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想象是指人们对已感知的事物的表象进行积极思维,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创造出形象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以想象活动为主的随文练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既激发起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培养想象能力,让思维活起来,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式的随文练笔。一、结尾续写式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顺着作者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地进行想象训练,让学生或借助想象,创造语言潜在的形象;或运用想象构筑语言暗示的形象,可以促使学生感受课文情境、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富于想象 ,但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和教师的诱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多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 ,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 ,让他们的头脑里储存各种各样的表象 ,并且促进学生想象 ,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 ,从而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一、图文对照 ,引导想象在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观察图象 ,结合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时 ,可让学生一边听老师 (或录音机 )范读课文 ,一边看图…  相似文献   

4.
一、利用文本插图。让学生的想象更具体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课文中的插图,直接表现课文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插图,利用插图“不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变“静”为“动”的想象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5.
<正> 一、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准备充分的条件 犹如创作来源于生活,创造力来源于扎实丰富的知识与高度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与准确的分析能力,离开了这些,创造力便无从谈起。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想象过程中始终活跃着鲜明的形象,并与情感形影不离。想象并不只是诗人与文学家创作时的专利,要想在各门科学,各项工作中有所创造,都需要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为学生创造充分想象的条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才能出现创造的火花。例如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采取了增扩接续想象的办法,利用学生学过的课文,要学生对课文的有关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扩展或接续。使学生既可在此基础上层开充分的想象,又比较容易把握想象的主题和线索,是学生走向独立的创造想象的过渡形式。如在教《天上的街市》一文时,第二小节最后一句作者写到:“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世上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建设需要一批富有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这种人才从小学开始就必须注意培养。而小学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创造能力方面 ,具有有利的条件。近几年来 ,我一直在教学中注意探索。现在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和做法。一、引导学生想象课文的情境 ,激发思维。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 ,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教《一定要争气》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我在指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 ,以童第周剥青蛙卵外膜的实验这件事为中心 ,创设一个大学课堂对话的情境 ,让全班同…  相似文献   

7.
一、合理引导,刺激想象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盘古开天地》时,我让学生观察盘古头顶天,脚蹬地的图画,想象盘古当时战天斗地的情形,而没有引导学生该从哪方面展开想象。于是有同学想到了盘古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学想到了盘古当时的  相似文献   

8.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内涵中,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想象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可见,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指导学生写好看图作文、假想作文、幻想作文、童话故事、课文续写等形式多样的想象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创造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写敢做,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头脑中不断闪烁,让各种创新实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审美感受;努力发掘每篇课文不同的美的闪光点,引导学生鉴赏美;充分开启学生的审美想象,激发审美创造,从而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都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一、从课文插图着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有看图学文,还有配着插图的课文。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启发学生想象,或让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让学生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让学生谈谈自己进入插图的感受……总之,就是尽力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中包含许多空白因素,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余地。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树立起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处处留心,时时观察,灵活运用教材,抓住课文中的空白,发展学生思维的丰富性。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利用课文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呢?  相似文献   

1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独特的学科功能,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以图激趣,适时引导,启发想象。 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小猫捉鱼》一课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课文,看插图,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谈感受,下面是学生们运用想象进行的观图感受: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的总目标中第4条中指出,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和挖掘。那怎样才能在凸显个性化的阅读课堂的同时,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四大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文的实际特点,通过为课文背景补白,为读懂课文"点灯";为重点词句补白,为挖掘主旨"引路";为课文结尾补白,为升华主旨"启航"等途径和技巧,让学生在"补白"中走进文本,在想象中创造,在创造中熏陶感情,在熏陶中获得启迪,在启迪后学会审美,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挖掘其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4.
想象是指人们对已感知的事物的表象进行积极思维,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创造出形象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以想象活动为主的随文练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既激发起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培养想象能力,让思维活起来,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式的随文练笔。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学生只有自己在读中感悟。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标新立异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让学生把书读熟,读出疑惑,要凸显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他们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将所教课文和学生学过的同体裁,同作者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要在学生读得不好处点拨,在重难点处引导。如此细微的朗读指导,为学生学习语文奠定了情感与方法的双重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体会。一、读前预测法:课文的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7.
想象描述法是通过言语的描述和插图的描绘,诱发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历史画面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有机渗透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小学历史教学中诱发学生的想象描述? 1、运用画面唤起想象。课文插图、教学挂图一般都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往往是历史瞬间的形象表现。让学生按顺序,对历史场面进行观察想象、描述,然后对照历史课本弄清历史事实,借助想象描述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北京人》用教学挂图让学生从图上的自然风光,人物特征、场面、社会状况去引导学生想象描述,变静态为动态。使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在学生对审美内容经过充分感受和鉴赏的基础上,利用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一条提向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两种我在教学中以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做法。一、启迪想象创造美的意境。教材中一般体现自然美的课文,均以其美的意境而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中,凭借这类课文,在学生对课文中美的因素有了充分的感受后,可以启迪他们的再现性想  相似文献   

19.
一、引导学生想象课文的情境,激发思维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要引导学生思维.首先要把问题揭示出来.启发他们大胆地探究、质疑.引起解决问题的兴趣。其次还要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把握课文的精神实质.洞悉深层含义.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揭示教材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两种,创造想象能力主要在写作教学中培育。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可以积累想象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提炼,可以提高想象的概括性;引导学生善于思维,可以拓展想象的空间。写作教学中,教师坚持这样做,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