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梅花有个性,它不与百花争艳,适应冰冷刺骨的寒冬,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雄鹰有个性,它展翅高飞,适应高远辽阔的苍穹,成了搏击者的象征。我们张扬个性,也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样会一展风采。谁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个性不能丢,但是脱离了社会需要的个性,会直接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替陶渊明惋惜。他有着不媚俗、不慕权贵的个  相似文献   

2.
论学习型社会与教育机会公平及社会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机会公平在教育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学习型社会直接促进了教育机会公平,间接维护了社会公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执政方式,它要求把法律作为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威和约束所有社会成员的根本规范。法治的根本目标是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在这里,法律公正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实现法律公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社会成员依法享有的平等权利,才能实现社会的公正和正义,才能确保社会运行的规范和有序。法律公正涉及立法公正、司法公正和对法律进行价值判断的公正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公平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幸福,最终标准和方式是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是不同公平标准和方式的和谐统一。公平的不同目标追求、理论基础、评价标准和实践方式形成不同结果。道德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是人格平等,趋向是理想多于现实。经济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是能力平等,结果是现实多于理想。政治公平的目标、理论、标准和方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但其永恒主题不仅是平衡稳定与发展、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形成它们相互促进、持续不断提高水平的公平的关系状态,而且总是在道德理想与经济现实的矛盾中博弈和寻找平衡。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互为基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育公平对促进社会公平有重要意义,社会公平对促进教育公平有重要意义。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是扶贫帮困、慈善仁爱的理论基础,追求互利和双赢是在能力和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论基础。整个社会道德追求的主流对教育公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具有两面性,并未涉及导致分数差距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在政治、道德平等和经济不平等情况下,以不平等的方式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才是公平的。追求公平既有对能力、经济等有优势的人的权利、利益缺位的关注,也有对能力、经济等处境不利人群的权利、利益缺位的关注,但通常情况其核心是对后者的关注。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协调道德、经济和政治公平的标准和方式。以人格平等的道德标准和方式,实现教育平等。以能力平等的经济标准和方式,提高教育效率。以平衡道德公平与经济公平关系的政治标准和提供机会、过程公平的方式,形成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相互促进的关系状态。通过整合道德、经济和政治的公平标准和方式,形成持续不断提高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水平的高水平的教育公平。公平与正义、公正从社会发展中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最高目标看,具有完全相同的本质,追求和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追求和实现教育正义、公正。  相似文献   

5.
张建云 《天中学刊》2006,21(6):16-20
从人的本性、需要及其与价值理想的内在关系看,社会价值理想是人类的必然追求。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价值理想,它的本质必然包括:在保证和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它将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希望和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之中。  相似文献   

6.
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作为人的个体本质,需要是一切社会关系和"自由自觉的活动"形成的根源,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所孕育的社会公正思想,为探寻当今我国社会公正缺失的原因和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路径提供了有益启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导致我国社会公正缺失,不利于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要实现社会公正,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中寻找启示,从满足人的需要的角度探索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路径——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满足公民个体的正当需要,协调好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信息社会需要有个性的人才。因此,创新意识、张扬个性也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如今生活在数字时代的少先队员们,更自信更有思想。他们大胆而主动,在各种体验活动中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形成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今天我当家”、“我的xx我做主”、“假如我是……”等设计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将广大儿童带人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不难看到这样一些镜头: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具公共性、权威性、公开性、利益性、心理性,主要有准则的公正、程序的公正和补救的公正。我国中小国企在改制中推行“管理层收购”,但国有资产流失,社会补救工作滞后、不力等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负面效应,由此而产生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实现社会公正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众说纷纭。从法律和道德的外在关系来看是两种不同的调节规范。同时法律又内在蕴涵着道德性,具有道德的形式特征和实质特征。由此二者的辩证关系,对德治和法治具有深远的影响,对现代德法的进程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弱势群体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群体,可这一问题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成为了一个特别的音符,于是也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保证提高弱势群体的地位和生活水平,最重要的就在于维护和发展弱势群体的各种正当利益,保证社会公平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并保证社会公平的重心向弱势群体倾斜,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着重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论述对弱势群体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在社会治理模式构建中以法治或德治的治理方式出现,本文从法律与道德的矛盾运动分析了社会治理模式的选择,并提出社会治理过程中法律公正与道德公正的冲突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商鞅的社会理想是他变法行为的观念先导。他的社会理想分为两个高低衔接的层次 ,一是建立理想的法治社会 ,其时 ,法是国家管理社会的唯一规范 ,法律取代道德规范 ,法律规范人们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风俗 ,消除人们的犯罪动机。法治的结果是达到人人自断、自律。法治实现的条件是法律的公平、公正。二是建立大治无为的社会 ,其时 ,法律制度转化为社会成员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商鞅的社会理想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遵循理论研究需要寻根究底的精神,探讨“社会法出现的可能性”是“社会法何以产生”之论辩的起点,也是回答“社会法何以发展”的归结点。探讨法形成的人性动力即人性的法律需要,分析人的本性中关于法律的种种需要所暗含的社会法法律规范诉求,指出法形成的人性动力促使社会法可能出现,个人生存和追求发展的法律需要是社会法出现可能性的直接诱因,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法律需要是社会法出现可能性的根本诱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讨论了建立合理的政府采购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与维护国家利益,政府采购方式的选择等问题,以利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16.
教育需要智慧,充满智慧的教育是鲜活的、民主的、深刻的、自然的。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先行者,更需要教育的智慧。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7.
18.
建设法治中国最重要的就是要建设法治社会。而软法是法治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应当根据法制统一的原则,把民间规则等整合为软法,并纳入国家的法治体系,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以适应复杂多元的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并回应法治中国的新要求。软法与国家法治体系整合的基本要求,是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制约软法、保障软法的实施。软法与国家法治体系整合的途径:一是创立软法制定与实施的程序规则,作为与国家法治体系接轨的桥梁;二是完善软法实施的组织机构体系,并与国家法治体系执行系统接轨。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大背景下,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既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发展对工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工会组织自身工作发展的需要。那么,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依据何在?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现状如何?工会组织转变服务功能、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又有哪些?  相似文献   

20.
徐丽萍 《现代教学》2011,(7):101-101
课程领导是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领导在学校课程开发建设中,对教师进行的引领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校长的领导素养对整个课程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客观公正的评价、独特创意的方法、团结和谐的精神,无不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成长。在园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中,我园本着和谐、创新的理念,引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地进取、创新,其中有两项工作使我们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