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裕容龄人生经历的探索来深入研究其人与中国近代舞蹈的关系,并从其关系中揭示裕容龄对近代舞蹈的发展和贡献以及影响,让我们可以在认识裕容龄的同时借鉴其舞蹈来发展当代舞蹈。  相似文献   

2.
宫廷舞蹈作为我国舞蹈艺术的精华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说到清代宫廷舞蹈,就不得不提起中国学习西方舞蹈的第一人——裕容龄。裕容龄作为我国第一个女芭蕾舞蹈家,关于她的生平事迹及求学经历等都很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3.
吴晓邦是中国近代舞蹈艺术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他曾三度留学日本,以开办舞蹈学校和研究所的方式在中国传播现代舞蹈理论。吴晓邦创作编排了大量表现革命题材的舞蹈作品,为我国舞蹈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舞之韵     
陈晓亮 《大观周刊》2012,(34):49-49
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意识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和舞蹈艺术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对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社会化标签的存在形式与结构进行调查,提出利用改进的关系强度计算方法来计算社会化标签网络中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隐性的知识关联。[方法/过程]首先梳理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储状态;其次探讨舞蹈资源社会化标签的存在形式,并构建其社会化标签网络模型;然后提出基于SNA的舞蹈类资源改进的关系强度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NA的舞蹈类资源关系模型能够有效挖掘不同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隐性知识关联,并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赖雪梅 《采.写.编》2023,(11):171-173
本文以流媒体播放技术下的舞蹈影像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分析其影像创作的特征来探讨这一跨界融合艺术形式的研究意义。以早期瑞士艺术家帕斯卡·马格纳(Guilherme Bothelho)1998年创作的舞蹈电影《对侧伤》(“Contrecoup”)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得出影像与舞蹈跨界融合的艺术形式对于在编导思维、叙事空间、声画关系以及舞者表演等四个方面的启发,也使得舞蹈人重新思考被镜头解构之后的舞蹈艺术如何借助影像媒介激发创作活力,对于探索舞蹈本体创作方式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雪平 《图书馆》2014,(3):116-118
湖南私家藏书历史悠久,到近代则藏书家辈出,藏书事业显著发展。本文意从文化视角来探讨湖南近代私家藏书的丰富内涵,将近代湖南私家藏书文化放置于社会的历史、文化的大环境中,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视角来探究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捧读老一辈文艺理论家刘云先生的近著《中国解放战争时期舞蹈史》,激动与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建国以来,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编写,得到了社会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也结集出版了不少著作,但有关近代舞蹈史的成果却很少。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舞蹈,是中国近现代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红色政权———革命根据地,发展于抗战阶段,繁荣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舞蹈承袭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其独特而鲜明的艺术个性与巨大的感染力,高扬时代主旋律,歌颂新生事物,歌颂革命战争,歌颂英雄模范,揭露腐朽没落的反动派,紧贴时代,开拓创新,代表中…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翻译文学的衍生,较之自然科学翻译和社会科学翻译,可谓是姗姗来迟。尽管这是一束“迟开的玫瑰”,但其来势之迅猛,数量之空前,局面之繁荣,影响之深远,不能不叫人刮目相看。遗憾的是,曾给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功不可没的近代翻译文学,多年来却乏人对其进行系统和专门的研究,此类的专著也非常少,使这门与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比较文学史及中国翻译史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跨学科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可以想见,当我们读到郭延礼先生的专著《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时…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20世纪初近代常州工业诞生,其发展经过了诞生时期、初步发展时期、曲折发展时期和衰败时期共四个阶段。近代常州工业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发展关系密切,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普遍采用大机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关于近代上海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一位美国记者调侃上海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上海是。自1843年开埠到1949年,百年来上海城市持续高速发展,至20世纪三十年代成为全国性的综合经济中心。这种高山深壑般的历史造化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内里是什么呢?近代上海是个开放城市,它的发展是在中外竞争的环境中实现的。百年来,上海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其非凡的城市竞争力。考察近代城市竞争力与上海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近代上海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择其大端论之,我们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凭借地理优势形成的内外贸易竞争力五口通商初期,广州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与宗室诗人裕瑞交往的两份文献《思元主人诗序》和《答豫亲王世子思元主人》均有袁枚亲笔手稿传世。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件手稿,不仅新发现一首袁枚佚诗,而且根据手稿的内容和收藏状况,进一步对袁枚与裕瑞的交往加以考释,并对裕瑞一首悼亡诗的阐释提出了新的看法。本文是写本文化研究的一个实例,期望以此来推动写本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无疑是近代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只是这一中心地位有着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其功能的发挥也颇多曲折,其中的原因尤其值得深思。随着开埠后作为国内最大内外贸易口岸地位的确立,带有近代意义的金融地位也开始在上海迅速上升。如外商银行麇集沪上,其数量远超过其他金融较发达的城市;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在上海首先开业;在上海诞生了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办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除了中国通商银行之外,上海又陆续有信成、四明、裕商等华商银行设立,它们一般在外埠设有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从整体上看,上海金融业已具有了跨地区、…  相似文献   

14.
