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是我国古代戏剧繁荣的重要时期,曾涌现过许多杰出的作家,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剧本,在城乡各地有过频繁的演出。但是,由于史料的缺乏,对元代特别是元初戏剧演出的情况,至今还未十分了解,其中若干问题一直引起戏剧史研究者的争论。最近我们在山西新绛县吴岭庄卫家墓中发现一批元代初期的戏雕、舞雕、乐雕和壁画,内容丰富,保存完好,为了解元初戏剧演出情况和研究我国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2.
目前,美术界对重彩壁画的研究大多是从现存的壁画本体入手,很少去研究史料文献.本文从金代前后有关的史料研究中,考证辨析出这一时期重彩壁画绘制的有关颜料及施色技法,以求在实践中再学习再创作再发展.  相似文献   

3.
肃南上石坝河石窟是一处地处偏远的小型石窟,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近年来由于对西游记壁画的关注,这处石窟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以第3窟中的壁画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壁画的空间分布、题材选择、情节内容做了详细、全面的阐释与研究。不仅解读出了所有的西游记壁画,还分辨出了观音救难等画面。在此基础上又对壁画的题材组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营建意图和壁画反映的社会思想状况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茜 《嘉应学院学报》2010,28(10):17-21
客家妇女历来以勤劳俭朴、刚健能干闻名于世,她们在教育方面也颇有特色:内容上凸显生活劳动教育,表现了客家女子的"劳作"、"精明"和务实;形式上,独特的山歌戏剧和生活教育折射出客家民系的精神内涵,宗族和家庭教育则是儒家教育的精神传承;方法上又反映出浓厚的生活色彩。  相似文献   

5.
敦煌遗存的百戏史料较为丰富,作为我国古代百戏艺术形式之一的撞技也反映于其中。本文结合文献史料,对敦煌壁画中所反映的植技的内容和形态特征进行考证分析,认为橦技不仅是人体文化的表现,而且也是身体、技巧、力量、心理、动律以及审美等的显示,并与现代竞技体操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归纳其文化意蕴和发展规律,从而进一步论证现代体操的雏形就源于中国的。  相似文献   

6.
敦煌壁画与中国画的现实创作发生密切的关系,张大千起了重要作用。张大千总结出敦煌壁画的十大亮点,其本人亦受益于敦煌壁画而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相比今天的大多数学者仅仅把敦煌壁画放在博物馆中作为"历史"的研究对象,张大千把它作为"过去史"延续到"未来史"而放在创作实践中,成为"现实"的借鉴对象,更体现了敦煌壁画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如何对我国古代有着强烈宗教色彩的戏剧进行界定和命名这一问题上,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着三种意见:"仪式戏剧"、"祭祀戏剧"和"宗教戏剧".无论是"仪式戏剧"还是"祭祀戏剧",在界定这类戏剧时都失之偏颇:强调了其宗教祭祀仪式功能而忽视了它们对于宗教义理和信仰的宣扬;强化了其宗教意义而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它们的艺术本质.而"宗教戏剧"概念,则避免这两方面的不足,既能正确地把握这类戏剧的艺术本质,又能全面地反映出它们所具有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8.
零散戏曲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戏剧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优伶史的研究迄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陈金雀传》记录了陈金雀这位晚清京师演员的概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的戏曲观和审美观,对研究中国近代戏曲活动和化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浅析眼神在敦煌舞蹈中的意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伟 《文教资料》2009,(33):75-76
敦煌舞蹈的创作是以历史悠久的敦煌文化中的舞蹈壁画形象为原始素材,经过了各界人士及专家的挖掘、整理、加工,而独创出的一种新颖的舞蹈表演形式。在惟妙惟肖的石窟壁画上,舞蹈的表演形式及内容形象地展现了浓厚的佛教文化,不同的人物形象则是敦煌壁画中最具表现力的地方;而人物中眼神所传递出的准确、生动、形象的意蕴更是把敦煌舞蹈的特性表现的传神到位。本文从敦煌舞蹈的文化背景研究出发。概括了敦煌壁画中人物眼神的种类,阐述了眼神在敦煌舞蹈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论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戏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大众文化的语境之下,一面是戏剧教育的贫弱现状,而另一面则是戏剧发展和素质教育对"戏剧教育"的热切需求,这些都在呼唤着"戏剧教育"的加强和普及。在复兴戏剧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唯有:坚持素质教育的总方向,推动戏剧走入中小学课堂;加强高校的戏剧通识教育,促进戏剧文化传承与推广;借助编演实践,推进课程改革,促进项目教学;支持校园戏剧,塑造学生角色意识,才能够重新找回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敦煌舞     
<正>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保存了极其丰富、珍贵的舞蹈形象。那些凝固在石窟壁面上的各个时代的舞蹈形象,成为十分罕见、珍贵的舞蹈史料。舞蹈工作者对包括敦煌壁画在内的莫高石窟艺术进行系统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创造性地"复活"了壁画上"扬眉动"、"弹指移项"、"扭胯蹶臂"、"腾踏旋转"的动人姿态。这些来源于敦煌彩塑和敦煌壁画的艺术形象手姿丰富,纤细  相似文献   

