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它们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不可循环使用的、用一点少一点的不可再生能源.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约800亿吨石油,剩下的石油按现今的使用量,还可以开采43年,天然气也只能持续开采56年,一些国家的煤炭资源已采掘殆尽.尽管人们也想尽办法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加以补充,但和人类发展规模所需要的总能量相比,这些绿色能源可谓“杯水车薪”.因能源问题所引起的全球范围内两次石油危机,给人类带来了更多…  相似文献   

2.
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剩下的石油按现有生产水平匡算,还可保证开采44年。天然气也只能持续开采56年,一些国家的煤炭资源已采掘殆尽。矿物能源不仅造成各种污染和“温室效应”,而且大约在200年之内,石油、...  相似文献   

3.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人类中心主义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潮.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提出反思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文章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与合理性,对其应以批判的态度看待.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2日央视报导:中国自行制造的热核聚变装置EA ST(原名:H T-7U)在位于合肥的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密闭了最后一个窗口;并与巨大的真空抽取装置紧密结合在一起。2006年3月,通过了低温调试和磁体通电测试;为年内7、8月分的国家验收打下了基础。EA ST又称“实验型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它的两大特征是全超导和非圆截面,目的是为了等离子体能够稳态先进运行(即:可控制运行)创造有利条件。据说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运行的、具有全超导磁体和主动冷却第一壁结构的托卡马克。正像East的英文含义是“东方”一样,我们热切地预…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上的非再生能源即将耗尽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清洁燃料的供给能力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地球上的非再生能源还没有彻底勘探清楚,人们已知的非再生能源的种类和数量还没有完全确定,新的煤田、天然气田和可燃冰资源不断被发现,所以较准确地估计非再生能源的耗尽时间不是一件容易  相似文献   

6.
核聚变能是指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核聚变能比核裂变能更强大、更洁净、更安全、也更难驯服.目前人们还没有掌握使用可控核聚变反应技术,而这一技术一旦实现,人类将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在竞争激烈的可控核聚变这一高科技领域中,我国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超导托卡马克,它将为实现人类渴望已久的新能源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8.
从对粒子物理学发展概况的简要叙述,回顾了从元素、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最近六十年以来基本粒子的发现和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揭示出物质物理微观结构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电磁辐射的认识经历了微粒说、波动说、波粒二象性的过程。文章描述了人类对电磁辐射的认识历程 ,从而折射出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对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许多领域尚未涉及,许多问题尚未展开,某些命题还缺少论证,没有落实到诸如个体心理、科学发现过程、日常经验等等领域的具体研究过程中去,这就给原理上的探索增加了难度。相应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一个体系,也就难以得到详尽的论证。本文的特征就在于:通过对认识论的某些重大问题作联贯思考,表明作者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的理解。由于某种原因,起初预备在文中加以论述的问题,如“认识的反映特性与创造性”、“个体认识与社会认识”、“认识的社会功能”等等,被暂时撇开,这是需要说明的。  相似文献   

11.
从对粒子物理学发展概况的简要叙述,回顾了从元素、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最近六十年以来基本粒子的发现和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揭示出物质物理微观结构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全世界能源消耗大致信计如下:1950年──2000年11Q/50年;2000年──2050年61Q/50年;2050年──2100年350Q/50年。这里使用的能量单位为1Q=1.05×1021焦耳,大约相当于完全燃烧350亿吨标准煤所释放出的能量。这组数据表明:在即将过去的50年里,人类每年平均消耗0‘22Q的能量,而在未来的50年到100年里将猛增之现在的5倍到30倍之多。现已探明地球蕴藏的可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约为80Q(其理论值约为355.SQ),这些能量仅能供给人类使用到下世纪五十的代…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育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的教育起源问题,一直是教育学术界颇具争议的话题。文章认为,教育起源指的是教育产生的源头及促使教育产生的原因,教育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共同起源是生活的需要,而它自身特殊的起源则是影响人成长的需要。文章关于教育起源的新理解具有全面性、独特性和历史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入手,分析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问的相互作用的规模、强度,方式,效果,进而建立正确的人地观.  相似文献   

15.
英克强 《文教资料》2005,(28):114-116
物理学中所讲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人类对这一平凡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蕴藏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丰富的物理方法,这些来之不易的思想和方法是培养科学能力的有效教材。  相似文献   

16.
现在大家已经公认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基础,然而人们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漫长过程。早在1868年,瑞士科学家F.Miescher在德国Tubinger大学F.Hoppe-Seyler实验室研究细胞核的化学成分时就有所研究。当时,他从实验室附近的外科医院收集来的绷带为材料,将脓细胞从绷带上洗下来,经胃酶盐酸混合液消化,乙醚抽提,再用过滤方法收集水相中的细胞核,并从这些细胞核中提取到一类呈酸性的化合物。它不溶于稀酸而溶于碱,含有一定量的磷元素,于是把这种新发现的化合物称作“核素”。实际上,这种“核素”是含有蛋白质的核酸粗制品。直到1899年,R.Altman制得不含蛋白质的核酸,并首先使用了核酸一词。以后,A.kossel等人发现核酸中含有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  相似文献   

17.
18.
在漫长的思想发展史上,关于人类的自我是什么,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一直是中外思想家所重视并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时至今日,在学术领域中,这个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因此,人性、人的本质,既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老问题,又是一个尚需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原始社会所盛行的图腾崇拜,就已表现出处于蒙昧状态的人们探求自身的企图.进入文明时代后,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讨也随之深入.古希腊产生过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芝诺《论人的本性》的专著.以后著名的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对此也有过论述,他强调人性中的政治因素,指出人是政治动物.人性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就提出和最为注意的一个问题.远在《诗经》和《书经》中,就已经出现了“人”和“性”的记载,但却没有把这两个字连用.这里讲的“人”是指人生,“性”是指天性.春秋战国时期,孔丘就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从理论上涉及到了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以后孟轲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是先天就有的,有些坏人是由于后天修养不够,心灵蒙上了尘垢.荀况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为了满足各自生理方面的欲望和要求,就必须互相争夺,这是人的本性,只有  相似文献   

19.
轻弹簧是高中物理习题中常见的模型,它可以与动力学、能量、动量、热学等多个领域的问题结合成很多新颖的题目,也是历年高考题目的热点模型之一.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掌握住轻弹簧的一些固有特点,那么无论题设背景如何变化均能从容应对.下面结合几道高考题目对其特点加以总结.一、轻弹簧上的示数由其形变量决定"轻"指弹簧无质量,力不会使其产生加速度,但会令其发生形变.形变后的弹簧中各点间张力均相等.  相似文献   

20.
气象的变化 ,是人类最初接触到的自然现象。开始从惊讶而产生疑问 ,从疑问而继之以日积月累的观察 ,从观察而得出初步的规律。这实际上就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所走的道路。这里很值得提出的是人类对雪花形态及对称性的观察。《太平御览》引《韩诗外传》韩婴的记载说 :“凡草木花多五出 ,雪花独六出。”刘熙《释名》也说 :“凡花五出 ,雪花六出 ,阴之成数也。”在古人的阴阳五行观念中 ,凡“奇”为阳 ,“偶”为阴 ,故有此说。韩婴在汉文帝时为博士 ,武帝时曾在皇帝面前和董仲舒辩难过。《韩诗外传》的成书年代约为公元前 135年。此后 ,我国有关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