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64年全国个人赛黑龙江队的成绩不理想,棋队要 做一些调整,王永盛等人年龄偏大,棋又没有什么太大的 发展,但他在这次比赛中战和了 杨官,觉得自己的实力还可 以。我对他说:“一盘棋的胜负很 偶然,虽然你与杨官下和了, 但他要比你好一先棋以上,你俩 要是下十盘棋,你最少输他三 盘。”王永盛不信:“十盘棋多赢 三盘!不可能,谁也不能。”我说: “杨官那盘棋是太想赢你了, 要是平常下十盘,我看三盘还得 多。你要是不信咱们两个下,我要是十盘棋不多赢三盘不算我赢。”队里的人都不信我能赢,就提议我们两个比一下,输了的请…  相似文献   

2.
大爷下棋     
谨以此文献给爱下棋的大爷,献给农村喜欢下棋的老一辈棋迷. 大爷爱下棋.大爷下棋很有特点,无论先走后走,不管对手有什么特长,上来就是中炮,以不变应万变,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大爷下棋崇尚进攻,轮到他先走发起进攻,对方无话可说,可他后走也是这么一副拼死不要命的样子,着实让对方感到有些蛮不讲理,棋未走胆先怯了几分.大爷下棋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他的独门绝技就是中炮盘头马,那套路经过他几十年的精心演练,走得出神人化,鬼神皆惊.大家都知道他要这么走,却又想不出对付的办法,遇到大爷可真有点儿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小的时候,喜欢下棋的我就十分崇拜大爷,有时也学着他的模样,当头炮,把马跳,然后出车,接着冲中兵从中路发起猛攻……棋下多了,有时也能攻城略地,品尝到胜利的滋味.  相似文献   

3.
小鬼推磨     
没事的时候,经常去路边棋摊看棋。在路边下棋的人水平不一,大伙只图热闹,一边下棋一边斗嘴,常引来大伙哄堂大笑,比赢一盘棋还高兴。下棋时,有人爱逞强,明明能将死对方偏偏不将,非把对手杀光不可,还美其名日"剃光头"。常来下棋的老张,棋艺最高,但他从不给人"剃光头",碰到有人"剃光头"还数落对方时,他总要劝上两句,让他们尊重对手,下棋的目的在于娱乐,棋艺有高有低,赢了棋,说话也不要太刻薄,给对方留点面子。听  相似文献   

4.
名局     
自下棋以来,在棋书上欣赏过不少的名局,但这里要说的不是高手们之间的精彩对决,而是诞生于身边棋友中间的一盘“名局”。某日观棋,对局的双方约有四子差距却分先对弈。行至中盘的局面是,执白的上手在棋盘的左边筑成了一片雪域高原,一条独眼黑龙盘桓其上,气息奄奄,逃生无路;而另一边的两个黑角之间,白棋隐约地还有一块模样。按常理这棋就是再下下去也没看下去的必要了,而此时上手的一句话竟使得这盘棋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上手说的是“这棋我要半目赢他”。此言一出举座大笑,下手也许是被这笑声惹上了火;于是这盘本该结束的棋便接着下了下去…  相似文献   

5.
轻松地带     
下岗 甲乙两位棋手摆好棋子,准备对弈,甲发现乙少一象,说:"快把象放上。"乙慢吞吞地说:"我有好几次都被对方的炮打闷宫,今天让'象'下岗了。" 天外有天 小孔:主任,你的棋真厉害。 主任:我才学了几天。 小孔:可是我再下三年也比不了您。 主任:我再下五年也赢不了董事长。  相似文献   

6.
鹤舞重宵     
笔者 周鹤洋周鹤洋自己也说长棋了,今年不仅参加了除富士通之外的国际赛事,国内也开始取得好成绩。个人赛没过几轮,就有人预测他要拿冠军,一路飘升的人气,使他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这时我才想起,很久没和他联系了,个人赛结束后,他刚回到北京,我就拨通了他的电话。鹤洋你好,祝贺你取得个人赛冠军,这次比赛感觉怎么样?谢谢,这次比赛还算顺利吧,也有过几盘难下的棋,尤其是跟俞斌的那一盘棋,一开始就没走好,幸亏最后他错招也走了不少,我好不容易才将棋逆转,也不过仅仅赢了半目棋,真挺悬的。最后能赢下来感觉是很累的。个人…  相似文献   