12.
元杂剧与唐诗宋词并称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三大瑰宝。但是,长期以来对元杂剧的演出形式问题,一直缺乏系统的发掘和整理。五十年代,从山西洪洞广胜寺附近明应王殿内发现的一幅珍贵壁画,则对元代杂剧的舞台实况,做了不同程度的反映。特别是近年来,这幅壁画不断被复制出国,在国际上亦引起不小的震动。这幅壁画比较细致而生动地反映出一幕元杂剧的表演情形。基于图画功能所限,尽管画面表现的只是一幕中一瞬间的动作,但这一片段的记录,也已成为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多年来,学术界对这幅壁画曾做过许多研究和考证,但众说纷纭,各具千秋。现就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娄底师专学报》2011,(5):72-77
话剧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近年来受到了较多重视,也有一些奠基性的史料类成果问世,如董健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等。然而毋庸讳言,史料的发掘与建设仍是话剧史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史料工作的薄弱制约着话剧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其中,剧团史料的整理则显得更加滞后。剧团在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话剧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个剧团推动前进的。剧团研究本应是话  相似文献   

14.
敦煌随笔之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敦煌遗书中的壁画榜书底稿在敦煌遗书中,有一部分过去未被人注意的文字,这就是敦煌壁画傍书底稿.它是研究敦煌壁画内容的直接资料,而壁画内容又是各个时代人们的社会意识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因此,这部分文字的价值是无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5.
花朝戏,是一种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间戏剧,客观上反映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奠定了花朝戏在客家戏剧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着重分析紫金花朝戏的发展现状,研究其面临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为花朝戏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同时为客家戏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戏剧主张由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提出,在他的戏剧思想中,"情"是通过"梦"表现出来,而"梦"又通过"戏"反映出来。简言之,戏是梦中情的反映,而戏剧通过梦幻的形式表现出来,又包含着复杂的生活内容和积极的人生意义。探究汤的戏剧主张,一方面受到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响,更主要是人类精神现象在文学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历史研究中的史料涉及繁多,档案史料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档案与史学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档案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亦是史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利用档案史料时,应注意对拟采用的档案史料加以甄别、分析和消化;注意区分档案的内容真实性与历史真实性;正确认识档案史料价值地位,重视但不迷信档案。  相似文献   

18.
清代中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戏剧发展情况,尤其是民间戏班进入宫廷的演出,集中概括了当时蒙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貌。从蒙旗十八班的始建、发展到衰落过程中,可以看到戏剧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同时反映出内蒙古的戏剧活动也是和全国戏剧发展紧密联系的。蒙旗十八班的演出,不仅得到皇帝的赏识,也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这些为探讨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与走向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18年春,教育部制定的最新版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终于下发到高中历史教师手中。新课标明确提出"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其中"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史料实证"有如下培养目标:"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以诗证史”一直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种发展思路。陈寅恪先生是“以诗证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1],其《元白诗笺证稿》则是利用中国诗来研究历史的典范之作。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与历史有密切的关系,可以反映不同时期广阔的生活画卷,且后人亦能从中发掘王朝兴替与社会变迁的诸多信息。利用古诗作为日常教学的史料,可以展现史料的多元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