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所谓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校校园特定环境为背景的学校文化精神和氛围,它是社会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就是高校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门,它肩负着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神圣职责,同时也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浅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是优秀的校园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生、提升学院品牌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院校训,秉承勤学、求精、诚信、创新的文化底蕴,对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5.
曹彦国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6):51-53
高职院校要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要站在立德树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高度,要重在建设以院校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树森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11):8-9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增长与教学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专业设置不断增多与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培养目标理论上的定位明确与教学管理实践中的越位混乱等矛盾,势必制约和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借鉴普通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熟经验,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探讨和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我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校园文化功能强大。但在实际工作中,从概念的内涵理解到具体工作实践,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建设校园文化的理想目标应该是建设文化的校园。就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建设文化校园的理想型态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建强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4-6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产物。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院校文化层次,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浙东文化中博纳兼容、励志图强、开拓务实、主体自觉、知行合一的独特品性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更是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开展文化建设,要善于传承、活化并创新这些资源,构筑人文教育平台,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2.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6-113
人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因此人的认同问题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在经济全球化的现时代,人员、信息与货物的跨国流动,使人们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日益成为一个必须时刻思考和作出选择的问题,人们都会遇到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问题。在文化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国家认同的维度上,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应该通过构造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把经济社会的区域均衡发展置于今后工作的重心位置,并且通过人口的流动促进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强化国家认同还必须有政策和法规的支撑,譬如,共同的语言、政治仪式、文化符号等等的规定。总之,在历史进程之中,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置于文化认同之上,用公民的国家认同促进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3.
14.
马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1):38-41
文化身份的认同在全球化时代显然已成为非常尖锐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兼顾,而且也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兼顾。即不能不顾环境进行掠夺性的发展,也不能以环境问题为借口,无视人口发展的正当要求。当我们完美的环保主义进化到要把人类文明的范围,扩大到全部生物物种和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保留对我们同类中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心,特别是对现有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文化身份不仅仅是一个认同的问题,它也包含着重新建构的问题,即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5.
谈视觉文化影响下的高职美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138-140
新的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时代的到来,扩大了美术教育的领域.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职美术教育要采用如下教育策略:一是注重教师的自我培养提高,二是注重全面培养学生视觉素质,三是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丰富多样.只有这样,高职美术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图像时代的来临真正改变了言语中心的霸权世界,视觉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思潮一起改变着人们生活和思维的方式,视觉思维在思维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步得以体现,将视觉思维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从指导思想、带头人的选择等四个方面浅析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征的专业教学团队,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唐亚光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0(2)
建设教师合作文化,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团队合作情感,分享教学技能和专长.建设教师合作文化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的需要、创建特色学校的需要、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搞好教师合作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层要认清科层制管理方法的利弊,着力建设学习化组织,关注、引导教师非正式群体活动,创建利于形成合作文化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张杰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1):78-8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以及新课程整合的需要,交互性良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20世纪90年代读图时代的来临,带来了视觉文化的兴起。视觉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多媒体课件视角,不仅有利于指导开发既能促进学生学习又能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多媒体课件,而且拓宽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并对教育技术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论视觉文化环境下的文学影视改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洁明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42-45
随着视觉文化的兴盛,读图时代到来,图像全面占优,文学阅读式微。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始与图像融合,走上了一条图像化的道路,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一方面使得文学和影视都获得了广泛关注,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与原著作品相比,其艺术性、思想性和审美品位都大大降低。但在视觉文化环境下,文学的影视化却可能是文学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