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争夺受众的“眼球”已成为各家媒体竞争的焦点所在。以图示图表实践“方便受众”的理念,充分重视图示图表在电视新闻传播效果中的重要作用,不失为电视媒介吸引受众的一种方法。电视新闻具有视听结合的天然优势,它的表现符号要比报纸广播新闻丰富得多,包括现场画面、同期声、解说、字幕、图表等多种形式,只有充分发挥这些表现符号的综合优势,使之相互配合,达到立体传播的效果,才使电视新闻具备吸引受众“眼球”的独特优势。随着电脑特技绘画的日益普及,各种图示、图表在新闻节目中承担了日益重要的信…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为基本特征,以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报道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电视新闻的优势是画面。那么,如何发挥画面的优势来体现主题,吸引受众呢?这是摆在每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以事实感人。大家都知道,电视新闻采访首先是抓事实。事实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一样,同属新闻的范畴,同受新闻基本规律的制约,因而具有相同的共性——新闻性。但电视新闻毕竟是以画面为特征、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报道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是一种形象化的舆论,因而具有和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相区别的个性——电视性。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应该是声音画面双方有机结合,新闻性、电视性两者俱佳。一档好的电视新闻节目亦是如此。“电视”一词源于希腊文的“从远处”、“远远的”和拉丁文的“看”,合起来即远距离传送的画面。通常用的TV不过是英文Television的简称,含意也是遥远之地能看得见的图象。相对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而言,电视新闻的优势是画面或图象,其弱势也是画面或图象。电视新闻能形象地层现事物的原貌,既可目睹,又可耳闻;它能把观众带到新事实发生的现场,尤其是现场直播,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它能满足人们眼见为实,一睹为快的接受心理。显而易见,画面是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业的迅猛发展,电视新闻媒体凭借声画同步、视听兼备的独特优势,成为时下观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顺应时势,军事电视新闻越来越受到受众重视。活跃在基层一线和训练现场的一大批基层电视新闻报道骨干,成为CCTV军事新闻的主力军。他们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军事电视新闻的质量和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可视性是电视新闻的血脉。电视新闻是以电子视频技术为传播手段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是利用画面和声音向受众传播新闻事实的,它能集声画之美,兼视听之长,因此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更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类似于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作用于广大受众,电视新闻能否更加平等、更加亲切,让受众不再有被“灌输”的感觉呢?能!因为电视新闻像绘画一样具有多视角性,绘画可以找到最具冲击力的视角,电视新闻也可找到最具亲和力的视角,关键在于怎么“做”新闻。我们把“亲和力”一说引进电视新闻的领域,不能不谈到十分相似的概念——“贴近性”。“贴近性”要求记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更贴近时代。“贴近性”在近几年,一直是电视新闻理论界对记的基本要求之一j其实,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贴近性,是相对记而言  相似文献   

7.
费程 《新闻世界》2013,(10):76-77
新闻节目办得好坏,决定着电台、电视台的视听率和舆论作用以及媒体的发展前景。媒介间的竞争主要是新闻信息领域的竞争,新闻节目是竞争的“主战场”。对于电视台来说,它的新闻节目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满足受众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决定其未来是否能够在剧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借鉴前人对电视新闻理论的研究,着重探讨电视新闻的个性、共性规律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类型、报道方式、报道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莹 《新闻前哨》2013,(4):44-47
【摘要】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受众不再满足于从电视上知道“发生了什么”.对新闻意见性信息的需求大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蓬勃发展本文以“话轮转换”理论为出发点,以美国著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见新闻界”(Meet the Press)2011年4月24日的一期节目文长为例.具体分析节目中话轮的夺取、保持、出让、修复策略,目的是希望话轮转换的语用策略能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意见性信息充分、多元、有效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彭克敏 《青年记者》2012,(12):68-70
中国的电视新闻调查节目起步要比平面媒体晚,但由于电视丰富的表现因素、视听结合的形象表述方式等优势,使得中国的电视新闻调查节目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从一开始就定下很高的目标——最能代表国家电视台水准的深度报道栏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显示它特有的传播优势,并深受观众的喜爱。 声音是屏幕形象的重要表现因素,它是电视新闻节目交代事件、情节、表达情感等不可缺少的“语言”。声音只有和电视新闻画面有机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的跟踪报道是对某一典型新闻事件或事实,跟随它的发展轨迹而采取的同步采访报道。 “跟踪报道”这一方式应该如何更准确地定义姑且不论,然而这一报道方式在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提高收视率等方面有着妙不可言的魅力。就其功能而言,就如同古代章回小说的每一回结尾的最后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这种“令人欲罢而不能”的效果,能“吊”起受众的“胃口”,强烈地激起受众了解结果的欲望,并引导着受众收看下一次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尹晓辉 《记者摇篮》2009,(12):85-85
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媒体新闻。其原因在于电视新闻除了文字叙述新闻事件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声音、画面等电视元素向受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近些年,随着电视新闻的日臻成熟,业内人士对电视新闻的独特优势也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在电视新闻别于其他媒体新闻的所有优势中,人物同期声的应用可以说是电视新闻的“独角戏”,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新闻,尤其是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受众接触更多的是“模糊的真实“。电视新闻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认知心理活动传播新闻信息。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板着面孔说教的传统电视新闻模式早已对观众失去了吸引力。因此,要满足受众对电视新闻更高的要求,就必须发挥电视媒体的直观视听特点,让电视新闻"鲜活"起来,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从而引发共鸣,产生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佩珊 《声屏世界》2007,(11):26-26
电视新闻报道理应体现“人文关怀”,多一点谈“情”说“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向受众传递社会关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用于传播新闻信息,其最大特点是能满足受众“看”的欲望。让受众耳闻目睹时空统一的新闻事实,是电视新闻独有的魅力所在。目前,在我国新闻理论界相当一部分同志把电视新闻“看”的内容即画面的作用,仅理解为“对新闻事实的客观记录所产生的证实作用及审美作用”,显然这对电视“画面”作用的理解失之偏颇。再从我国电视新闻的现状来看,各级电视台对电视新闻“看”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电视新闻凭借着其视听结合的方式,能够满足受众收视的心理需求。但是,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兴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给电视新闻带来了竞争压力。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的关注,电视新闻节目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改革出更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8.
赵晖 《青年记者》2007,(24):113-114
美学家毕达哥拉斯说:“和谐是繁杂的统一。”电视新闻包含形、声、色、文等诸多的视听元素,正是这些视听元素和丰富的表现手段,使电视新闻的播音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和约束。形、声、色、文间相互的交叉性、相互的制约性、和谐的交融性,对电视新闻的播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更难更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电视新闻的重要部分,它起着启领新闻主体内容,引领新闻受众的重要作用。把“看报先看题”的说法借到看电视新闻节目上并不过分。但凡稍有一点媒体知识的受众都清楚,电视媒体兼视听于一体,它和报纸这种印刷媒体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电视媒体稍纵即逝,不易保存。因此决定了电视新闻标题在表现形式上的以单行标题为主,不便用副题和引题,在内容上,以实题为主,不宜用虚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便于受众看得清,听得明,记得牢。但由于电视新闻标题无论事情大小、内容多少、场面繁简、细节丰约,均一题解决,其拟题比报纸拟题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电视新闻中,尤其是在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真实,可将其称为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思维活动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