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09,34(4):77-77
据新华网2008年10月1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野外考察队刚刚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喜马拉雅地区植物种质资源科学考察及采集任务。此次考察范围包括包括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和日喀则地区,重点对中国西藏地区与印度、尼泊尔和不丹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地区进行了考察。考察涉及热带雨林、干热河谷、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高山草旬和沼泽等多种植被类型。考察期间共采获植物种子200余份,分子研究材料1800余份,标本4000余份。标本包括喜马拉雅红豆杉、密叶红豆杉、星叶草、喜马拉雅长叶松、锡金海堂、水青树、互叶铁线莲及瓶颈尔小草等一系列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和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物种。  相似文献   

2.
带领学生们外出时,学生会问这是什么树?那是什么花?教师常难以回答。我认为小学科学老师个个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和野外考察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科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引导启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使他们以更大的兴趣学习科学。  相似文献   

3.
带领学生们外出时,学生会问这是什么树?那是什么花?教师常难以回答。我认为小学科学老师个个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和野外考察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科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引导启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使他们以更大的兴趣学习科学。  相似文献   

4.
自然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将书本知识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自然地理的野外考察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通过野外考察可以使学生认识了解自然环境的形成与变化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本文重点讨论了学生野外考察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和考察方案的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野外实习是高校生物系植物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扩大和丰富学生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等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途径。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予期的实习效果就成为实习组织者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开展野外考察提高地理素质□段晓英/宝鸡石油钢管厂子校进行地理调查、野外观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深入掌握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在野外实践中观察各种地理现象,可以搜集和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将其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  相似文献   

7.
地理野外考察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学生不仅能获取大量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能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塑造他们社会认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从考察前准备工作、野外考察过程和室内资料整理分析3个方面,详细说明中学开展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实际操作流程,探讨中学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意义,以进一步推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更多地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促进野外实践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罗浮山和澳头两地野外实习考察教学例子,从实践和理论上说明野外考察是提高师专地质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选好点是达到实习考察目的的关健。  相似文献   

9.
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将课堂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所在师范院校的特点和实际,在实习基地选择、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完善成绩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获得较为理想的野外实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现有植物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无线网络、手机互联网,利用各类信息终端构建植物信息查询系统,为野外植物实习提供新的检索工具和直观的学习平台,将学生手中的通讯工具、游戏工具等逐渐转变为学习工具,增加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新方式、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7月2日,我们河西区小学自然教师,由区教研室组织,在天津地矿学会秘书长毛俊明先生的带领下,对我国第一个地质自然保护区——蓟县,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地考察活动。蓟县是我国地质科学的瑰宝,它主要是沉积岩,在世界上驰名,它的优点在于,地质变质线连续沉积,没有断裂,而且交通方便,便于人们实地考察,它的地质、地层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罗安琴 《地理教育》2015,(Z2):137-138
一、教学目标
  了解南泉地区地质构造、地带性植被及土壤;了解喀斯特地貌的表现,观察石灰华现象;观察人类活动与地形的关系;思考河流横断面、水位、流速、流量之间的关系;观察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及河迹线;了解岩石、土壤与植被的关系;了解地理标本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凯维翰 《地理教育》2013,(Z2):40-41
利用当地资源开展乡土地理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最显著的特点,野外考察是地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野外考察寓于它的实践性,即必须通过必要的实践活动——野外考察,通过学生亲身感知,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从而实现乡土地理教育在德育、智育、美育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  相似文献   

14.
夏江林 《科学教育》2010,(2):F0003-F0004
南岳地处湘中,条件优越,气候宜人,植被茂密,物种丰富,境内还保存有7处原始次生林,共有维管植物232科,1044属,约2662种,还有不少的珍稀物种,如绒毛皂荚、伯乐树、篦子三尖杉等等,是一处有名的科普教学的理想场地。南岳树木园每年都要接待来南岳进行植物实习的各大学院校的学员,在野外的教学当中,结合实际情况,教会学员们认识植物的同时,也要了解一些植物在自然环境当中的一些生活习性及其用途,便于学员在今后的实践中去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樊明军 《甘肃教育》2012,(16):82-83
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应提倡开展野外(校外)考察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而在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的实践中,通常会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方向辨别,特别是在植被稀疏、人迹罕至的戈壁与沙漠地区,学生往往难以利用地物、植物特征来辨别方向。为此,教给学生一些野外考察时方向辨别的方法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17.
18.
清明     
一今天是清明(2010年4月5日),上午从家中出发,为父母扫墓。父亲的墓在华山,面对天平后山,朝东,略朝南,坐落在半山腰上。父亲是一九八三年去世的,二十多年来,我们每年都在清明前后爬上山路,给他祭奠。山上,特别是近山顶的地方,会有野生的杜鹃,白的居多,  相似文献   

19.
清明     
残冬悄悄告别这让它留下许多眼泪的北国,让位给姗姗而来的春。我走在泥泞不堪的石板路上,努力寻找生命的讯息,可找到的只是喧嚣和污秽。雨滴点点,我有点恍惚,原来又是一年清明。  相似文献   

20.
清明     
此时,我的奶奶一定站在山顶的凉亭上向家里张望. 我奶奶一边和她的老姐妹们唠嗑,眼睛却不时地朝山脚下的那条水泥路上瞥去. 白色的水泥路在绿野问蜿蜒,甲壳虫似的车,蚂蚁似的人,奶奶的眼睛在他们的身上一一地停留,她知道,春风一吹,她的儿孙们就要上山来看望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