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将自己埋在小说的虚构世界里,一晃20载,有人说他“就像一个蚌壳”,不留给自己一点缝隙,他坦言一直在拒绝外面的世界。而这个“外面”的世界却一直将他拉扯进来  相似文献   

2.
3.
采用非虚构叙事的不仅是纪录片,同时也包括动画片。然而,动画的形式决定了影片不可能提供"索引"化的信息,因此在样式的归属上仍隶属动画片。人们之所以使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非虚构的事物,主要是因为纪实的表现方法并非万能,它既无法展示心理无法承受之"痛",如背叛、屠杀等;也无法展示伦理规避之"隐私",如病患者、乱伦等;因此动画可以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这也是非虚构动画片作为一种影片样式能够得以成立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国内许多纪录片大量采用真实再现、演员扮演、数字技术等虚构手法,甚至大量引入故事片的摄制方式,产生了纪录片的新亚种——故事纪录片.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关于纪录片真实性原则与虚构手法的探讨.本文试图结合纪录片真实性传统的形成及虚构手法产生的背景,综合分析纪录片真实的底线与虚构的尺度,对当下盛行的“故事纪录片”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5.
在读图时代,基于海量的视觉信息,作为表现现实的虚构的影像与呈现现实的真实影像一起成为了见证表述人类状况的历史记忆.历史现实主义决定了由原视觉文件构建的历史事实是历史解释的基础,使用唯一存世的真实影像作为文献证据,最具历史价值,像纪录片《邪恶纳粹》;而后现代历史哲学将历史理解为通过语言系统表达的文本世界,表述历史虚构的语言形式上升为历史真实内容的对等要素,最好的虚构历史正如电影《刺杀肯尼迪》,在没有任何实在证据证明它错误时,却能引发更广泛的历史思考与公共讨论.  相似文献   

6.
赵允芳 《新闻通讯》2012,(11):56-58
非者,违也。“非虚构”这三个字,坚决而清晰地,把自己跟“虚构”划清了界限。非虚构的魅力当然首先在于它的真实性。某种程度上.也更在于它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之上的诗性张扬。因此可以说,真实性和诗性,是非虚构的两翼,两者不可缺其一。  相似文献   

7.
盛芳 《东南传播》2022,(2):49-51
非虚构写作是一种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写作形态,其意义在于可以捕捉大量的生活经验和转型时期的实践,对于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具有现实情怀的非虚构写作与“中国梦”的阐释与传播有着深刻的关联,其问题意识导向促进了“中国梦”传播的有效性,为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精神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式,在此过程中,非虚构写作自身也得以突破局限性获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话语权和解构主义都是上世纪出现的理论,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赋予了它们新的含义。《无双》作为一部悬疑电影,运用现实与虚构交织的手段向观众叙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影片中通过三个主要人物对话语权的争夺,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又通过对故事片段的解构,加深了影片的内涵,增强了电影的悬疑性。  相似文献   

9.
陈黎明 《出版参考》2007,(9S):25-25
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平均一年出20万种书,平均每天出书500种以上,新华书店下架频率从3个月缩短为15天,全国图书年均库存在500亿元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非虚构类图书却集中凸现畅销趋势,现选择两个畅销书案例作为典型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1,(22):83-83
最近出版的《亚洲周刊》刊登题为《虚构的娱乐为历史翻案》章,质疑最近公映的日本大片《独立》。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的挑战是受到客观性的挑战。新闻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客观性也常常受到挑战,但有挑战就有机遇。本文就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这一新闻媒体的"新宠儿",分析其对新闻客观性构成的挑战和机遇,探索如何实现非虚构写作与新闻客观性之间的平衡,从而形成总的合力,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新闻领域中的非虚构写作集文学性和新闻性于一体,有其独特的写作优势,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尤其是借助新媒体的发展和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给媒体注入新鲜的活力。但在看到非虚构写作给新闻领域带来的优势的同时,也要反思文学性和新闻性的融合造成的边界模糊的问题,以更好地促进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规范框架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人看来,非虚构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似乎只是与虚构的关系问题。而非虚构与真实的关系,似乎无须论证与区分,有如一对双胞胎姊妹,其血浓于水的关系一目了然无须多说一样。在外人看来,两人确都是笑靥如花,难分彼此的,而只有她们自己知道——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相形之下,虚构与非虚构,则更像是一对俏冤家,表面上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虚构文本并不排斥现实元素,甚至不避大量的细节真实;非虚构亦不排斥感觉意会和天马行空的想像。两者却到底是不同的,且在理念与实践上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5.
16.
凭借细腻的文学性和完美的故事性,非虚构写作自进入新闻领域以来,已成为很多新媒体平台的核心产品,但非虚构写作也因其对真实性的界定不明,挑战着新闻文体应有的规范,引发学界诸多讨论。本文通过梳理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流行的路径,厘清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存在的争议,明确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应恪守的边界,从而促使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在符合新闻文体规定和新闻写作规范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18.
如果不是写作者,你还会阅读吗? 我想质疑为什么这样问,但我随即想起我的前同事,曾是乒乓球国手,退役,安分守己在机关当打字员,结婚,生子。除非有高级别的领导找她对局,否则她从来不碰球拍,连报纸的体育版都不看。  相似文献   

19.
崔汭  张久珍 《图书馆》2020,(4):52-58
非虚构是一种叙述真实事件的写作类型,近年来非虚构图书出版的兴起引发了大众阅读非虚构图书的兴趣。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重点之一,它与读者的阅读兴趣密切相关,非虚构阅读服务是图书馆阅读服务未来可拓展的一个领域。文章从图书馆非虚构阅读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图书馆进行非虚构阅读服务的价值和推动非虚构阅读服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姚加炎 《视听界》2011,(4):108-109
“非虚构作品”一词是舶来品,从美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闻报道和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类型发端,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史哲领域,特别是纪实性文学、影视剧创作等。2010年度江苏省优秀广播剧清一色的英模题材,以对人物的细腻刻画,给听众深刻的人生思索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