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怎样建立基本的、一般通用的学习方法体系?笔者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原理,参考中外有关学习理论,着力从学习中的认识过程、逻辑思维过程、信息传输过程等多元角度辩证地对各种学习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基本的学习方法作如下概括: 一、基础阅读学习法。根据有序原理和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学习首先是基础的阅读。其具体方法很多:①划读法(边读边划标记);②查读法(边读边查字典词典);③疑读法(边读边质疑解疑);④理读法(边读边理清思路层次);⑤议读法(边读边互相议论);⑥注读法(边读边作注释);⑦比读法(边读边比较对照);⑧究读法(边读边深究内容中心);⑨联读  相似文献   

2.
一、阅读的方法对于刚入学的高中学生,主要教给他们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分三步:粗读、细读、精读。所谓粗读,就是浏览一遍教材,粗略了解大意,找出需要细读的内容。所谓细读,就是对教材逐字逐句地读,细致地研究教材,钻研教材内容。如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例题,要求学生做到三点:第一,对教材内容进行勾划、圈点标记,找出重点;第二,边理解边记忆;第三,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加深理解。所谓精读,就是经过粗读、细读,在对教材内容有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和记忆、掌握,并运用它做题。做到知识点归纳准确,条理清楚,并用简明语言作出笔记。二、阅读的三个阶段1.领读。因为数学语言的高度概括性,概念的抽象性及表示方法、表示符号的独特性,如果没有阅读示范,学生读完后必枯燥无味、不知所云。为此刚开始阅读时,老师要做好示范,像语文老师那样,按段领着读,边读边逐句讲解,概括段意。对重点字词、术语、符号的解释,对定义、定理的剖析,对例题题意的分析,对解题方法的选择,都要给学生以精心的示范。有时要把教材的叙述句改为疑问句,目的使学生对定义、定理、公式有更深入的理解,以对学生的阅读思考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概括段意时,可以把反映一个意思的...  相似文献   

3.
一、初三历史学习方法 (一)掌握正确的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 阅读是我们从事学习的基本活动,是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阅读课文有以下三个步骤,即粗读、细读、精读。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地点、人物等基础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学会读目录,构建知识体系;读诱发性导语,了解教材重点;读正文,把握主体知识;读平面地图和形象插图,掌握历史活动空间和强化学习的直观效果:读注释,拓宽历史知识;读大事年表,理清繁杂的历史头绪,形成完整的时空概念。  相似文献   

4.
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不必去刻意地寻找阅读的对象,我们的身边就有课本、读本和工具书,这些是我们本身就有的资源。我们只有先利用好了手头的资源,而后才能带动学生完成定量的阅读。当然,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还需要做好一些必要的工作,如边读边写,边读边思,这样才能把阅读到的精华化为内在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自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读顺全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各是什么?2.再读课文,边读边划,把不懂的词句划下来;用“‖”标出课文各自然段,理解每段的意思;划出写“大家”和小光看企鹅的不同动作的词语,以及小光看喂食企鹅时“心想”和“没想到”的句子;这样让学生学会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读懂读好课文.3.自学第一段、第四段,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课后练习2的(1)、(2).  相似文献   

6.
一、熟悉教材当你着手准备选用某一篇课文进行教学时,你必须要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读”。一读写作者。作者把他的思想通过文章呈现在你的眼前,在读文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还要明白他是怎样写的及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不仅要读懂字面上的东西,更要想办法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这就需要反复阅读, 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问。  相似文献   

7.
数学语言能力的强弱是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语言就成为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一、读——领悟数学语言阅读时,要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这样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才会深刻。比如:阅读互质数的定义“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就可  相似文献   

8.
一、熟悉教材 当你着手准备选用某一篇课文进行教学时,你必须要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读”。 一读写作者。作者把他的思想通过文章呈现在你的眼前,在读文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还要明白他是怎样写的及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不仅要读懂字面上的东西,更要想办法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这就需要反复阅读,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问。  相似文献   

