时 ,儿子 1 0岁 ,说明父子年龄相差 38- 1 0 =2 8岁 ,这是一个隐藏不变量。从这里可以肯定 ,当儿子 1 0岁时 ,父亲年龄为 2 8+ 1 0 =38岁 ,此时父亲年龄不是儿子年龄的 2倍 ,在此之前也不会有这个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是若干年后父亲年龄将为儿子年龄的 2倍。解法 1 :若干年后父亲年龄为儿子年龄的 2倍 ,设儿子年龄为x岁 ,父亲年龄则为 2x岁 ,可利用父子年龄之差是个不变量列出如下方程 :2x -x =38- 1 0解法 2 :设当儿子x岁时 …  相似文献   

7.
粗心的韩愈     
《祭十二郎文》中韩愈提到曾经收到过侄子韩老成一封家书,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仔细掂量这句话,与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来信意图有相似之处,《背影》中父亲来信说自己得了病,恐怕时日不多,其目的是想让儿子回来看看,信中还提到身体无大碍,这只是怕儿子担心的一种婉辞。韩老成的来信意图也不过如此,聪明的韩愈为什么就没有细究这一层意思呢?韩老成与韩愈叔侄相称,可是年龄相差不多,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两辈人肩负着家族兴旺、繁衍后代的重任。韩愈为官在外,仕途坎坷,与老成离多聚少,老成想见叔叔一面很难,因此信中仅提一句…  相似文献   

8.
榜样的力量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创造发明家。他有一个儿子叫伢子,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干活。儿子到15岁了,鲁班觉得应该教儿子掌握谋生的本领了。鲁班问儿子:"你想干什么活儿?"儿子说:"种田。"鲁班就送儿子去学农活。只干了一年,儿子就回来了。鲁班问他:"怎么不干了?"儿子说:"种田太累。"第二年,鲁班征求儿子的意见,又送儿子去学织布。只干了一  相似文献   

9.
算岁数     
胡图的妻子刚生下个女孩儿,就有人上门来说媒,媒人说,对方的儿子只有两岁。胡图一听,立即气得满脸通红,他手指着媒人说:"你这个媒人真是瞎胡扯,你算算看,我女儿现在一岁,他儿子两岁,等我女儿10岁等时候,他儿子就已经20岁了!怎么能许配这样的老女婿数啊!"妻子在旁听了以后,也扳着手指头算了一遍,对胡图说:"不对,不对!是你搞糊涂了,你算算,女儿今年一岁,他儿子两岁,  相似文献   

10.
给父亲的礼物总是很难选,对父亲说爱你总是很难开口。6月的第三个期日是父亲节,一起来说说我们的父亲——有段话这么描述儿子眼中的父亲:5岁时,儿子说“:爸爸什么都懂,真了不起!”15岁时,他说“:爸爸许多地方说得不对!”25岁,他说“:老头子什么都不懂,迂腐得很!”35岁,他说“:爸爸说得也有些道理。”45岁,他说“:爸爸当初的意见果然英明!”到了55岁,儿子感叹“:天哪!如果当时我按照爸爸说的做就好了……”“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你和父亲,这两个互为身、影,又互为对手,因血缘而注定要联系在一起的男人,相处得…  相似文献   

11.
鲁班教子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创造发明家。他有一个儿子叫伢子,孩子倒是很聪明,就是不爱干活。儿子到15岁了,鲁班觉得应该教儿子掌握谋生的本领了。鲁班问儿子:“你想干什么活儿?”儿子说:“种田。”鲁班就送儿  相似文献   

12.
韩愈与张籍     
本文对韩愈和张籍的交往作了考证与研究,认为张籍是韩愈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并据张籍的诗文证明:韩愈并非死于“食丹”。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不幸失去亲人时,悲痛至极,往往呼天抢地,捶胸顿足,甚而至于痛不欲生。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就是倾诉此情此景的一篇哀婉动人的散文。文章是身为长辈的韩愈为先逝的晚辈十二郎(老成)写的一篇祭文。韩愈三岁丧父,靠兄嫂抚养,与侄儿十二郎自幼相守,情同骨肉,亲如手足,历经患难,感情深厚。韩愈19岁离家赴长安求官,十几年的宦游奔波,使他未能与老成共同生活。正当韩愈官运好转,  相似文献   

14.
案例我儿子今年7岁,3岁起就在自己房间睡觉。可最近儿子突然老吵着要到我们大床上睡。我告诉他:你长大了,男子汉都是独立睡的。儿子回答:那爸爸呢,他不是男子汉吗?还和你在一张床上呢!我说:那不一样,爸爸妈妈是夫妻,有些话需要爸爸妈妈单独聊的。那我们是一家人呢,一家人不是总要亲亲密密在一起聊天吗?我实在没办法和儿子讲明白。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唐朝韩愈说过:“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这是说,父母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就要选聘优秀的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我们中国古人向来很重视给子女聘请家庭教师的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位大夫叫孟孙,即孟懿子,也称仲孙何忌。他有两个儿子,到六七岁时还不知道读书学习,于是孟孙就给他们请来一位家庭教师。这位老师只会照本宣科,孩子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他越教孩子越不愿学。孟孙就把那位老师给辞退了,又请来第二位家庭教师。  相似文献   

16.
韩愈有一首《赠张籍》诗,开头写道:“吾老著读书,馀事不挂眼。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君来好呼出,踉(足将)越门限。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好象他对儿子的教育没有抓紧,不够重视似的,其实并非如此。早在贞元十九年他的儿子才五岁时,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讨杜牧文学思想变化之轨迹,寻求其内在隐衷及韩愈和儒家儒学的关系。认为:杜牧29岁与李勘交往前基本上是一个崇拜兵家大吏且具有兵家思想的人,与韩愈无任何来往,且对儒家儒学有颇多微词;随着与李勘交往加深,杜牧逐渐开始推崇韩愈并赞美儒家儒学,尤其孟轲。杜牧激烈批评元白诗就是这一思想转变的产物。杜牧平生都未放弃兵家志向和兵家思想,但与李勘的交往却给其后半生创作活动留下了难以尽述的印记。  相似文献   

18.
事件回放一:某天,四岁的儿子要到他幼儿园同学家里玩。我没有反对,同学是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家里是做蛋糕的。一扇不大的门面,十多个平方,两边是两排货架,上面摆满了做好的蛋糕和面包。小女孩正在一个人玩,看到儿子来了,笑脸灿烂得像一朵花。两个小孩便兴致勃勃地一起玩开了。过了几个小时,我去接儿子。儿子  相似文献   

19.
装睡     
正周末我带着10岁的儿子去公园玩,坐公交车时,车上特拥挤,儿子只好坐在我的大腿上。我眯着眼睡觉,半路上儿子叫醒我,原来是我身边站着一位刚上车的70多岁的老人,他正颤巍巍地缩在车厢一角。儿子把我叫醒,是叫我让座给老人。我不想拂了儿子的好意,就说:"大爷,您坐我这儿吧!"老人很客气地说了声:"谢谢。"下车后我问儿子:"为什么要叫醒我给老人让座?车上那么多年轻人都没有主动让座的吗?"儿子说,老人刚上车,乘客们马上齐刷刷地闭眼"睡"了,根本没人想过让座这回事儿。儿子还说,他还观察到,老人到站下车后,他们又都"醒"了,且有说有笑!  相似文献   

20.
韩愈《祭十二郎文》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其《进学解》又说:“头童齿豁,竟死何裨?”证之史实,三处的年龄分别是35岁、36岁和44岁。韩愈卒年56岁,不算长寿,但30多岁就如此衰老,以至于44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