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刘基文化在温州文化建设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了温州文化的特性基础上,指出了温州文化特性中的不足点;并进而在研究刘基文化基础上,从三个角度"刘基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诚信文化是温州文化有益的实质补充""刘基文化的经世之道将推动温州民营企业向高层次发展""刘基文化与温州文化有融通性、亲和力",阐明了刘基文化在当今温州文化建设中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8年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不平凡的一年,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刘基与刘基文化研究相关的10余种专著出版、20余篇论文发表、30余则新闻报道。更为引人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刘伯温传说“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伯温还以“大明第一谋臣“的身份走进了央视《百家讲坛》,这也正式向学界宣告:“刘伯温不仅属于文成、温州,更属于全国,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中的一份宝藏。“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一场刘基文化研究的学术盛会在温州召开.百余位海内外学者共同探讨了刘基的历史贡献及其文化意义,综合性研究与分类研究并举,不仅开拓了刘基基础研究的新境界,而且拓宽了刘基文化的应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刘基后裔、文物、遗迹在温州丽水地区分布情况所做的初步调查作出总结,刘基后裔主要分布在温州,约有10来个集居地,丽水地区的刘基后裔为分散分布;刘基文化在浙南影响广泛、有深厚的基础,有丰富的文物、遗迹。在物质层面上,形态多种多样,如刘氏宗祠、刘族古居、刘基及其后裔墓群、书籍、风物、楹联等看得见、活真肃穆的文化物质载体,还有精神层面、影响深远的文化素存在.比如刘伯温传说、青田鱼灯、春秋二祭、五四端午节。上述这些文化质素的广泛存在,加之刘基遗留下的各种著作,贯通浙南社会的各个层面,共同构筑了浙南刘基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刘基地域文化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5.
文化历史名人刘基一族,自基五世祖卜地迁居南田舞阳来,一直繁衍生息于南田。然“靖难之变后,刘基后裔已遍布今温州金堡、穗丰、白水各地,本文简述这一鲜为人知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刘基文化与温州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基文化是瓯越文化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刘基著作中经济思想与经济谋略,对于我们今天的商战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今后温州的发展必须做到以文载经,筑巢引凤,借刘基文化发展地方经济,使文化与经济生活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兴支柱产业,作为温州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县,文成发展文化产业更具必要性。刘基文化博大精深,但其产业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文化产业系统要素的分析,针对刘基文化产业化现状,指出产业化初期必须重视发展机制的培育,主要包括以市场开拓、结构调整为主的动力机制,以转变观念、加强管理为主的导向机制,以完善政策制度、拓宽投融资渠道为主的保障机制以及以文化挖掘、整合、合作、营销为主的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瓯越文化区大致属于瓯江、飞云江、敖江的三江流域.而刘基故乡南田处于飞云江流域和瓯江流域的衔接地带,与此两大流域的联系十分密切.刘基故乡及其附近区域对刘基的影响很大,是刘基文化的根基.故刘基文化的根基在瓯越.此文的论证是将刘基和温州进行联系的具有本质性意义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9.
温州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和传承温州本土文化,不仅可以提升温州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品位,更是重建温州人形象与精神内涵的需要。地方高校具有传承本土文化的明显优势。温州各高校应正确认识代表着温州人民智慧和人文精神内涵的本土文化意义和价值,自觉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温州模式进入转型时期,在经过一定的经济累积后,文化问题逐渐凸显。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杂在温州社会各个方面,由于缺乏对温州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整合机制,温州文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碎片化和某种程度的"断裂",致使温州社会出现了功利主义思想异化、消费主义盛行、经济发展需求与文化供给空缺以及温州各社会阶层固化。因此,当前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改革温州传统文化体制,重塑温州文化,提升文化能力,改变文化封闭的面貌,并培育温州人的公民精神,实现文化整合与社会和谐的统一,促进温州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