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人们把只吃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称为“偏食”。最近,我惊讶地发现,这种“偏食”现象已蔓延到职教这块领域了。你若不信的话,请看:专业课上学生严肃认真,神情专注,如获佳肴,食之犹恐不饱;可文化课上则松懈散漫,态度漠然,甚至如自由市场,各干各的“营生”。有的学生如是说:我们花钱来职业学校就是要“吞”技术“咽”本领的,哪有时间“品尝”那些“小菜”(指文化课)呢。而一些教师的高论则是:职教中的文化课不过是宴席上的可口可乐而已,可有可无!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我们是职业学校,学生的目的也无非是要学得一技之长,那学生“偏食”又有什么不好呢?这话初听起来似有一定道理,但“偏食”带来的后果却是不良的。其一:专业不“精”。以财会班  相似文献   

2.
“邯郸学步”不可取○白春平谈起教学经验交流,许多人都希望得到有教学特长的教师的真“经”法“宝”,自己拿来一试就灵验。也有的教师不解:同样的教材,学生同样地学,也用了同样的教法,为什么教出的成绩就是不如人家?这不由使我们想起“邯郸学步”那则笑话。赵人走...  相似文献   

3.
黄兆龙先生写的《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期,以下简称“黄文”),认为“现代学校非常需要研究和运用‘无为而治’思想的核心,按规律办学管校”;认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对“无”进行探索与开发是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孙仕满 《山东教育》2005,(18):48-48
今日,孩子自己在家。早晨上班时他答应做完作业后再玩。10:00我打电话给他,他正在上网。12:00我下班回家,他还趴在电脑前面。翻看作业,竟然只写了几行。  相似文献   

5.
我的儿子莎莎是全家的中心人物。他在奶奶家是长孙,在姥姥家是长外孙。全家老少对他犹如“众星拱月”,他是受头等优待的人。莎莎成了“小霸王”。就说大年三十在姥姥家吃饭那一回吧,丰盛的菜肴刚上桌,莎莎就马上爬在桌上用手抓菜大吃大嚼起来。我告诉他要懂礼貌,等大家—块儿吃,话没说完,姥姥就进来了。她说:“别管孩子,让他吃。爱吃什么就吃什么。他是我们家的小宝  相似文献   

6.
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我真诚地对待学生,学生也以真诚回报我,我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有时,个别学生对我的过分依恋也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李新是五一班的一名女生,短短的头发,一身牛仔服,整个一副男孩儿的打扮。不光打扮,她性格上也像男孩:嘻嘻哈哈大大咧咧,爱和男同学一块儿打篮球,却不爱和女生在一起。由于我遇到学生有错儿时总是耐心跟他们讲道理,很少斥责他们,平时又爱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做游戏,所以他们常常在课下找我玩,李新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李新对我的“依恋”有点反常。每天一下课,李新就跟着…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王岳媛读者问:我的孩子1岁3个月大,原来在家时一直很乖,不哭不闹,谁抱都行。最近,我带他去奶奶家住了几天,他一直钉着我,谁都不让碰,如果我离开一会儿他就  相似文献   

8.
“再富不能富孩子”,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的情况下,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全家人对独生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少孩子还沾染了讲究吃穿、互相攀富的习气。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孩子的家长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为了不至于使孩子“冒富”,便煞费苦心地装起穷来。他们在生活上省吃俭用,并减少在孩子身上的支出,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举办的一次艺术大赛的赛场,有一位评委自豪地说:现在的学生,一入学,就树立起了一个目标,参加大赛,还要拿名次!这是真话,却也真使人不寒而栗。这说明,应试教育如今又有了一个孪生姐妹——应赛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起,“秀”一词在各行业时髦起来。如“时装秀”、“模特秀”、“车展秀”……。翻翻字典,方知“秀”指秀丽,妩媚优异,最佳等解法。如此说来,在时装,模特等展览上使用“秀”字无可厚非,而“作秀”一词也更显时代感和创造性。但如果把“作秀”…词搬到课堂上,笔者却觉十分不妥。  相似文献   

11.
这种“家教”不可取钱树勋一个时期以来,部分在职中小学教师利用晚上和星期日的时间,在家里对少数学生补课,辅导作业,开展“家教”;学生家长每月向教师支付一定的“家教费”。这种以创收为目的的“家教”在一些学校里越演越烈,大有蔓延的势头。本来只有少数教师这样...  相似文献   

12.
某校最近出台了一项新举措:学生一律提前50分钟到校,班主任必须提前30分钟"看班",学生进班后不准随便外出乱跑,必须老老实实在班里做作业.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第7版上,刊登了《9岁儿童遭音乐老师胶带封嘴》的短和漫画。漫画上这样写道:都给我老实点,谁再乱讲话,他就是你们的“榜样”。好个“榜样”作用,让人看了心里着实难受,但类似情况在我们周围确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的学校“家长签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此招甚至成了部分教师的“法宝”,似乎一签字,教育质量就提上去了,孩子就取得大的进步了。笔认为靠“家长签字”来监督孩子学习、来实施所谓的教育,实在是井底观天之见、鼠目寸光之举,而且治标不治本,对孩子潜能的发掘和可持续性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15.
每代人都面临着如何培养下一代品德的问题,但每代人都面临着其独特的时代特点。我平时除了关注女儿的学习,也有意识地培养其品德,诸如不让她娇生惯养,尊重长辈,有礼貌,增强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公德意识等等。我们认为孩子品德的培养本不是一朝一夕,而需要贯穿于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在学校教学研究活动期间,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蚂蚁和蝈蝈》一课。学习第2段小蝈蝈在大树下自由自在地唱歌、跳舞这一内容时,教师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了"自由自在"的含义后,与学生开始了如下对话: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生我觉得是"自由"的。生"讨厌"的。师噢?看看谁能猜出老师想要的是哪个词?生"高兴"的。生"自由"的。师是"懒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辑之间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在一篇题为《从“错误”开始教起》的文章中读到一则小故事,读后颇有些感想。《从“错误”开始教起》一文中讲述了一位教练教孩子学溜冰的故事:在教学溜冰动作前,教练先让孩子们做摔跤游戏,孩子们觉得很有趣,不仅不再惧怕摔跤,而且还学会了跌倒后作翻滚动作保护自己;可是接下来学“直排轮的站立”这个动作时,这位教练有节奏地喊着“踩死蚂蚁!踩死蚂蚁!”初读至此,我颇为佩服这位教练的匠心独运,但细细品味,心头却不禁为之一颤:蚂蚁虽小,也是一个生命,这一声声的“踩死蚂蚁”,岂不是在误导孩子可以漠视生命吗?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有些…  相似文献   

18.
19.
一天晚上10点多钟,住在我楼下的小刘怒吼着,我下去一看,原来他的8岁多的儿子数学考试只得了40多分。小刘一边拍着桌子,一边大声斥责:“你这个无用的东西,真是一头蠢猪,不如当初没有你这个儿子!”孩子躲在墙角低着头,吓得浑身发抖,我好不容易才劝阻住。  相似文献   

20.
一次听班主任介绍经验,有位班主任眉飞色舞地介绍其如何安插一个不露“身份”的学生为自己提供“情报”,用这种方法来加强班务管理。愚以为,这种办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