赵依凡 《中国博物馆》2022,(2):121-128+136
中国近代的博物馆与图书馆同在教育救国的思潮下被引入中国,并逐渐成长为社会教育的“双翼”。由于其密切联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图博合一”等相互“共生”的现象,并逐渐形成三种“共生”模式:“附设模式”“图书博物馆模式”和“并立模式”。其中附设模式始终为主流,又以博物馆附设于图书馆为主。近代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共生”关系实际可追溯至二者的古代形态。“共生”与互动关系中可见明显不平衡性,博物馆常处于附属位置。这种不平衡的共生关系深刻影响了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发展,也对近代图书馆、近代社会教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垠 《湖北档案》2020,(1):25-28
<正>前段笔者在研究土垱码头时,了解黄孝人系汉口最早移民,黄陂人善贾而结帮,形成仅次于汉正街的黄陂街市。黄陂街最著名的行业是匹头(零售的布匹织物),泰和裕则是匹头业的佼佼者,其吞吐量常居汉口第一位,笔者由此对泰和裕产生浓厚兴趣。成立于清末的"蒲包匹头号"泰和裕泰和裕于1919年在黄陂街开店。1926年《汉口商业一览》"洋货疋头"类称其在"鲍家巷,经理李少侯,电话二一二四"。1933年《武汉指南》"绸缎布匹"类则称其位于"黄陂街上段",经理、电话与上述一致。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中,鲍家巷中部与黄陂街交汇。笔者揣测,或许泰和裕正位于两路交汇处,故出现其地理位置表述不一情状。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合裕航道腹地经济、运输现状及货物生成量等分析,论述了裕溪河复线船闸经济效益构成,重点介绍排对论在船闸待闸效益计算中应用,为合裕线复线船闸建设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舞蹈教学实践--评《新媒体舞蹈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晶 《传媒》2016,(14):95-96
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众多领域都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在其进化过程融入新媒体将会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新媒体技术下的激光舞、全息剧场舞、荧光舞等层出不穷,吸引了大众的目光。新媒体舞蹈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相对于传统舞蹈来说其拥有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在创作、表现、效果等方面与传统舞蹈存在显著的区别。新媒体技术在舞蹈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舞蹈教学来说,新媒体技术也是推动其进步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舞蹈作为一种动态艺术,以人体动作作为物质载体.是“表情性.概括性的人体动作艺术”。舞蹈这种原本最具观看性、欣赏性、吸引力的艺术样式通过电视传播后其影响力较弱。因此,为保护电视舞蹈的生存和发展.改变电视舞蹈的窘困现状.有必要对改善舞蹈电视化传播效果的途径和办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彭甜 《新闻世界》2010,(11):113-11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随着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及政局的变化,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和发展,并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为线索,以其新闻传播观念的嬗变为基础,从其报刊功能观、传播舆论观、传播技巧、传播关系观等方面来阐述他的新闻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报刊史和近代中国城市的变迁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城市是窥视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历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面向。在以政治史、革命史范式为主导的近代中国报刊史研究中,城市与报刊的关系被"需要与被需要"的框架所束缚。本文认为可以在近代城市史的视角下,重视近代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对报刊产生的影响,从而突破"需要与被需要"的解释框架,构建一个立体的、丰富的、互动的城市与报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