7.
父亲去世已经八年了,每当想起父亲,就会想起他下象棋的情景。我的老家在陇东农村,那里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就是下象棋。从我记事起,农闲时节,父亲的几个棋友就经常来我家下棋,他们一边下还一边敲击着俘虏的棋子,怡然自得。我在旁边观战,但不明就里。村里棋风很盛,有几个棋摊,每天都围着好多人,父亲也常常去棋摊下棋,有时吃饭的时候到了,母亲就让我去叫父亲,这时父亲必定要把一盘棋下完才走。我当时觉得下棋很神气,也想学,但父亲从来不敢我,他说小孩子不要学这些,好好学习功课。直到上忉中,我发现班匕不少㈣学都会下棋,便决心要学会。于是就去找我的一个堂侄学棋,他虽然比我小几岁,但还是不肯被我,我就给他摆好棋子,他这才跟我下,一开始,我总是输,但一周以届,我就赢了他,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相似文献   

8.
我在1994年离开了下棋的哥们儿,一晃几年没怎么摸棋。1998年我与一帮中国朋友每星期五打篮球,棋社的罗明曾到篮球场找过我一次,我与他拍了三盘,结果是我难看地全输。他第二天就与所有能联系到的棋友通电话,大吹特吹了一番,也把我扁得一钱不值。众棋友听说我已是软柿子一个,就极力鼓动我抽时间去棋社,美其名日叙叙旧。  相似文献   

9.
我下象棋已有三十多年了,下棋是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周末,我一般都会去文化馆和棋友们杀上几盘,偶尔也下彩棋。十五年前的一个周末,我照例去文化馆下棋,那天听棋友们说,来了一位省城高手,很厉害。到了下午,那位高手来了,有位棋友上去应战,高手让棋友一马,下了六盘,结果棋友零比六大败,白送了三十元钱;我看了不服气,上去接招,结果输得更惨,人家让我一马,十多盘棋,只和了一盘,其余全输。  相似文献   

10.
棋人     
三 棋摊上除了这四位常客,还有两个重要人物不能不提.一位人称小诸葛,这小诸葛可不是白叫的,那棋下得可真是个好,算度那可真叫个深.他的棋到底有多好,我不知道,只记得他对我说过这样的话:"那个咱们县下象棋水平很高的西关杜三你听说过吗?他说自己跟谁下棋也没有怵过,可遇到我,愣是一点儿辙没有.就像孙悟空遇到了如来佛,筋斗云无论怎么翻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不管是真是假,小诸葛这话,我还真有几分相信.我也算是粗通棋理了,看小诸葛下棋,开始并不觉得他的棋有什么出奇之处,和别人相比也看不出什么不同来,也都是走个炮上个马进个兵什么的,可一到中局,就显出他的不同了.他好像知道你要干什么,真是针锋相对、步步先机,不知不觉陷入他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你考虑半天才走出一步,他随便一着妙手,把你堵得严严实实,让你再一次陷入苦思,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黯然认负.  相似文献   

11.
诘棋新作31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3,(12):86-87
围棋一家人 爸爸老了,我们却举家在外。他只能在网上指导孙子下棋,却不知出手轻重,让8子把5岁的孙子杀个大败,哭着说再也不愿和爷爷下棋了。为了给儿子壮胆,我撑足了棋份,反让爸爸8子,竟然取胜。儿子实在搞不懂,为什么他赢不了不厉害的爷爷却能赢厉害的爸爸。  相似文献   

12.
丁伟 《围棋天地》2003,(8):35-38
聂老太累了!自3月18日以来,他在名人战、NEC杯、华润饭店杯三项比赛中共下了6盘棋,一天一盘。前四盘他连胜,但后两盘连败。下棋,也是需要体力的。  相似文献   

