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辽代契丹境内的语言和文字使用情况,总结了辽代契丹境内语言和文字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分析了契丹文消亡的主要原因,以期为人们研究辽代契丹境内语言和文字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孙思 《兰台世界》2015,(6):66-67
近些年来,随着辽代墓葬的不断发掘,很多契丹民族留下的乐舞图像和文字资料逐渐被世人所知,尤其是契丹的乐舞图为我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契丹语言文字研究是阿尔泰语言学、契丹史和辽史的一项重要课题,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学者在契丹小字释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契丹文字研究一直长盛不衰。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契丹小字的成功解读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另一方面则得益于近20年来契丹文字石刻资料的大量出土。  相似文献   

4.
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代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辽代体育对各种体育资源进行了合理的整合。辽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国家行政管理与皇帝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辽代的体育文化具有全民性等特色。  相似文献   

5.
王修方 《兰台世界》2014,(1):152-153
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代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辽代体育对各种体育资源进行了合理的整合.辽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国家行政管理与皇帝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辽代的体育文化具有全民性等特色.  相似文献   

6.
辽代是由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中的契丹族在东北建立的王朝。辽建国后,加快了南下扩张的进程,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契丹人受到先进的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在学校教育中确立了儒学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907年耶律阿保机代遥辇氏为契丹主,并八部为一国,916年称帝(即辽太祖),国号契丹。两年后建都皇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938年改国号为辽,以皇都为上京。983年辽圣宗复国号为契丹,1066年兴宗复称辽.至1125年天祚帝为金兵所擒,辽亡。  相似文献   

8.
907年耶律阿保机代遥辇氏为契丹主,并八部为一国,916年称帝(即辽太祖),国号契丹.两年后建都皇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938年改国号为辽,以皇都为上京.983年辽圣宗复国号为契丹,1066年兴宗复称辽,至1125年天祚帝为金兵所擒,辽亡.  相似文献   

9.
辽代是由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中的契丹族在东北建立的王朝。辽建国后,加快了南下扩张的进程,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契丹人受到先进的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在学校教育中确立了儒学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
试论辽代真容偶像葬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晶晶 《文化遗产》2015,(2):112-119
真容偶像是辽代晚期兴起的一种特殊葬俗,它兼具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地域性和使用群体的特殊性等多重特性,也是辽代汉人集团在特殊政治语境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文化行为。佛教对丧葬文化的影响是其产生的根本动力,此外道家、契丹等丧葬习俗亦对其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辽代真容偶像的背后,不仅体现着不同宗教文化的杂糅,也体现着汉族和契丹两种文化的碰撞。  相似文献   

11.
本文据史料记载及近年来新出土辽代考古资料对辽代义州及其所属义丰县、富义县的设置、沿革始末进行梳理、考证,考证结果对深入探讨契丹王朝早期政治、军事等问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辽代雕成《契丹藏》之后,该藏经以赏赐、购买等方式传入高丽,这为高丽藏经的雕印提供了重要基础。《契丹藏》进入高丽是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13.
陶瓷考古是辽代考古的有机组成部分。广义上的辽代陶瓷既包括辽境内窑址烧造的产品(可称为辽产陶瓷),又包括输人到辽境内的瓷器(输人瓷器)。前者代表了辽自身的陶瓷手工业成就,后者反映了辽与其它政权的交流,两者各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是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汇合使辽代契丹人的婚姻制度及由此而形成的家庭成员关系带有鲜明的时代、民族与地域特色。在汉族社会中,人们为了延续祖先香火,两性之间的婚配原则上都是以男性子孙继承宗庙而使血统不断。这种目的的婚姻在契丹社会中也是存在的。但契丹人的婚姻目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契丹辽王朝的政治生活中活跃着一支重要的汉官队伍,其中辽初的汉官群体尤具特色。这群在特定历史时期投身于契丹统治集团的汉官,其身份背景及仕宦历程有着鲜明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契丹辽朝建立之初的政权特点。  相似文献   

16.
契丹人受佛家思想影响较深,由辽人金后继续发扬辽朝笃信佛教的传统,契丹人对佛家思想的参悟,促进了佛教在金代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博物馆》2009,(3):46-46
2002年6月10日至10月10日,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契丹王朝——内蒙古辽代文物精华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展览设计者在对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文物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后,没有采用以往常见的“草原文化”主题,而是将视线集中在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之上,以契丹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线索,  相似文献   

18.
生女真是辽朝的藩属部族,文献中对辽与生女真之间的边界情况记载不多,难以观察其动态变化过程。从契丹风格的篦纹陶器及辽代陶瓷器等典型辽代遗存的出土分布出发,结合“二普”资料以及最新的城址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辽代遗存在松嫩平原地区的分布具有清晰的边界。辽代中期,以呼兰河、阿什河、卡岔河、大黑山一线为界,由兰西山湾城子、肇源望海屯古城、德惠朝阳双城子构成了“山湾—双城子”防线,疑即黄龙府所辖、辽末失载的安远、清、雍三州。辽代晚期,北以拉林河与北流松花江之间的地带为界,东以雾开河一线为界,由农安古城、广元店古城、伯都古城构成了“农安—广元店—伯都”防线。辽的边界从扩张到收缩的过程侧面反映了生女真势力的逐渐壮大,为解读辽灭金兴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辽代大丈人萧韩家奴(976—1047),字休坚,契丹涅刺部人。这位辽河水哺育下的贵胄子弟,没有养就好勇斗狠的骁捷之气,而是潜心档案.文献,成了巾纶巨手,学术大匠。萧韩家奴在研读档案文献的过程中,契丹文、汉文皆有很高造诣。因为这点,于辽圣宗统和二十八年……  相似文献   

20.
张始峰 《兰台世界》2006,(18):55-56
元代所修《辽史》《、金史》后各附一卷《国语解》,对二史中出现的官制、人事、物产、部族、地理、姓氏等方面的词汇作了译解,为廿四史所独有,突出了辽、金民族史特色,体现了编撰者的历史卓识,为我们今天正确阅读与理解二史提供了便利,在契丹、女真文字失传以后又成为研究它们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