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颖 《视听纵横》2005,(1):98-100
娱乐类报道、节目在经过了前几年的红火和辉煌之后,目前似乎已经逐渐走下坡路了。尤其是近期,有关娱乐报道、娱乐记者和娱乐界的批评,犹如潮水涌来。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笔者所在的重庆,电视台播出的一个连续节目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这个节目讲的是一个幼时被拐卖到北方的重庆男孩现在又来到重庆寻找他的亲生父母的故事。不过,这不是一部电视剧,而是一个由新闻媒体介入的、真实的、正在发生的。目前还没有结局的新闻事实。由于电视台有意识、有步骤的报道,这个寻亲的大男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心、同情,对他的寻亲活动社会各方也给予大力的支持、协助……事件的态势正朝着媒体希望的方向顺利发展。这,就是近年来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并迅速地为新闻媒体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兴的报道方式——介入式…  相似文献   

3.
席为能 《声屏世界》2004,(12):16-16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地方电视财经节目受众有哪些最新需求呢?经调查发现.随着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财经节目中具有地域性和接近性的资讯更加渴求,要求财经节目更具责任、见解和新知。在这种形势下,地方财经节目不得不趋向于深度报道,才能有效激活目标受众。  相似文献   

4.
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不是其他节目所能够代替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一度遭遇各种各样的困境,鉴于此,我们对电视新闻节目深度报道中遇到的困境,以及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进行深度报道,在本文里给予阐述,旨在为深度报道提供指导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的农业报道,大多围绕农业生产春种秋收,年复一年,给农民朋友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人说,这是典型的新闻报道“四季歌”现象。长此下去,这些对农节目就会缺乏吸引力,影响收视率,失去了节目采制的初衷。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创新农业报道,几年来,通过从事对农节目的采编实践,笔者感到必须深入农村第一线,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农业、农村、农民,拓展报道空间,抓住重点、热点、难点,对农报道才能常做常新。  相似文献   

6.
张巍  张英 《新闻传播》2005,(2):54-54
纵观当前各地电视台播出的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属于精品的节目可谓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一是策划者、记者精力投入不够,不肯真正”沉下来”做大文章:二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者、策划者意识相对滞后。这样一来,会使许多适合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新闻题材被作成了其他报道形式,浪费了新闻题材。也会由于编导意识偏差和编导手段、水平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节 《视听纵横》2002,(5):72-74
重大主题报道,这是中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也是新闻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这类报道毕竟不如事件性新闻或社会新闻等等来得“好听”,尤其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做得不好就容易做成说教式的报道,成为“对着空气说话的节目”。通过这两年来的报道实践,我们有这么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所有的媒体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创新发展的问题。特别对于“正在日益边缘化”的广播媒体来说,积极探索适合它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对重大事件进行直播报道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节目形式。“龙腾九霄看神州”是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  相似文献   

9.
赵娜 《新闻爱好者》2011,(3):106-107
电视深度报道是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当中的重要类型,然而当前此类节目却陷入了整体困境。本文从对东方卫视《深度105》节目的个案研究出发,思考当前省级卫视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题性报道是融新闻性、宣传性于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宣传色彩十分浓厚。当前,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各地方媒体,都在积极探索改进主题性报道,力求使主题性报道获得最大收视实效。在2006年4月份衢州市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宣传报道中,《衢州新闻》的系列节目摒弃了以往套路式的报道方式,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些创新,收到了一定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鹏 《视听界》2001,(4):56-56
批评报道节目的始作俑者在中国可能算得上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此后,各地方台也纷纷开办了类似的节目,为普通百姓创建了一个对政府部门实施舆论监督的阵地。与此同时,干扰节目的一些人为性因素也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地方发生了批评报道节目的记者遭受打击报复的事件。而且这种恶性的苗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那么,批评报道应该遵循一些什么样的规律才能够既揭露事件的真相,打击社会丑陋面目,又最大程度地保护记者的自身安全呢?  相似文献   

12.
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琳 《声屏世界》2004,(5):11-13
在电视深度报道的节目形态中,调查性报道可以说是倍受电视新闻工作者推崇的一种节目形态。作为中国电视业龙头老大的中央电视台在陆续推出力作《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又在1996年的5月17日推出了一档以“调查”命名的重头栏目,也是中国目前新闻专题性节目中时段最长的栏目——《新闻调查》,这个栏目越来越“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那么什么是调查性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报道内容及形式究竟有何独特之处?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和业界都对此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13.
一,老年节目的新闻应该是深度报道 老年节目是对象类专题节目。对象类和专题类节目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对象类节目是以特定的人为对象的节目类型,它介入于其对象的生活环境,运用易于对象认同的手段为其服务。从而使媒体同人与社会的关系更为贴近,因而它具有介入性、层次性和贴近性:而专题类节目是具有特定内容范畴的节目形式,用于满足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各省、市有条件的电视台都开办了舆论监督栏目,这类节目,在传播过程中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看到,一方面是这类节目,尤其是批评性报道深受群众欢迎。另一方面。记者采访受阻甚至被打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进行舆论监督节目的报道讲究什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51年美国出现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以来,美国各大商业电视网(比如CBS、ABC、NBC、PBS、FOX)等都相继推出了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到目前为止,美国著名且有代表性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主要有《现在请看》、《60分钟》、《夜线》、《20/20》以及《麦克尼尔和莱赫尔新闻小时》等。  相似文献   

16.
构建悬念是叙述性文艺作品中被频繁运用的一种技巧和手段。对于故事性很强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来说,悬念必然会在这一节目形态中"大有作为"。本文在分析悬念与电视深度报道的必然性联系的基础上,以大量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为例,试图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悬念运用找到些许规律。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纷纷制作出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是当今各种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产物。本文从分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出发,结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探讨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希望对电视新闻的深化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平衡报道     
1999年3月,ABC的主持人芭芭拉在《20/20》的节目里专访了莱温斯基.创下了美国电视界的最高收视率,而此前.莱温斯基拒绝了另一媒体数百万美圆酬金的采访,为什么?莱温斯基接受芭芭拉采访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她能让我自由地表达我自己”。  相似文献   

19.
新的形势,对我们从事新闻宣传的部门和记者、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我认为,加强电视台的骨干节目——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  相似文献   

20.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最受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莫过于批评报道。批评报道是针对各种不良行为、不良风气、违法违纪事件进行的曝光性报道。由于它揭露时弊、鞭笞丑恶,反映了百姓的心声和愿望,体现了舆论监督的力量,因而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