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年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借科索沃危机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空袭,空袭行动一开始,中国新华社迅速作出反应,立即派出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赶赴南斯拉夫战地采访,几乎天天向国内、国外发出战地新闻照片。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在外国战地采访,这是中国记者的光荣,是中国新闻事业、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标志。想那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大家讲到“荷赛”,讲到中国新闻摄影如何走向世界的话题时总是望洋兴叹。那时每当世界上发生地区冲突、发生战争时,我们国内的报纸采用的照片大部分是通过新华社播…  相似文献   

2.
中国摄影记者赴南斯拉夫战地采访,是中国记者的光荣,将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光辉一页。今年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科索沃危机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空袭,震惊了世界。空袭行动一开始,中国新华社迅速作出反应,派出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赶赴南斯拉夫战地采访,几乎天天向国内、国外发出战地新闻照片。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在外国战地采访,这是中国记者的光荣,是中国新闻事业、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的标志。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大家讲到“荷赛”,讲到中国新闻摄影如何走向世…  相似文献   

3.
乔天富,主任记者,大校军衔,曾参加自卫反击战、老山防御作战等战地摄影报道。曾荣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称号。近日,笔者(以下简称周)就“北约空袭南联盟看战地新闻摄影”这一话题访问了他(以下简称乔),请他谈谈自己的看法。周:今年3月24日以来,北约悍然时一个拥有领土主权的国家南联盟进行空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及时派出摄影记者(当然也包括文字、电视记者)前往战地采访,对此你怎么看?乔:北约一开始空袭南联盟,作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武器装备的日益先进,战争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技术战争中的军事新闻宣传有什么新的变化呢?下面将以90年代两次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北约空袭南联盟为例,作一些分析。一、高技术战争中军事新闻宣传的重要性不是支小了而是交大了有人认为既然是高技术战争,打的是技术、是武器,至多加上经济,而新闻宣传无关紧要,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毛泽东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掌握的。”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毛泽东还指出,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3月20日10时30分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上空响起空袭警报,美军开始对伊拉克发动攻击。 10时33分50秒,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巴格达响起空袭警报》,时效领先于美联社(10时34分26秒)、路透社(10时35分44秒)、法新社(10时36分36秒)。 10时34分11秒,新华网发出第一条快讯,并进行滚动报道,各大网站迅速转载。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系列报道《北约空袭南联盟》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此前,这组报道已在99中国电视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同时,中央电视台前线记者发回的电视短消息《朱颖父亲痛悼女儿女婿》也获得了中国电视新闻奖评选的一等奖。我们曾评介过《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写的《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有两篇取自同一题材的作品同时获得一等奖,这是不多见的。这一方面说明了1999年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三大斗争”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两篇新闻作品各有特点,有异曲同…  相似文献   

7.
从程序性报道看新华社的消息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新华社的。在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进新华社后,先后从事过工业、文教、科技和中央政治新闻的报道,同时还在业余时间写一些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也写一点论文,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记得进新华社后不久,听人说到过“新华体”,当时并不怎么在心。在十多年的采编工作中,经常讨论研究新闻写作、新闻业务问题,倒很少听到有人议论过所谓“新华体”,或许真是应验了“当局着迷,旁观者清”这句话?!  相似文献   

8.
危机、冲突和战事的报道,能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长处,历来是各国电视机构全力以赴的题材。八年前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有线电视公司(CNN)记者皮特阿奈特在巴格达对空袭做了现场报道。那次报道被认为是历史上敌对国家的记者首次从“敌后”用活动画面报道战争实况。正在进行的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进一步凸现了电视战事报道的发展趋势,概括而言就是:交战方控制电视媒体的意识更为明确;电视机构极力追求战事报道的现场感,场面和深度的平衡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电视战事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新兴媒体对电视的挑战逐渐浮现。  相似文献   

9.
1998年岁暮,国际上发生了一件大事。12月17日凌晨(巴格达时间零点57分),美国和英国背着联合国,在夜幕的遮掩了突然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军事打击。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终于在年末酿成战事,成为1998年国际上的一个重要热点,也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新闻领域成为空袭之外的另一个竞争激烈的战场。 在这次突发事件报道中,新华社发挥整体优势,前后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反映了事件的发展过程。这次战役性报道检验了新华社的记者编辑队  相似文献   

