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21,(3):M0001-M0001
本期杂志刊登的文章,主要包括2020年学术图书的盘点和新出版的著作的对话性评论。细心的读者很快会注意到,“新名词”繁多,乃是本期杂志的特点:“虚拟媒介考古学”“负人类”“后人类”“图史博弈”“后电影状态”“80年代阅读”“深层时间”“无形之神”“邪典电影”“游戏民族主义”“技术赋权”“情动的危机”“艺术意志”……  相似文献   

2.
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而言,并非是对等而公平的,事实上,在全球化与本土化、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传统文化与后现代文明等各种冲突中,以美国为首的西  相似文献   

3.
种族主义是纳粹民族主义的核心和基础,但反过来又可说。民族主义又是种族主义的温床和基础。可怕的是,这种民族/种族主义具有强大的精神煽动性。极易激发起一种热血沸腾的英雄主义浪漫情怀,并使反对者背上“卖国”,“民族叛徒”的罪名。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舆论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涌现出了第一批舆论学著作。如果说在80年代末以前,我国的舆论研究还不能称为“学”的话,那么,80年代末以后这批舆论研究著作的出版,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学开始形成。虽然,有关新闻舆论监督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新闻学界及业界早已展开,  相似文献   

5.
王丹丹 《大观周刊》2006,(28):22-23
随便往街边的报刊亭里扫上一眼,便发现很多诸如《凤凰周刊》、《南方周末》等颇有影响力的刊物封面都赫然横着一个词汇“80年代人”:恍然发现.“80年代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开始成为社会阶层中不可忽略的群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李晓彤 《青年记者》2017,(29):14-15
在当下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下,网络媒体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笔者将“把关人”理论重新拉入视野,通过对网络民族主义时代特点的梳理,分析“把关人”理论起到的积极作用,并针对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下网络媒体如何“把关”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蒋海燕 《传媒观察》2004,(12):60-61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版相得益彰,有的副刊甚至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栏目,如北京《晨报》的“晨报副镌”、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沈从文编的《大众报》文艺副刊等,还有20世纪60年代的《羊城晚报》的“花地”,80年代《新民晚报》的“夜光杯”,都曾拥有大批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戴益民 《视听界》2005,(2):69-7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在我国迅速普及;90年代以后有线电视又异军突起,人们的注意力日益被电视屏幕所吸引,广播逐渐变得门庭冷落。90年代后期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对原本陷入困境的广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广播成了弱势群体”,“广播没有前途”等说法流行一时。  相似文献   

9.
目前,几乎所有的穆斯林聚居地都出现了原教旨主义运动,原教旨主义势力不仅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而且对统治阶级或执政党构成强有力的挑战和威胁。各地原教旨主义势力相互支援、彼此协作,并试图建立某种形式的国际统一战线,出现了国际化趋势。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取得成功以来,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遍及世界75个国家而且拥有10亿穆斯林的伊斯兰教在世界政治领域再度活跃起来。一些国际问题分析家指出,如果说五六十年代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兴盛时代的话,那么80年代可称为伊斯兰运动再次崛起的时代。的  相似文献   

10.
"80后"自话自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80后”图书策划 人):“80后”这个概念 是和“青少年”或者“老年”等差 不多的一个概念,足按出生年份划 分的,没有必要讨论这是不是一个 科学的文学概念,但文学绝对不是 按照年代来划分的。“80后”的概 念一出现,就是一个商业炒作的标 签,所以好多人以为“80后”是“肮 脏”的。商业炒作是媒体和出版社 的一种变相的宣传手段,没有“80 后”这个概念,他们还是一样会用 别的概念炒作。尽管“80后”自身 无所谓“肮脏”不“肮脏”,但商业 炒作和负面宣传已经给“80后”带 来不良声誉。 “80后”厌恶“80后”的某些 现象,或者厌恶“80后”这个概念, 这又是“80后”自身的问题。于是 我们在拒绝商业炒作的同时也是 在对自己的反思和否定,但我们已 经无法面对媒体说我们不是“80  相似文献   

