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哲学在本质上是理性的事业,哲学的智慧在于反思。虽然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已成为过去时,并不断受到非理性主义等的责难,但我们不能否认人类的理性探索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而且也推动了社会和政治的进步,其蕴涵的科学精神以及对真理、统一性和自由的追求是值得我们再一次反思的。  相似文献   

3.
天人相分是西方认识论的基本特征,也是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根源。西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不仅决定了科学管理在西方的出现,而且对现代西方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职业伦理是协调职业环境中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伴随着社会工作的展开形成的,然而市场化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诸多伦理道德冲突问题,并渗透到许多行业领域,导致职业伦理陷入困境.以科研人员为例,职业伦理陷入了环境冲突困境、角色冲突困境、利益冲突困境和价值观冲突困境.通过对这四种职业伦理困境的分析,从文化、道德、制度和理论建设方面探索了职业伦理脱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叔本华和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分别代表着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开端与传统理性主义的完成。因此,理解他们的批判对于理解西方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叔本华和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分别代表着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开端与传统理性主义的完成。因此 ,理解他们的批判对于理解西方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方伦理学在其发展伊始,就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人应该依据其本性来生活。伦理学中的非理性主义的基本观念,便是否认理性主义者所设想的"宇宙理性"和"宇宙正义"的存在,也否认运用理性可以证明普适的伦理原则,并且认为人类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运用理性和服从理性既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也不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因此,尽管各种非理性主义的具体伦理观念并不相同——有的主张只有爱与信仰才是人类幸福和德行的基础,有的张扬生命力和感性欲望的满足是人生的要义,有的鼓吹只有超越利害得失,以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才能获得解脱;但是,反知识、反科学却是其共同的、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教育科学的研究范式——批判理性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批判理性主义的证伪分界原则和反归纳法为出发点,从目标、语言表达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教育科学与传统教育学的区别,进而确认了教育科学的经验科学性质。从而说明教育现象和进行教育理论批判的图式。  相似文献   

9.
理性主义是贯穿于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以特有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家的理论和实践。自古希腊时代开始,大批哲学家就不断对它进行运用和构建。无论是对于自然的探讨,还是对于宗教的支撑;无论是对于人性的挖掘,还是对于科学的研究,理性主义广泛得到时代的认可。尽管在当下的多元主义之争中一度式微,但对其新的研究热情已经在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0.
自然价值的合理证明是解决人类为什么要遵循自然的核心问题。西方传统环境伦理学从"自然"视角建构自然价值理论,形成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两种理论路径对立。现代环境伦理学对自然价值的合理论证必须以"自然"和"人为"视域互融,不仅需要对自然进行"道德赋值",而且诉求道德意义上人类"诗意地栖居",超越二元对立认知思维范式,走出"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启蒙范式的本质是视觉性的,它从一开始便疏离了听觉,进而疏离了身体与情感;也正是这种疏离为此后的人类文化进步埋伏下了隐患。此刻,我们只有重新回到听觉维度这一起点,方能恢复最为基本的判断力,从而使自身在后现代主义的窘境中获得救赎。  相似文献   

12.
论自然价值:对一个生态伦理学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价值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完整内涵既包括自然的使用价值,又包括自然的内在价值,这是人类在认识——实践中发挥主、客体两种尺度的作用的结果,又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立足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从未抛弃理性主义,但他从一开始就不是旧的传统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者.马克思的新型理性主义世界观以现实的人及其客体化为实践基础、以人的需要特别是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从而超越了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抽象理性主义的局限.新型理性主义的诞生也伴随着“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这一方法论的创新,伴随着实现人的解放这一政治意图的彰显.  相似文献   

14.
自宋明以降,传统儒家的发展就其理论方向而言主要是孟子学一路的充分展开,此种情形一直持续到20世纪以来的当代新儒家那里。在此理论背景之下,儒家道德哲学的理论建构被简单地化约为孟子学意义上的情感主义进路。就思想史本身而言,这造成了对儒学内部丰富性和复杂性的一种遮蔽;就儒学之作为一种具有现实生命力的思想文化而言,更不利于我们充分发掘传统儒学内部多元性的思想资源以实现其在当代的理论重建。研究表明:作为孔子之后早期儒家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道德哲学典范,孟子将道德基础建立在情感之上,代表了一种情感主义的理论取向,而荀子则以理性为基点展开其道德哲学,则代表了一种理性主义的理论取向,二者在理论建构上呈现出一副相映成趣而又殊途同归的图景。在儒家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会通的学术视野之下,从"人之所以为人者"、"涂之人可以为禹"、"是是非非谓之智"以及"积礼义而为君子"等四个问题的探析入手,揭示荀子道德哲学建构的理性主义进路这一独特的理论特质及其之于儒学重建所可能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面临着的空前危机,以及呼吁可持续发展的“碳中和时代”以不可抵挡之势的来临,要求人类必须注重自然和未来社会的长远发展。在全世界共同应对生态危机的诸多方案中,教育是应对人类世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关键途径,而其所遵循的伦理方法是责任伦理。这种以自然为目的、强调行为动机善性与行为结果善性的“自然责任伦理”成为了拯救发展困境的理论指引,它强烈要求人类为自然永续发展负责。反观现实,当前自然教育效果有待提升,“自然缺失”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距离社会期待与自然教育的应有之义仍有较大差距。旨在培养青少年对自然负责的自然责任伦理教育是碳中和时代下的必然趋势,且能够实现自然教育效果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自然责任伦理教育的责任行动主体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体,相应地,实施自然责任伦理教育也分为集体途径和个体途径。从个体层面来讲,作为社会公民的每一位个体,都肩负着履行保护自然的道德责任;从社会层面来讲,能够切实履行自然责任教育职责的实体主要是政府,其具体执行者又主要表现为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机构。自然责任伦理教育需要广大青少年关心自然资源及环境生态,认识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界的美,了解环...  相似文献   

16.
论人对自然义务的伦理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为什么要保护自然?我们保护环境究竟是“对人的义务”还是“对自然的义务”?本文分析了这两种义务观的代表人物帕斯莫尔和罗尔斯顿的理论,并对他们理论的核心概念“保全”、“保存”、“对自然的支配”和自然的“内在价值”进行了考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对自然义务的伦理根据仍然是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解决环境不同视角入手,着重评述了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一书,对其"控制自然"观念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哲学反思,这对我们今天能够正确处理好科学与控制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庆辉 《考试周刊》2011,(18):54-55
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塑造了现代社会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社会建制,作为科学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生命科学也被人们广泛用来促进人类的福祉。但是,生命科学的存在必须建立在社会交往范畴内,使得生命科学必须接受道德评判的价值考量。当宗教迷信神话被科学实证性打破的时候,"科学无禁区"的神话也要接受人类伦理体系的反思,人类尤其是生命科学实验者必须在伦理反思的批判下谨慎行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伦理的角度,考察了魏晋时期名教自然之辨的主要观点与基本阶段,认为玄学家们虽然掀起了一股虚浮、腐靡的浊浪,但也暴露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他们将本体论与伦理学结合起来,探讨道德的合理性依据,有助于提高道德哲学的思维水平,促使儒道伦理思想的结合,在理论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中责任伦理的困境及其理论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是全球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条件下,对责任伦理的探讨出现重大困境,表现在责任主体的迷失、伦理评价的困境、责任监督机制失效、评判标准的变更等诸多方面。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实践的发展是客观基础,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类与对立是现实成因。跨越困境的重要理论出路在于,在主观上树立积极有效的责任意识,在客观上努力促进利益分裂的弥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