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字的读音无外乎两种:①fù,②fǔ。虽说只有两种读音,但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读准它,还真让人感到头痛。比如说“夸父”的“父”字,许多人把它读成fù。殊不知这里应该读作fǔ。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3、74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初步认识“十”1.唤醒经验师:(出示“数”)同学们,今天顾老师带了一个字你认识吗?生:数(shù)。师:这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怎么读?生:shǔ。师:连起来可以怎样读?生:数数(shǔshù)。师:是啊,数着数着,数就来了。2.认识10个一是1个十师:小明和小芳打算摆同样多的小棒。小明是怎么摆的呢?跟着他一起,他来摆,我们来数。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所选鲁迅作品中出现的“咸与维新”一词中的“与”字,有的辞典注音为yǔ,作“准许、允许”解,有的辞书注音为yù,作“参加”解,或更有注音为yǔ,而意为“参加”者,颇为混乱。“与”字的音、义究竟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数(shù),源于数(shǔ);数(shǔ),又源于用。在用中数(shǔ),是孩子认识数的最重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日记》2014,(6):45-45
正音篇堡bǎo bǔpù【常见错误】瓦窑堡(bǔ)(正)——瓦窑堡(bǎo)(误)【正确用法】“堡”,表示“堡垒”或部分外文音译时读bǎo,如碉堡、圣彼得堡、伊斯兰堡;表示“堡子”时读bǔ,如吴堡,瓦窑堡等;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有一地名叫六安,这里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都被称为“六”,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改称“六安”,史上有过“六县”“六城”“六邑”“六安国”“六安州”等名称。这个地名里的“六”当地话读音同“陆、录”等(入声)。《现代汉语词典》早先对其注音为lù,但后来删除了这个读音,所以近些年一些广播电视播音员就读成了“六(liù)安”。  相似文献   

7.
汪宁 《良师》2002,(19)
只要电视里一有足球赛(sài),爸爸就会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直到看完为止。爸爸看足球,可以说是到了着迷的地步。望着爸爸聚(jù)精会神的样子,我问爸爸:“足球赛那么有趣(qù)吗?”“嗯!它和你喜欢的动画片一样好看。”爸爸笑着告诉(sù)我。“小小的足球可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日记》2014,(11):51-51
正音篇复(fù)【常见错误】复(fù)杂(正)——复(fǔ)杂(误)【正确用法】"复",本义返回、回来,引申为恢复、回!归、实践,也指重复、夹层等,读fù。【语句示例】没想到最终的答案比我们这个答案更复(fù)杂许多。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批带“组合”味的“数数”(shǔshù)问题.这类试题将组合问题与其他数学分支巧妙地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和综合性,本文拟对解决“数数”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一些归纳整理.1.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许多“数数”问题往往...  相似文献   

10.
许织云 《语文知识》2006,(12):16-16
近来常常听到电视节目主持人将“暴(bào)光”读作“暴(pù)光”。这个词究竟该怎么读呢?  相似文献   

11.
白鹤绣花     
一大早,白鹤(hè)就爬起来,要给自己的白裙(qún)子绣(xiù)一朵花。刚(gāng)绣了几针(zhēn),孔雀看到了,问她:“鹤妹,你绣的什么花呀?”“桃花。”“嗨,桃花最容(róng)易(yì)凋(diāo)谢,还是绣朵月月红吧!”白鹤听了孔雀的话,觉(jué)得有道理,便(biàn)把绣好的线拆(chāi)了,改(gǎi)绣月月红。正绣得入( rù)神,只听锦鸡在耳边说:“鹤姐,月月红花瓣(bàn)太少,还 是绣朵大牡(mǔ)丹(dān)吧!”白鹤觉得锦鸡说得对,又把绣好的线拆了,重(c…  相似文献   

12.
关于几个多音同义词的辨析安徽/冉献强(一)露,读“lù”,又读“lòu”,都是现出来的意思。但是,这个词的读音应以语境而定。在书面语言中读“lù”,如“暴露”、“揭露”、“披露”、“显露”等;而在通俗口语中则读“lòu”,如:“露了马脚”、“露了馅儿...  相似文献   

13.
央视举办的CCTV“大红鹰”杯全国相声大赛在对演员基础知识测试中,出现了“呆板”一词,演员认读为“呆(dai)板”。对此,观众发生争执,年大者说应读“呆(ai)板”,不能读“呆(dai)板”。现就读的中小学生则说应该读“呆(dai)板”,不能读“呆(ai)板”。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14.
“戊”字音wù(务),四声,是天干的第5位,古汉语有“戊夜”一词,即指天亮前的五更时分。天干的10个字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音guǐ,鬼)。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将其用来表顺序数。另外,商王为祭奠其亡母戊氏而铸造青铜器叫“司母戊”。“戌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修订本)一文中,在介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时写道:“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课文对“偻”的注释是这样的:“[偻(jǔ)]脊背弯曲,即伛偻病。”对这个注释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其中的“伛偻病”应作“佝偻病”。  相似文献   

16.
据说宋朝有一位名叫李淑的人,在《邯郸书目》中写过以下的话:“诗书,味之太羹(gēng);史为折俎(zǔ);子为醯醢(xī hǎi);是为书三味。”太羹指的是肉汁,俎就是切肉,醯醢是加佐料做成的肉酱。综合起来的意思是说:读诗书、史书和名家经典这些书就像品尝用肉做成的佳肴一样。由此,不禁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细细回味,感觉教育就像一杯盛满酸、甜、苦、辣的美酒。  相似文献   

17.
<正>内容本质数(shù)起源于数(shǔ)。数是对数量的抽象。现实生活中没有抽象的1、2、3……只有具体的1个人、2辆车、3张椅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事物,自然产生了计数的需要。回溯先人计数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把握计数的内容本质。首先,计数一开始就建立在“对应”的基础上。例如,人们打了2只野兔,会伸出2根手指表示野兔的只数;捕了3条鱼,会伸出3根手指表示鱼的条数。这种对应的过程也蕴含了“抽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北běi美měi洲zhōu多duō米mǐ尼ní加jiā一yí带dài生shēn6长zhǎn6着zhe一yì种zhǒn6会huì“下xià雨yǔ”的de树shù,叫jiào雨yǔ蕉jiāo。它tā的de形xín6状zhuàn6像xiàn6香xiān6蕉jiāo树shù,但dàn比bǐ香xiān6蕉jiāo树shù要yào大dà一yì两liǎn6倍bè  相似文献   

19.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复习练习卷一、看拼音写汉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érqiě)(cànlàn)(yǔzhòu)(bòjī)(lājī)(wánqiáng)(luóxuánjiǎng)(língsuìshì)(jiēfāng)(kūlóng)(sù...  相似文献   

20.
一、对“读”“写”的认识 (一)“读”——生活与学习的需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强调“读”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常常会强调语文教师抓“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不仅是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的一种本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