11.
一、从重返“80年代文学”到重返“80年代电影”
  把80年代作为某种精神故乡,重返故乡以表达怀念,始于作家、学者的个人回忆,如张旭东的《重访八十年代》(《读书》,1998年第2期)、韩少功的《反思八十年代》(《天涯》杂志访谈录,1999)等。90年代末以来,这种零星的个人回忆首先在市场上被转化为一种怀旧消费,80年代的日常生活用品、服饰搭配以复古风的时尚姿态被再度消费,人们在橱窗里又看到二八大杠自行车、梅花牌运动衫、海魂衫、白球鞋、印有喜字的搪瓷杯、塑料凉鞋等80年代的标志性物品;近几年来这股怀旧风潮又叠加上了80后的怀旧记忆,80年代刚出生的他们如今也陆续步入而立之年,大批80年代的玩具、动画片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里:前者强调历史记忆,后者回顾童年经验,不同的经验建构在市场上被接受为同样的怀旧消费。同时,文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较为集中的“重返80年代”的研究现象:程光炜、李杨在《当代作家评论》(2005)开设了“重访80年代”专栏,借助知识考古学重新建构和考量“80年代文学”和“十七年文学”之间或承接或断裂的关系,程光炜出版了《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一书;另一边,在文化类图书中也催生了大量以80年代为主题的访谈、回忆录、散文集,如《八十年代访谈录》(%建英,2006)、《八十年代文化意识》(甘阳,2006)、《闪开,让我歌颂八十年代》(张立宪,2008)、《八十年代中学生》(任曙林,2011)、《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新周刊,2014)等。  相似文献   

12.
钟馨 《新闻前哨》2010,(3):58-60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中国对外传播受众观由“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受众观转变:80年代初以前,受众在对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被简单地等同于“宣传对象”,是“宣传对象”受众观;80年代中后期,“宣传对象”受众观开始向“信息消费者”受众观过渡;90年代以来,“信息消费者”受众观日渐增强,受众作为信息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凸显。  相似文献   

1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书《’85美术运动》,副标题是“80年代的人文前卫”,这个副标题十分准确地点明了80年代“新潮”美术运动的意义。今天,在诸如“798”一类的美术场所,人们对各种各样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14.
培植新闻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成为西方大众传媒流行的报道方式和常用的新闻再现技巧。由于西方新闻界对这一方法的探索一直没有理论化、系统化,加上“培植新闻”与我们所忌讳的“制造新闻”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人们始终对此有所顾虑,也就很少有人去“碰它”和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仆”和“公务员”的称谓分别代表了中国50到70年代、80和90年代的行政官员定位。那么今天的“政府雇员”呢?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作为学术话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舆论监督”一词开始比较频繁地见诸报刊。而过去新闻实践话语中的“批评报道”、“负面报道”等。也逐渐为“新闻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报道”所替代。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将“舆论监督”写进了大会报告。从那时起。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ERP?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它是由20世纪40年代的“订货点法”、60年代的MRP(物料需求计划),以及80年代的MRP Ⅱ(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视觉文化时代,社会生活已被图像所包围,大众媒体借助媒介技术广泛传播图像符号,使网络民族主义呈现出“图像转向”的新样态。“图像转向”表明话语形式逐渐转变为以图像为中心,促使网络民族主义从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本文以“阿中”走红事件为例,分析其传播特点和传播动因,并试图探究网络民族主义“图像转向”变化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随着80年代的到来,话语的暴力代替了身体的暴力。从王朔本人的行为上看,自80年代到现在,有一个从“撒野”到“撒泼”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中国院校传媒教育的发展情况是再恰当不过了。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中国的院校传媒教育大有蓬勃发展之势,传媒学院、传媒专业一下子“冒”了出来,成了香饽饽,到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设新闻类院、系、专业的高校有六十所以上,专业点超过一百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