10.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来好标榜“新闻自由”。近年来,在它们西化、分化的香风毒气熏陶下,国内有些人竟也被熏得昏昏然,十分憧憬这种“自由”,有的甚至于鼓吹。然而,哪里有这种没有阶级、没有政治倾向的“新闻自由”呢?!如果不信,就让我们来看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肆无忌惮轰炸南联盟这个主权国家的过程中,它们的媒体是怎样报道的。只见先是西方主流媒体一边倒的舆论轰炸,继而是北约飞机的巡航导弹轰炸,再接着是西方舆论和导弹的轮番轰炸,编织着一幅舆论和武力的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图景!这是哪家的王法和“新闻自由”?!东欧…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新闻摄影是传播形象信息的一种形式,它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实质是信息价值。参与七运会报道的报纸“老总”和图片编辑,都认识到照片传播信息至关重要,尽管它也起装帧、美化版面的作用。国际奥委会一向认为,推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有三大支柱:一是国际奥委会;二是国际各单项运动联合会;三是各国奥委会。后来又把新闻媒介列为第四支柱,它对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统计,近期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运动员和新闻记者的人数比例大体为1比1。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党代会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五年或更长时期的任务、奋斗目标以及实现措施。党代会本身的报道具有特殊性,不同于其他大型会议报道。也因为党代会的重要地位,使得党代会报道实际上是分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进行。新闻界只有充分把握好党代会报道的特殊规律,才能完成好肩负的使命。 研究、剖析党代会报道的特征、规律、方法,是新闻界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期特推出“党代会报道特点与规律”专题,也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闻摄影界喜欢用目击者报道来概括新闻照片的特点。他们认为,一张新闻照片本身即表明三个基本问题:记者到了那里;他看到了事件的发生;事件就像照片所描绘的那样。它告诉读者这是第一手的报道,他最接近于事实的真实情况。摄影记者把这一事件的信息传播给读者时,除了照片之外,还要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 照片和文字的融合 美国著名的新闻摄影编辑和理论家威尔逊·希克斯着重从生理学的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他认为,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时,首先是依靠视觉,其次是听觉。读者看报纸上的文章时,基本上是他的听觉起作用。因为人的眼睛看文字时,实际上是把文字符号默读给耳朵。当声音的符号传达给大脑后,人会获得对事件的概念。从这点看来,眼睛在表述文字时是受到了一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岁末的国际舞台确实是波澜壮阔。翻阅岁末最后两个多月新华社摄影部播发的国际新闻传真照片,一张张纪录重大世界历史事件的照片扑面而来,让人感到—— 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报道内涵的悄然变化 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第20个年头的今天,中国人对国际社会已经有相当的了解。随着读者对国际新闻照片期望值的提高,域外风情及中外交流退居到国际新闻摄影报道的外围。从国际  相似文献   

15.
16.
8月底,缅甸政府军与果敢特区武装力量爆发战事,迫使近4万边民涌入我国云南境内。  相似文献   

17.
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如何突破?如何利用新闻摄影来反映重大题材?新闻摄影以其"真实记录、生动呈现、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在重大题材报道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今年的抗洪救灾系列报道中,安徽媒体创新利用互联网思维,对新闻摄影实行全媒体传播,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奥运会结束经月,报纸上仍在连篇累牍地讲述关于奥运的故事,读者也仍在饶有兴味地阅读。可见,人们热爱体育,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对社会生活影响深远。 奥运会期间,我们共发奥运新闻摄影稿1045底,其中传真照片874底,6名摄影记者,平均每人发170多底,是新华社历届奥运会发稿量最大的一次。从采用结果看,凡是我们认为比较精彩的画面和我们用心组织的专题,几乎全部被版面编辑的慧眼相中。  相似文献   

19.
汶川,一个过去没怎么听说过的地名,因为地震,传播甚远;传媒,一种传播天南地北新闻的载体,因为汶川,遭遇挑战。挑战,让传媒洗心革面,认识到了一种哲理——价值在于创新;挑战,让传媒幡然醒悟,体会到了一种责任——活力在于持久。然而,作为传媒,为了荣誉、为了责任、为了发展,注定要从"遭遇战"走向"持久战"。  相似文献   

20.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是今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对新闻报道来讲,这不同于一般的节庆报道,是一次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涵盖内容极为丰富的重大战役性报道。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在国庆50周年的报道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重大报道的组织策划,十分重要,也可以说是整个报道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试以新华社在这次重大报道中的策划与组织为例,探讨和总结节庆报道乃至重大战役性报道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