13.
没事偷着乐     
“如何下象棋只赢不输?”——未免太悬乎了。慢!这条信息还真有点意思,我这个人就爱下棋,自认为水平中等偏上,但是每次跟收发室的黄大爷交手,却是下几盘死几盘,每个月都要输几包烟给他。更可气的  相似文献   

14.
赢来的健康     
春节过后,父亲突然迷上了下象棋,可小区附近没有棋摊可供他一试身手,他便想到了在网上和人家一分高下,经常在QQ的游戏大厅里找人对弈. 父亲的象棋水平一般,而网上又藏龙卧虎,所以他经常成为对方的手下败将.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下棋就是一个“乐”,不管是输是赢,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可父亲一贯好胜心很强,输了棋心里就相当不痛快.如果再有一两个赢棋的人发帖子嘲讽他是“臭棋篓子”,父亲就更是气得不行. 父亲的身体本来就不大好,本来指望下下棋修练一下心境,如果再这样又是着急又是生气下去,他的健康肯定会出问题.母亲劝了两次,让父亲别再下棋了,可他完全听不下去,无奈之下,母亲给我打电话,让我劝劝父亲,免得他因为下棋气坏了身体.  相似文献   

15.
可以说中后盘是没有定式可循的,那么该如何下好中后盘呢?如果你能知道每一手棋的目是多少,然后把棋下在目数最大的地方;另外中后盘非常容易出现误算,如果不出现误算,又能下在大的地方,这样的话这盘棋你一定会赢的。关键在于我们不知道哪一手棋是最大的、最好的,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研究吧。下面给大家介绍一局第14期棋圣战最高棋士决定战1回战今村俊也九段执黑对石田芳夫九段的精彩对局(白中盘胜,共216手)。谱一:棋下至19手是一盘典型的大模样对实地的局面,白20是有想法的一手。参考图一:白1挂角至黑4超大飞张模样…  相似文献   

16.
王元 《围棋天地》2005,(2):81-83
读过了本刊上一期的《有空吗?下盘棋吧》,各位是否试过了下一盘棋?哦,我听见了:“棋是已经下了,但还是不大会啊”。不要紧,再下一盘,实践出真知,只要一边下棋一边稍加琢磨,很快就能走上正轨了。我敢打赌,各位学会下围棋,一定早于我学会开汽车。  相似文献   

17.
古龙版象棋     
四月二十三,正午。街头棋摊。无风,烟雾缭绕。谁能忍受三天不下棋?他能!但他现在正坐在棋枰的前面。阿飞出手了。没有人能看清他出手的动作和速度,但荆无命没有躲闪,因为他知道一切都是徒劳,况且这次他也躲闪不开。荆无命的喉咙有些发成,胃也翻滚起来,一种液体仿佛要涌出体外。一切又静了下来,棋局已结束。棋枰还是那块破棋盘,子在,人却不在。  相似文献   

18.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7,(19):92-93
慧忠禅师到底和那位棋艺四海绝伦的棋客都用黑子下没下棋,我们是无法知道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恐怕谁都没有想到过的问题,那就是双方都用黑子能不能下棋?读者朋友可以想想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臭棋篓子     
谁是臭棋篓子?嘿嘿,就是在下。早先听人说,不会下棋的男人不算真男人。为了做个真男人,就学着下,可是一直没有长进,二十年前是什么水平,今天还是什么水平,于是便得了“臭棋篓子”这个雅号。 在我下棋史上,用输多赢少来定义,那都是抬举,我可以说还没有真正赢过。少数的几次赢棋,或者是与比我  相似文献   

20.
我爱下棋,从小就爱下棋。 刚学会下棋不久,我就知道有个叫王嘉良的棋坛高手,他是街上棋摊人们常念叨的人。下棋的人爱夸口,特别是街上棋摊的人更爱“斗嘴”,有时遇到绝杀的棋,得意的一方总会说一句:“这棋就是王嘉良来了也没救!” 说真的,王嘉良就是我和棋友心目中的纹枰圣手了。 多少年来,我追逐着王嘉良的足迹,注视着他在全国大赛中的身影。我在报上看到过他的对弈照片,细高的个,瘦削的脸,一双极有神的眼睛……。然而真正与他谋面那还是在1980年的秋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