9.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学会概括     
要提高阅读效率,除了要多读文章,丰富知识经验外,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技巧。边读边概括,有助于快速、高效地摄取信息,理解文意,是阅读成熟的一种表现。概括有三种基本的途径:一是找出用一句话直接说出中心意思的中心句。在无中心句的情况下,分析文段内部句子的联系,可运用“设问法”和“归纳法”来概括。  相似文献   

11.
<正>做好阅读方法的指导:1.培养学生的五个习惯。边读边查,边读边想,边读边画,边读边批,边走边诵。"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留下的好习惯,我们在继承的同时,根据课本的要求将之改为查工具书或资料;思考文本中的疑点、重点、特点;画出中心句或精彩的词句,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边走边读是针对"阅读生活"提出来的,生活即书本,平时多注意生活中发生的事,就会学到很多的生存本领。  相似文献   

12.
<正>“边读边想象画面”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策略,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阅读策略。学生根据文本语言文字的描述,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脑海中形成与文字描述相对应的画面形象。这就是“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效果。要形成画面,首先要理解语言,只有理解了语言,读懂了句子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参考书进行课前预习,认真阅读、仔细思考,边读边批划、边背诵,质疑问题、采集错题,独立完成作业、认真检查,及时复习、整理归纳,阅读后写读书笔记、抒发感想等习惯。  相似文献   

14.
《趵突泉》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写“泉”景,让人从中受到启发。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特点抓好学生阅读和思维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多方面的能力。一读——抓三个“泉”字,训练观察能力初读提问:作者描写了趵突泉的哪三个地方?观察点是怎样转移的?让学生边读边划出  相似文献   

15.
启练续知结将自学辅导教学的三项基本原则紧密地构建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三项基本原则成为自学辅导教学的特色。五字四环的联系是按启、读练、知、结这四个环节来操作的。其中读练是以读为核心,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批画,边读边说写的学生个别化积极化的学习活动,知的效果取决于读练的效果,读练,知是主体,启,结是两翼。  相似文献   

16.
正确读题——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注意训练儿童有良好的读题习惯。做到有停有顿,速度适中,边读边想。一定要让儿童在读题的同时领会题意。大家把这种读法叫“意念”。准确读式——当学生稍具一些数学术语和文字题的基础后,对学生阅读式题的要求应及时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现行语文教材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这些文章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谋篇布局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读中有写读中有写就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想,边读边写,做好有关卡片和资料积累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会读、善究、巧思、活用。一、重视文本研读的指导,实现“会读”指导学生学会研读数学文本,实现与文本之间智慧的“对话”,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在具体指导研读时,除了“眼到”,还应要求学生做到“手到、口到、心到”:(1)手到———边读边记:边读边把重点句划出来,把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或做上记号,带着问题认真听课;(2)口到———边读边说:边读边复述主要内容和知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读书。怎么指导 ?  一、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读 (解决“为什么读” )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指导:   ①“内容”角度: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析;②“情感”角度:初读知情──细读悟情──再读抒情;③“写作”角度:初读了解“写了什么 …  相似文献   

20.
余丽英 《湖南教育》2005,(23):27-27
我们在阅读教学课上总看到诸如此类的现象:“请同学们大声把课文读一遍”“下面分小组比赛读课文,每组读一段”“请几个同学分角色读课文”……课堂看似热热闹闹,读的训练看似很多,但为什么而读?学生不知道,教师也盲目。这样的读是机械被动的,也是无效的。相反,教师如果给每一次读都安排具体任务,读前提问,读后追问,引导学生利用读来理解文意,利用读来完成学习任务,效果就好多了。例如:“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好,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疑问默读课文,从课文里找答案……”“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哪些段落写了它风景优美?请大家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记……”“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读。是积极主动的,也是有效的。因此,读不是形式,读要有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